<p class="ql-block">描摹世间万物的书本,低头是页间山水,抬头是地上文章;吟诗作赋,行旅世间,诗与路,各显其妙。隐居小城,无诗中之豪情,只求胸中之丘壑。遍阅百览,读不过人生几章;躬行千觅,走不过书中万里。诵诗书,甚么“峨眉山月半轮秋”,甚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纵使形成于书本,我也只恨这小城太小,没有峨眉山与碣石,有的只是林立的大厦。顿时思考,想当年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正是在享受生活,无求俸禄,一杯一盏一竹一花,便已足矣。那山间,说来也妙;古文人总好游山玩水,从纯朴的农地间创作诗情,遍地是生活的情趣。我何尝不是向往生活的美好,向往那山间,那水,如此想来,真是妙哉!何不亲自去走走看呢?登峨眉,望天下名山,一弯如卧龙出山,一矗如立柱天地,青黛远山,葱葱密林,更有潺潺溪流挽其间。待到晚间,星汉灿烂,天上的明月与庙中的香火遥相呼应,这世间就又添了一些禅意,一点静谧,一丝文意。盘山行,能偶遇独亭,能作戏其间,能歌,能舞,傍红日而升,依夜幕而止。心中畅达,莫不过一杯农家米酒的微醺,莫不过无边的云彩暖叇,莫不过峨眉风情万种,而我独处其间,一览众山小。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联想到千古的文人?他们也只是在失意中独步,在落寞中独舞;执笔为念,倾泻出无数种怒吼,无穷种悲叹,以及,无限种微笑。书中的文章,为人实践所创作,走遍天下独怆然,摘此一篇,抒大志而嗟远谋,由此观之,书中的文字亦是妙极了。我眼前一阵朦胧,是《赤壁赋》中的“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子瞻倚歌而和之,不只是文情大发,更因是亲身体会;是《春江花月夜》中的“艳艳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若不见此晨,怎能作得此诗;是《白雪歌判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石树梨花开”,不立身辕门,怎能化落雪为缤纷?我陶醉在诗中的山水,恍惚间天地向四面八方奔去,山水树林都被拉长万倍,有一条路,丝一般连接了云彩,雪花,和春树,与亭子,客栈和城乡。路上有一个匆匆走路的少年,他眼神坚定,却并没有目标,一边走一边吟诗,直到走尽天涯,走到青丝变白发……这个少年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我们。书中的诗,也化成脚下的路,任我们走;而我们走过的路,一路生诗。诗与路,各显其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