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西省博物馆

长亭短亭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坐落于南昌市赣江东岸,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与江西省科技馆和江西省图书馆共同组成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博物馆设计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博物馆分历史、革命、自然三大展区,由8个常设展览和3个临时展厅构成,珍藏文物8万余件,展出文物3000余件。本人周四去参加,每一个展室都人头攒动,中小学生和老年朋友居多,说明江西不愧为人文渊薮之地,文章节义之邦。“历史馆”里一件件精美的珍贵文物再现了江西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如:被列入“二十世纪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陶器(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距今2万年前的陶器,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吊桶环遗址的野生稻(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遗存为主。发现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大量低温烧成的陶片。考古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当时先民以采集野生稻为主,并开始了稻的栽培,遗址年代为距今约12500年);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青铜器(该墓未遭盗掘,共出土文物1800余件。其中陶器139件、玉器754件、青铜器475件及骨器等。青铜器类别繁多、器形复杂、年代早晚跨度达数百年。根据出土物推测,当时这一地区曾经存在一支与商文化并存发展的地方文化,墓主人可能就是当地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或其家族。鉴定为国宝级文物5件,一级文物23件。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被列入“二十世纪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江西新建区西汉海昏侯国遗址文物( 该墓为西汉海昏侯刘贺与夫人、妃子墓,距今2000余年,由于地震原因,该墓长期被淹没在鄱阳湖水面下而得以保存,经发掘出土文物1万余件,包括金器、玉器、漆器、陶器、简牍等珍贵文物,其中仅金器、金饼等重230斤,是全国所有汉墓出土黄金量的总和。这些器物、简牍对于研究西汉时期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意义重大,列入“二十世纪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窑址出土瓷器(展出各朝代的中国名窖,特别是唐代的五大名窑、宋代的六大名窑的发票历史及烧制的瓷器并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对江西古代瓷器烤制历史、宋代御窑景德镇窑的发展演变历史及烧制的瓷器予以介绍展示)。“革命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建立革命根据地,革命队伍发展壮大的艰难历史。“自然馆”里展示了江西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动植物资源。“江西客家风情”展出文物近300件,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古代字画展”: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江西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人文荟萃,学者、贤良之士曾出不穷。据史料记载江西籍历史上有书画家有五百余人,江西省博物馆书画收藏着力于地方特色,尤其注重人文画家和高官名士的手迹翰墨收藏,对清初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做了重点介绍。“江西古代陶瓷展”:陈列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晚清数千年间的300多件陶瓷精品,其集陶瓷展示、艺术鉴赏和科学研究为一体。江西的陶瓷烧造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参观后获知,新石器时代早期,万年仙人洞的先民就已烧造出原始的粗砂陶器,这是至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陶器之一。商周时代,江西地区除大量烧造各种几何形印纹硬陶外,还开始烧造一种原始瓷器——原始青瓷,它是现代瓷器的祖先。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烧造工艺进一步提高,至汉晋时期,烧造出的瓷器已脱离了原始状态,成熟了的瓷器已经出现。唐代开始,江西窑场林立,尤以洪州窑著名,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宋代以降,名窑迭出,诸如南丰白舍窑,吉州吉州窑(永和窑)和赣州七里镇窑等,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无论是烧造规模和技艺及产品质量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元代景德镇的瓷业取得重大进展,成就突出,这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业更是发达,代表着古代中国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特别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烧造的瓷器更是品质优良、造型多样、色釉多彩,装饰丰富,无不冠绝一时。“景德镇青花瓷展”:中国的青花瓷起源于唐宋,成熟于元,至明清得到空前的发展。青花有色调幽菁明快,素雅大方,彩画历久犹新等诸多优点,因此,青肌玉骨的青花瓷享有“国瓷”的美誉。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就能烧造成熟的青花瓷。元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青地白花、青花釉里红等,其中以白地青花为主。明代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了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清代青花瓷仍然是景德镇瓷器最大宗的产品,清代青花瓷成就最高的莫过于康熙一朝。景德镇烧制的民间青花瓷在原料和工艺制作上不如官窑,但它在图案纹饰上不受任何约束、精练、质朴、自然、有稚拙之乐趣,富有浓郁的市民百姓生活气息,在艺术上体现了广大群体的审美情趣,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浏览参观每一个专题展览外,文史爱好者还应重点品味以下几件文物:新干大洋洲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立鹿耳四足青铜甗及双面神人青铜头像,这件青铜像系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址出土。商代后期礼仪场合使用的神器。为一中空的扁平双面人首形,头顶正中有圆管,两侧出双角,器下有长方銎。该头像的双目十分特别,突目中空,显得神秘诡异、狰狞恐怖。上管圆、下銎方的造型和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相通,寓意神人贯通天地。伏鸟双尾青铜虎:新干县大洋洲遗址出土。商代后期礼仪场合使用的神器。立体圆雕,形似虎尊。虎作半卧欲起势,背脊上立一短尾鸟。此虎体量大,形象生动。鹿耳四足青甑:新干县大洋洲遗址出土,为江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代后期蒸煮器,由上部甑和下部鬲合成。长方双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甗体形制巨大,气势雄浑,是当时的宗庙重器,在所见商代同类器中为最高大的一件,有“中华甗王”之誉。玉器绿松石蛙饰:新干大洋洲商代墓出土。中国是用玉最早和产玉最多的国家,远在三千年前,玉的应用就盛行了。这件玉器温润镇密、琢磨精细、图案生动、寓意深刻,琢制技巧可谓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龙虎山崖墓出土的十三弦筝,灰陶鬶:万年仙人洞出土。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日月四神”纹错金青铜当卢,列入195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的景德镇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人物谷仓,这件文物1974年景德镇市郊出土,为明器。器形为仿元代江南楼阁式戏台建筑,重檐庑殿顶,由二层主楼和两侧二层亭楼构成。器身青花书写对联一副及159字墓志铭(上联:子孙盛而福禄崇,下联:禾黍丰而仓廪实)。整座谷仓雕塑精微,栩栩如生,集青白釉、青花、釉里红等高温釉于一身,可谓世之孤品。国之瑰宝镂空鸳鸯戏水金香囊,在江西境内发现了数十座明朝藩王墓,气势雄伟、随葬富豪。在这些藩王与王妃的合葬墓中出土的金银器、玉器、铜器、瓷器、服饰等琳琅满目、流金溢彩,尤以金、玉工艺品和纺织品精美华贵,令人叹绝!万年仙人洞先民点燃了万年窑火,烧制了世界最早的原始陶器,吴城商代居民又创烧了原始青瓷器,汉时的洪州窑烧造出了成熟的青瓷器,宋元时期的吉洲窑创烧了闻名遐迩的黑釉瓷等系列名品,明清景德镇瓷业跃入了历史颠峰 ,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皇家御窑。江西地区是中国陶瓷主要生产地区,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中国古代文人书画的成就江西占有半壁江山,江西省博物馆是了解这方面历史的最好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