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辖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北接湖北省,西与重庆市为邻,西南与贵州省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辖1个县级市,7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吉首市人民北路58号。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246.1万人,城镇化率52.2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域,战国时,属楚黔中郡。1952年8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划乾城、凤凰、永绥、泸溪、古丈、保靖6县地,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地市级)。1955年,湘西苗族自治区改设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设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辖区内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政策,是单列的三个地级行政区享受相关政策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 ,原名王村,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溪州土家族土司王朝的起始都王府,承载了土家族土司王朝818年辉煌历史源头的古镇。因有一条瀑布穿镇而过,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王村濒临酉水,上连川鄂,下通津京,自古是商贾重镇,非常繁华,历代土司王在这里修建行宫,举行重大活动,会见各路土司,还从这里运送金丝楠木排送往京城,建造故宫、十三陵,也从这里乘船奔赴海疆抗倭,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王者之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湘西,她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峒镇在历史上并称“四大名镇”,是国家认定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芙蓉镇享有“楚蜀通津”、“酉阳雄镇”等美誉,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乡镇、湖南省首批“美丽乡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景区”、“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古镇”和“中国十大魅力乡镇”。 2020年7月,以芙蓉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湘西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芙蓉镇再添一块“世界级”金字招牌!</p> <p class="ql-block">1986年,著名导演谢晋独具慧眼,在这里拍摄了电影《芙蓉镇》,随着电影《芙蓉镇》播出成功,当时的小镇也因芙蓉镇电影而一举成名,享誉国内外。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兴起,2007年王村正式更名为芙蓉镇。</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地处武陵山区,位于永顺县南端37公里处,东与小溪镇相邻,西与泽家镇相接,北与灵溪镇、高坪乡、松柏镇搭界,南与古丈县古阳镇、红石林镇隔河相望。全镇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辖17个村和5个社区,总人口32800 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芙蓉镇历史悠久,自然山水秀丽奇特,民俗风情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瀑布是湘西最大最壮观的一道瀑布,高60米,宽40米,分两级从悬崖上倾泄而下,而每当河水到旺季时,瀑布非常壮观,似从九天倾泻而下,其声势之浩大,方圆十里都可听见。</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的边城镇,地处湖南、贵州、重庆三省的交界处。这里素有“一鸡鸣三省”“一脚踏三省”“一锅煮三省”之称,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也是“茶峒”一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边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 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一脚踏三省"。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把茶峒优美的风景、善良的风俗和淳朴的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引得国内外无数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采风,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为边城镇 。为与国内其它以边城为名的地方相区别,媒体常以边城茶峒指称该地 。这里西与重庆秀山县接壤,南与贵州松桃县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人口居多,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建起了34级石头台阶组成的近万米沿河观光带。如今茶峒旧貌换新颜,城内有吊脚楼,城边有河,河中有岛,岛上有林,林中有碑,碑中有文,成为闻名世界的边城。</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始建于清代嘉庆8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茶峒河是湘西州一条重要的河流,古码头是茶峒河最重要的码头港,曾是湖南走四川、贵州两地的中转站,而茶峒古镇位于茶峒河的边上,江水蜿蜒而过,吊脚楼和灯笼点缀着江边,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此外,古镇也因文学和美丽风景而著名,是一个理想的养老之地和度假胜地。古镇内,可以寻觅白塔、碾坊和拉拉渡,踏青石古道,可回味《边城》的美丽故事。边城茶峒古镇以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为文化依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拉拉渡,又名千年古渡、洪茶渡口,系清水江上一渡口,位于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具有近千年历史。该渡口千百年来运载渝湘黔边民和来边城经商、旅游的客商。渡口的渡船头,竖起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铁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铁缆上,船上人就用一柄特制木器攀缘那条绳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拉拉渡口仍停有方头渡船,有一位老人守着渡船,接送居民和游客过河。</p> <p class="ql-block">茶峒古镇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小镇,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民族风情。来到这里,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景。茶峒古镇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对文学爱好者还是对古镇风情感兴趣的人来说,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宁静和满足。</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旧称镇筸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全都透着古城特色。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20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县。</p> <p class="ql-block">沱江吊脚楼群坐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这种建筑,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它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雕刻也很精美,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并通过承挑使之垂悬于沱江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当雨后初晴,沱江之上升起了一层薄雾,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倒映在水中时,整个建筑群就像一幅隽永的画卷,使人百看不厌。</p> <p class="ql-block">万名塔,位于凤凰古镇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的沱江之滨,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建立在字纸炉的遗址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于1985年倡议,群众集资,政府扶助,于1988年建成,故名万名塔。</p> <p class="ql-block">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河水碧绿清澈。一座座年代久远的土家吊脚楼悬于沱江之上,构成一幅韵味十足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凤凰古城的中心。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如今茶峒还是老习惯,每逢农历五、十赶集,叫赶"边边场"。早上八、九点钟,三省边界的各族人民便三五成群,向茶峒汇集。无论男女老少,大都像节日出门做客似的,经过收拾打扮,特别是青年妇人,一律盛装,胸前的银饰和耳上的大耳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茶峒的"边边场"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位于凤凰县沱江镇。为一座仍保持着明清风貌的古香古色小山城。清中叶曾为统辖“大湘西”二十余州、县(厅),辐射影响至湘鄂川渝黔四省市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凤凰城位居苗、土家、汉等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处,民风古朴,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水乳交融,素有“画乡”之誉,并以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撩人情思的民族风情和一代文化宗师闻名于中外。</p> <p class="ql-block">古城四面环山,青峰叠翠,清澈的沱江从西向东穿城而过。在1.8平方公里的古镇城区内,至今仍保留着较完整的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其中老街区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有明清特色的民居建筑120多栋,20多条古街道旧貌依存。青石板铺就街面,深褐色的木构店铺、民居临街而立,依地势高低曲回,纵横交错。</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最独特之处莫过于夜晚的灯光秀。灯光秀通过光影变换、音乐烘托,将古城瞬间点亮,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当灯光打在吊脚楼、石板巷、船只上时,古朴的建筑在光影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夜晚的古城仿佛变成一个灯光海洋,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酉阳桃花源景区,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桃花源路232号,东邻湖南省龙山县,南与秀山县及贵州省松桃、印江县接壤,西与贵州省沿河县隔江(乌江)相望,西北与彭水县,正北与黔江区及湖北省咸丰、来凤县相连。酉阳桃花源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由古桃源、太古洞、酉州古城、桃花源森林公园、桃花源广场、桃花源风情小镇、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主题公园、桃源大舞台等八部分组成。集岩溶地质奇观、秦晋农耕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于一体,浓缩了中国武陵山区最美的原生态自然田园风光,传承着土家族、苗族悠久的人文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2012年1月,酉阳桃花源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2月28日,酉阳桃花源景区、龚滩古镇荣获“首届重庆文旅新地标”称号。2020年7月,酉阳桃花源景区获评重庆市科普基地。</p> <p class="ql-block">酉阳桃花源景区地处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的川、黔、湘、鄂褶皱带。景区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加之河流切割,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景区海拔600米~1100米,多为低山区和高位岩溶槽谷。境内主要河流是桃花溪和地下暗河。</p> <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面积约2公顷,形成历史已有3亿多年,是集天坑、溶洞、地下河于一体的退化天坑,四面环山,与世隔绝,是迄今唯一留存的秦人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2734.33公顷,森林覆盖率80%以上。园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整个森林公园保留自然原始地貌和原生植被的特点,被称为“植物王国,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地处酉阳县、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三县接合部,距离酉阳县城70公里,彭水县城60公里,贵州省沿河县70公里(水路)。龚滩古镇景区主要包括龚滩古镇、乌江画廊、千年金丝楠木群等,是集自然山水、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龚滩古镇现存有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中国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2010年9月,龚滩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月,龚滩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20年11月18日,龚滩古镇荣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称号。</p> <p class="ql-block">龚滩古镇源自蜀汉,建置于唐,距今1800年的历史。古镇街道历代修葺,至2005年总长约3公里,皆以石板街、吊脚楼、坡屋面、小青瓦为风貌特征。其中老街长1.5公里,存寺庙、祠堂、古码头、古纤道、古梯道、古桥梁、古牌坊、古树、古井、古碑石等。青石板街将古镇按照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以商业业态形式布局为五段,以榨油、织布为特色的“油坊路”,以背夫脚夫文化为主题的“背夫路”,以西秦会馆为代表建筑的“西秦路”,展示纤夫文化的“纤夫路”,以盐商盐号为特色的“老盐路”。有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中国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乌江画廊指从龚滩至贵州沿河100余公里的乌江河段,是乌江流域景色最为壮丽的一段。船行其中,水碧山青如水墨长卷,有“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之感,因此有“千里乌江,百里画廊”之誉。</p> <p class="ql-block">濯水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历史为濯水古镇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民族文化风情,吸引着众多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濯水古镇位于黔江区东南角,地处乌江主要支流“塘岩河”(阿蓬江)畔,主要居民为土家族和苗族。濯水古镇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公路都从这里交汇穿过,交通极为便利。</p> <p class="ql-block">濯水古镇初称“白鹤坝”,元明时期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成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清代后期起,便成为川东南驿道、商道、盐道的必经之路。民国二十四年,人称濯水为“濯河坝”,已成为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的重要集镇。商贸的日益发达,迅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创造了最为繁荣昌盛的历史,甚至已居于同时期的黔江县城之上,与酉阳龙潭、龚滩合称“酉阳三大名镇”。</p> <p class="ql-block">重庆黔江濯水风雨廊桥被中国廊桥协会授予“世界第一风雨廊桥”,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风雨廊桥横跨于阿蓬江上,长658米、宽5米,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上建有层塔亭,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p> <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18日竣工,10月底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11月28日凌晨4时许,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也称风雨人行桥)发生火灾,桥面上的木质建筑被烧毁,桥墩、桥面钢筋混凝土建筑未毁。值得万幸的是,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2017年重建后廊桥竣工,全长658米。同年8月底荣获“世界第一风雨廊桥”称号。重建后的风雨廊桥建筑组群,由蒲花飞龙、彩虹伏波、唐钟长韵、灌河怀远四个区段构成,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在营造技艺上借鉴传承土家族传统的卯桦穿插工艺,桥、亭、塔、阁合四为一,远观绵延起伏、气势恢宏,近观古朴典雅、古韵悠长,桥建有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p> <p class="ql-block">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回溯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廊桥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可以说,在中国,每一座古廊桥都承载了许多重要角色:它们是休憩场所、是祭祀宗庙,是交易市场、是娱乐平台,是地标建筑、是精神家园,是团结乡民的纽带,是传播文化的长廊。在中国普通百姓心目中,廊桥不仅是公共建筑,更是文化图腾。古老的廊桥在继续为当地居民提供遮风避雨、休憩纳凉以及通行之便时,也共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土家苗汉儿女砥砺奋斗、生生不息的民族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是土家女儿城开街10周年,在景区西侧入口,以绣球文化为理念,新建绣球大门,一个巨大的镂空绣球造型雕塑矗立在景区入口,两侧建有休闲廊亭和园林景观,绣球高18米,面宽56米,寓意56个民族,绣球表面由40片花瓣构成,寓意恩施州建州40周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恩施土家女儿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区七里坪,是全国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武陵地区城市娱乐消费中心和旅游集散地。作为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土家女儿城合理且精心的谋划了整体建筑风格,仿古与土家吊脚楼相结合,体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张关合渣”是最具土家族特色的美食,我们决定就在这里用晚餐。合渣是类似小火锅,里面放些豆渣、花生渣、肉末等底料,“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是将合渣煮好后,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在吃合渣的同时还会配有几小碟凉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