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节,三月三,踏青扫墓,上山回中渡,下乡回黄冕,汽车来来回回奔驰,经过石龙、回龙、福龙、古龙、耳龙、龙江、龙耳、龙兴……各村屯。坐在副驾室,相比驾驶室手握方向盘的司机而言,我更多的是关注沿途的风景,喜欢举起手机抓拍眼前一闪而过的精彩画面。一个个以“龙〞字命名的村屯还很多呢!蓝底白字,写有村名的不锈钢小牌子插在各村口显眼位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龙,总是给人美好的印象,腾云驾雾,遨游天地,飘逸洒脱,风姿多彩。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独特的文化标识。龙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先辈们用“龙”字作村名,我想,应该有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朴素的愿望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村屯一种姓氏,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在石龙村,老一辈人说,廖家在本村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就拿我们家这一支系来说,从全村老祖廖扶架延续下来,一代又一代,开枝散叶,一脉相承,依次廖持崔→廖富累→廖海政→廖廷柏→廖中旺→廖树德→廖敏学→廖天伦→廖清华→廖国棣→廖庆寿→廖慧茜→……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生生不息。海,廷,中,树,敏,天,华,国,庆,克,这10代,是村里人常说的族谱辈份,细心的孙辈们在祖宗碑文和墓志上也注意到这样的族谱序列。我有一个天真而幼稚的问题:“克”字辈的下一代是“振”字辈,那么再下一代呢?依次再往下呢?没有人能回答上来,有人干脆说,应该是重新轮回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辈祖坟葬在以石龙村为中心的四面八方山山岭岭风水宝地。跟随着村里族上大部队人群,依次祭拜一个个祖坟,我注意到第八代先辈廖敏学的碑是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立的,96年过去了,灰色大理石平平展展,似乎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碑文上的每一个字依然清晰可见。近百年前,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依山傍水,修筑这么一个巨大的坟墓,有龙头有凤尾,有象征弓箭的抓手,青砖黑石白沙浆,严丝合缝,一切都保存完好。父亲廖国棣的名字以玄孙的辈分刻在墓碑左下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奠祖先,感恩惠泽,珍惜身边的亲人。去年清明石龙全村祭祀活动,与我们同桌共餐的八十几岁的蓝妹娘、九十几岁的国杰叔,今年已驾鹤西去,成了儿孙们祭祀的先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老母亲常说,一层竹笋一层壳。一个好家族的意义,不在于有多殷实富贵,而是每一辈都竭尽所能去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每一辈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父母有父母的样子,别想着不老就养老;孩子有孩子的样子,别不没奋斗,就想着啃老。一家人要懂得付出、托举、包容、理解,这个家族才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