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那一湾清水河

王国平

<p class="ql-block">我在黄桃小镇住了将近60年,每次从家乡三湖那一道道河堤上骑车而行,都会心生眷恋。</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三湖天星街社区靠东的那条“总干渠”河畔。总干渠地处洪湖流域上游,连贯长湖与白露湖脉息相通。至今还可以看见我小时候住过的那两间老屋,从老屋向北不远就是以前供销科(物资公司)的大门。</p><p class="ql-block">过了公路是船码头,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里游泳,河边干净也无杂草,我们还可以站在轮船上跳水,想起儿时的情形,真是趣味无穷。</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计划经济那些年头,生产生活物质基本上都是靠这条大河船运而来。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工业废水、农业面污水、生活污水、还有畜牧养殖业粪水未经处理直接注入总干渠,水生态资源被污染失调,再也见不到流水清清的水面了。</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河湖长制焕发勃勃生机,总干渠的河水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河岸乱象时有发生,成了菜园子、垃圾场、土厕所、废品蜗居点,白色垃圾满处飘飞的现象。</p><p class="ql-block">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件关乎民生大事,天星街社区两委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参与“清渠洁岸·共同缔造”行动,得到了有效改善治理。</p><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滨河大道眺望,大河堤岸苒苒绿荫像一条绿色的纽带,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总干渠,微风拂过,河面泛起朵朵晶莹的浪花,缓缓流淌的河水仿佛在唱着一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欢乐歌曲。</p><p class="ql-block">从老屋继续向北走,大约不到半里地路程,就到了“渡佛寺河”的闸口。1980年农场第一处农工商门市部就在这里成立,大概过了四年又在四个分场分设了销售门市部。</p> <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沿着渡佛寺河堤向西而行,是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两岸砼板护坡整齐干净。漫步柳荫道上,看杨柳依依轻轻摇曳,听渡佛寺河水“汩汩”流淌,格外悠然惬意。</p><p class="ql-block">从前这里是条土路,通往周家湾村,背水坡那里是一带墓地,杂草丛生。公路两边长着高高大大的桑椹树,大人们说,这种桑椹树的桑叶子不养蚕,不像总干渠河边那一排排特意栽种的矮小的桑椹树,桑叶嫩绿又有光泽。不过我到觉得这里的桑枣子,比大河边的要好吃要甜。</p><p class="ql-block">渡佛寺河里的鱼是最多的。小时候,我喜欢钓鱼,那时哪有现在的条件,什么拋杆啊甩杆啊。撇一根竹竿子,拴一根尼龙线,拔一根鹅毛直接就当抛投了(浮标)。</p><p class="ql-block">大人们捕鱼的方法可就多了,施蒿子、下卡子、赶筝子、埋鳝鱼娄子,还有的放鹭鸶,有的干脆在渡佛寺河边搭两间茅草屋,两岸牵起大网扳鱼筝子。不过水域生态环境渐渐恶化,捕鱼多了会致使水体结构严重损坏,政府部门已经三令五申禁止非法捕鱼了。</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去周家湾村子里揪苦瓜,捡莲子,要跨过一条水沟,就是现在的渡一渠。从前哪够得上“渠”的叫法,窄小的地方轻轻一跃就跳过去了,其实就是田块之间的一条分界线。</p><p class="ql-block">昔日的水沟经过多年开挖扩宽、护坡铺栈,已经蝶变一道风景线。近年又在洁岸清障、清淤疏浚,水流清澈流畅了。如今的渡一渠风帘翠柳、锦绣旖旎,亭榭楼阁、天朗气清,打造成了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p><p class="ql-block">天星街社区两委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共同缔造”一个高大上的名词在这里绽放着绚丽色彩。</p><p class="ql-block">那年上高中,我们家搬到农场职工医院宿舍里住,离渡佛寺河隔得有些远了,经常去玩的地方就是齐家埠子,“齐埠渠”就离齐家埠子很近。</p> <p class="ql-block">齐家埠子也有个船码头,这里当时是最热闹的地方,相当最早的一个商业圈地。邮政所、工商所、税务所、农业银行、供销社、“孝感”麻糖厂、大礼堂、冰棒厂、“臭皮匠”松花皮蛋厂、针织厂、“三湖雪”酒厂、供销社旅社、“美国佬”照相馆都集中在这里,后来农工商也在齐家埠子开了门市部竞争营业。</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来袭,三湖农场实行“外防输入、内防输出”全封闭管理,我被派往齐埠渠春灌站疫情防控点守卡,一个多月每天骑车往返齐埠渠,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沧桑又心生许多感慨。</p><p class="ql-block">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心系三湖、心系社区、心系居民群众,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争当顽强的“逆行者”,齐心协力打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当前,他们又走向街头巷尾,走向河湖沟渠,“清渠洁岸·共同缔造”,正在打一场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攻坚战。</p><p class="ql-block">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水生态,是我们的生存之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