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 陈艳

willow柳

<h3>课前游戏:猜成语</h3> <h3>师:这几幅画与成语相关</h3> <h3>继续猜:</h3> <h3>猜猜是谁画的?<br>生:AI</h3> <h3>完成问卷调查:</h3> <h3>创设情境:成语积累卡</h3> <h3>引出课题:铁杵成针</h3> <h3>这个成语出自《地理志》:</h3> <h3>完成成语积累卡,需要了解故事内容,读懂其中含义。</h3> <h3>出示原文,抽一组学生,接龙读。</h3> <h3>本课只有一个生字“卒”。<br>还原到它以前的样子:</h3> <h3>还原到现在的样子:</h3> <h3>还原到文中,它的意思是什么?</h3> <h3>全班齐读:</h3> <h3>像这样的文言文,想要了解故事的内容,应该怎么办?<br>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h3> <h3>方法:借助文中的注释<br>如果文中没有注释的字词,应该怎么理解?<br>生:查字典、拆字法……</h3> <h3>出示课后习题:课后习题告诉了我们方法</h3> <h3>理解“弃”的意思:</h3> <h3>出示学习单:</h3> <h3>根据学习单,尝试说说文言文的意思。(5分钟)</h3> <h3>学生上台交流汇报:</h3> <h3>生评价修改:</h3> <h3>第二组汇报交流<br>生评价修改:<br></h3> <h3>理解意思后,指名读:</h3> <h3>小老师领读: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h3> <h3>回到出处,还原故事价值。<br>师:还原到原来的样子,我们再读一读。</h3> <h3>这个故事还可以绘制成几幅画:</h3> <h3>过渡:其中总有一幅画面留在你的脑海中,引发你的思考。</h3> <h3>合作探究:<br>选择一幅画面,体会含义。</h3> <h3>学生上台交流汇报:</h3> <h3>汇报交流后,将体会板书张贴:</h3> <h3>师小结:虽然他们体会到的含义不同,但都关注了老婆婆的动作和语言。<br>师板书总结:</h3> <h3>看到老婆婆的行为,李白看到的是什么?<br>生:想到自己荒废的学业</h3> <h3>古今链接,传承优秀文化:<br>师: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br>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精神。</h3> <h3>这种精神跨越千年,来到了我们的睡前故事里,来到了成语故事里,来到了我们的语文课本里。<br></h3> <h3>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你又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呢?<br>生交流:</h3> <h3>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吗?进阶了吗?</h3>

成语

还原

故事

交流

理解

汇报

意思

出示

文中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