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2024.4.16)

展小梅

<p class="ql-block">人老了总是容易陷入往昔的回忆之中。53年前,1971年,我有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192师参与了当时组建的《沙家浜》剧组。彼时,各部队都在排演八个样板戏,我们也不例外。剧组的参演人员是从192师所属各团的干部战士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我那时在192师师医院刚提干,被任命为卫生排长,由于女群众演员需从师医院女兵中挑选,我便被委派担任女兵班的班长。《沙家浜》剧组中的女主角阿庆嫂和沙奶奶是从当地凤城县京剧团借调来的专业演员。乐队的很多战士都是临时学习乐器,而演员们更是勤学苦练,仅仅三个月,就能上台完整演出《沙家浜》了,真是令人佩服。我原本只负责管理女兵纪律和服装,剧中并无角色。可有一次,一个女兵在扮演抱孩子摔跤的中年妇女时怎么也演不好,我性急之下便演示了一下,结果就被导演选中饰演这一角色,台词只有一句:“阿庆嫂,我们走了”。在《沙家浜》剧组的时间虽不长,但这段经历却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这次从三亚自驾回沈阳,途中经过常熟,便决定去《沙家浜》排戏现场看看,回味当年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阿庆嫂那优雅而坚定的动作,仿佛又在我眼前浮现,那举手投足间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令人不禁想要模仿一番。</p> <p class="ql-block">芦荡火种,那是新四军在芦苇荡中留下的革命火种,它象征着希望与力量,永不熄灭。</p> <p class="ql-block">渔水情深,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最深刻的诠释,那是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隐蔽在芦苇荡中,那是一段隐蔽而伟大的历史,他们如同隐匿在绿色海洋中的勇士,随时准备为正义而战。</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春来茶馆,那熟悉的名字,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茶馆里弥漫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53年后,我再次与阿庆嫂“见面”,那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仿佛时光从未流逝。</p> <p class="ql-block">胡传魁,这个土匪头子的形象,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他那嚣张跋扈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学刁德一像不像?那狡黠的眼神,那阴险的笑容,似乎都在我的模仿中重现。</p> <p class="ql-block">走进春来茶馆,喝上一杯阿庆嫂沏的茶,那茶香中似乎还带着往昔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到刁家大院看看,那座充满故事的大院,承载着太多的回忆与历史,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p> <p class="ql-block">我在党旗下宣誓,那庄严的誓言,至今仍回荡在耳边,那是对信仰的坚定承诺。</p> <p class="ql-block">当年新四军臂章,那小小的臂章,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是那段岁月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塑像,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