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贵游 大足石窟篇

孙运东 蔡铭

<p class="ql-block">全世界有八大石窟,中国占了六个,而重庆就有一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大足石刻,这六大石窟分别是: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和龙游石窟。</p> <div>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div><div><br></div> <div>在大足石刻中,宝顶山石刻是大足石刻的代表,因为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精妙绝伦。</div><div>宝顶山海拔527.83米,位于大足区东北方向15公里。</div><div><br></div> <div>2023年4月7日我们来到宝顶山,这里的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div> 大佛湾是一马蹄形山湾。在长约500米、高约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万余躯。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其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像无一雷同。而且佛教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别显著,可以说完全是中国化了。<div>名僧赵智凤是宝顶山石刻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师从晚唐奉佛居士柳本尊。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返乡后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考虑到当时大足地区浓厚的佛教氛围、精湛的石像雕刻技艺,赵智凤决心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场。1185年以后,赵智凤筹集资金,聘请工匠,在宝顶山的前岩后洞雕琢佛像。赵智凤以其敏锐的直觉,科学布局设计,对宝顶山石刻进行了统一规划,规划了整个石刻的整体风格,历经70余载,建成广大宝楼阁(即今之大佛湾),将南宋世俗生活百态永远地刻录在了崖壁间。<br></div> <div>宝顶这两个字是由清代同治年间任大足知县的王德嘉书写。<br></div><div><br></div> <div>大佛湾石刻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柳本尊行化”及浮雕小像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div><div><br></div> 正觉像:毗卢舍那佛,又名大日如来,意思是“光明普照”。佛教分为显宗和密宗,宝顶石刻属于密宗造像,毗卢舍那佛是密宗的最高本尊,是开创之祖。你看他天庭饱满,地廊方圆,两耳垂肩,目光澄澈,任你红尘纷扰,他已大彻大悟。<br>在毗卢舍那佛的头顶,冒出两道毫光,当中有一小尊坐像,那个像叫柳本尊,是主持建造宝顶石刻的高僧赵智凤顶敬的老师,就是他把密宗引入巴蜀地区,使密宗在中华大地多延续了四百多年。 圆觉洞被称为“宋代造像的顶峰之作”。洞深12余米,宽近10米,高6米,空间有600多个立方米,全是从整块的石头上一锤一錾开凿而成,没有数十年功夫是雕不成功的。<div>圆觉洞门口是一头大狮子,守护里面的圆觉道场不被人打扰;佛陀是人中至尊,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佛说法常常被称为“狮子吼”,具有慑服一切、让人猛然醒悟的作用。<br><div><br></div></div> 洞窟的正前方有三尊主像,中间的是毗卢舍那佛,左边的是阿弥陀佛,右边的是释迦牟尼佛。前面跪着一位菩萨,他是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表明正在轮流向佛祖请教修行圆满清静的无上智慧法门。<br>洞窟的两边呈对称型排列着十二圆觉菩萨,左边从里往外分别是文殊菩萨、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净业障菩萨、圆觉菩萨;右边从里往外分别是普贤菩萨、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辨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br>这窟造像有着高超的艺术性,布局严整,科学合理,可以说巧夺天工。<br>十二圆觉菩萨高座莲台之上,头戴高花冠,身着薄衣衫,胸饰密璎珞,纹理清晰,衣衫柔和,充满质感,背后装饰有祥云、山水,使得这个道场气场充足;圆觉菩萨身下的供桌,全为仿木型石刻,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供桌上的供盘,装满葡萄、石榴、蟠桃,再配以盆景假山,栩栩如生。 <div>赵智凤在宝顶山建造了“柳本尊十炼图”,还留下柳氏传碑一通。<br></div><div><br></div> “柳本尊十炼图”位于宝顶山大佛湾北崖末端,南宋开凿。除本尊大像外,其余造像由上而下分为三层,高14.6米、宽24.8米,刻的是宝顶的开山祖师赵智凤所承持密宗的弘传者柳本尊的故事。<div><div><br></div><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上层的五佛四菩萨,均结跏趺坐于小圆龛内。正中是毗卢舍那旨,左右是宝生佛、阿弥陀佛、阿 佛、不空成就佛。五佛皆螺髻,金身,面相近似。五佛两边有文殊、观音、普贤、大势至四菩萨。四菩萨皆戴冠,著袍,手合双十。</p><p class="ql-block">二、三层表现的是柳本尊苦行修炼的十则故事,称为“十炼图”。正中莲台上柳本尊像为主尊,高5.2米,穿越画面上的第二、三层,头戴四方平顶巾,身著人字领对襟衫,作居士装束;正腭有长须三绺,眇右目,缺左耳,断左臂,左袖软搭于膝上,右手举胸前作说法状;方巾中现小毗卢佛一尊,以示柳为在世之毗卢佛。 柳本尊像肩部两侧,各有五组造像,此即“十炼图”: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舍臂、炼阴、炼膝。柳本尊像肘部两侧,分列柳本尊文武仆从侍卫图,共有十七位人物。其中,有著朝服,戴展脚幞头,双手执笏的文臣;有着铠甲,戴盔,手持宝剑的武将;有厌恶尘世,欲举刀削发为尼的女弟子;有穿对襟长衫,双手捧盘的优婆夷(女弟子);有首戴方巾,着斜襟长衫,双手捧经书的优婆塞(男居士)等。</p><p class="ql-block">在《柳本尊十炼图》下部刻十大明王像,但其中五个没有完工。“十大冥王”石刻仅完成一部分,未完的原因至今是个谜。</p> <div>柳本尊十炼图之五--割耳<br></div>图中柳氏趺坐,右手举戒刀作割耳状,其右出现赤身,左手举蛇的神像,意表柳氏割耳供佛,感浮丘大圣现身明证。 <div>组雕《牧牛图》<br></div>洋溢着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好似一幅南宋时期的巴蜀风情画。画的主体是牛和牧人。<div>第一组至十组依次为:未牧图、初调图、受制图、回首图、驯服图、无碍图、任运图、相忘图、独照图、双忘图。<br></div> 第一组“未牧图 ”,一牛昂着向前奔,牧童双手紧拉缰绳牛也不回头。说明人还没有修行,处于混沌状态,心中很野,杂念和欲望都很多,还在苦海里乱窜。 第二组:“初调图”,一牛想向东奔去,牧童身背斗笠,右手举鞭,左手牵缰绳,强使牛回首转身。佛的法力开始发挥作用了。 第四组:“回首图”。牛回首,面向牧童谛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第五组:驯服图。牛静立在牧童旁,认真听主人谈话。说明受佛法教诲,人心平静下来了。 <div>第八组:“相忘图”。牧童坐在山石上,怡然忘情,牛在一边埋首舔蹄,没有牧童看管,也非常安分了。说明人已经完全皈依佛法,超脱三界外,出乎五行中了。<br></div> 第十组:“双忘图”。牧童袒胸露腹,仰卧在山石上酣睡。牛跪伏在地上,恬静安详。树上倒吊一猴子,伸前手抓牧童的衣袖,但牧童浑然不觉。猴子在这里象征着“魔”“邪念”和不安份的心,也战胜不过强大的佛法了。 <div>九护法神像<br></div>道场是圣地,所以需要有人看护和警卫,九护法神就恪尽职守,忠实地守卫在大门口。护法神全部都是青面獠牙,凶神恶煞,挥剑荷刀,其实他们都是佛和菩萨的化身,以又凶又恶的面目出现,意在为众生扫除“魔障”,尽快达到觉醒。 九护法神像<div>护法神全部都是青面獠牙,凶神恶煞,挥剑荷刀,其实他们都是佛和菩萨的化身,以又凶又恶的面目出现,意在为众生扫除“魔障”,尽快达到觉醒。<br></div> <div>六道轮回像<br></div>大足宝顶山非常显眼和特别的一处造像,便是宏伟震撼的第3号六道轮回像。雕造于南宋的它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处石刻六道轮回像。此造像高6.6米,主体造型为站立的转轮圣王/无常大鬼双臂紧抱直径2.7米的转盘。他怒目圆睁,獠牙紧咬着转盘上方,象征业力不可逆转。<div>造像左下角为文武官员,表示贪;右下角有一猿猴挑逗妇人,代表淫欲。<br></div> <div>六道轮回像<br></div>转盘中心有一坐佛(又说为赵智凤自造像),其左右下方分别为鸽子、猪和蛇,代表了贪、痴、嗔,是为“三毒”。佛心六道毫光向外射出,将转盘分为六份,每份内又有三层:<div>第1层为六道,六道又分上三道和下三道。上三道包括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下三道包括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div><div>第2层有十八个小龛,雕刻有各种世俗场景,据推测它们表达了十二因缘和人生之苦。</div>第3层为各种动物的轮回图,同样有十八个小龛,前后分别是人和各种动物的首尾,呈逆时针方向转动。每个格子里的头都与前面格子里的尾相呼应,表现了轮回转世的过程。 <div>六道轮回像<br></div>六道轮回像右下方,有幅颇有意趣的猫鼠图:猫欲食而不得,鼠欲下而不能,众生也一样,皆有不能满足之欲求,皆沉浮于苦海之中。 <div>广大宝楼阁<br></div><div>"广大宝楼阁"这部造像是据自唐不空所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雕刻而成的。佛经上说,广大宝楼阁是一个能降诸魔,生清净心,能让刀山变宝山,能使兵杖变莲花的金刚不坏之地。造像上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人,便是宝髻、金髻、金刚髻。<br></div>像下的“宝顶山”三个字,是南宋嘉定年间的兵部侍郎杜孝严所书。 <div>华严三圣<br></div>华严三圣,每尊高达7米多,雄伟庄严。中间的是密宗最高首领毗卢舍那佛,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文殊、普贤手中各托了一座宝塔,高1.8米,重达800余斤。雕刻大师们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通过菩萨身披的袈裟,稳稳地支撑起了手中的宝塔。 千手观音<div>千手观音是宝顶石刻的镇山之宝,是世界上唯一名副其实的石刻千手观音,堪称世界之最。<br><div><br></div></div> 千手观音<div>千手观音--在88平方米的石壁上,孔雀开屏般足足刻了1007支手,每支手中都有一只眼,层层叠叠,或伸或屈,千姿百态。<br></div> 释迦涅磐图(卧佛)<div>卧佛造像占据了整个岩面,全龛宽3.2米、高6.8米、长达31米,气势恢弘,在布局和雕刻上大胆创新,独具特色。</div><div>首先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象征手法,全部显露半身,右侧而卧,慧眼微闭,神态安详, 双脚隐入岩际,左肩在五色祥云之中,右肩陷于地下,以示释迦牟尼横卧于天地之间。其次,横竖构图,画面生动,释迦上身横卧,中间的供桌和缭绕的香烟、两株娑罗树则为竖式,不但使画面不呆板,还起到了支撑崖面的作用;面前的曲线型水沟,叫九曲黄河。相传,释迦牟尼圆寂时,弟子们难以割舍,争着要跟随他而去,他便用手一划,面前出现了一道河,把弟子隔在了此岸,而他去了彼岸。其实,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排水沟,但经雕刻大师这样一处理,横、竖、曲三种线条有机融合,不但吻合了佛经故事,还让整幅画面气韵生动,所以,大足石刻是中国乃至世界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它的雕刻艺术达到了世界顶峰。</div> 释迦涅磐图(卧佛)<br>卧佛身前,躬身肃立着声闻、菩萨、帝释和护法等群像十四尊,仅露上身。他们即是闻佛"涅盘"先后来到佛身旁的弟子。由左至右是:1、迦叶,已毁。2、赵智凤,卷发,拱手,高1.54米。3、柳本尊,首戴方巾,捧八方钵,高1.64米。4、阿难,抱六合瓶。5、舍利子,捧钵。6、须菩提,持净瓶。7.富楼那,持莲花。8、目键连,捧果盘。9、迦旗延,捧经书。10、阿那律,捧如意珠。11、耶输陀罗,拱手。12、摩利拘利,拱手。13、优婆罗,捧盘托钵。14、罗侯罗,持如意。这些弟子表情悲哀,依依难舍。<div><br></div> <div><div>这些弟子像与佛经记载略异,是佛“涅盘”时守候在旁、以及“涅盘”后先后来到佛身旁的弟子中,在佛经里绝未记载有柳本尊(卷曲头发者)、赵智凤(托钵者)两位四川密宗人士。<br></div></div> 释迦涅磐图(卧佛)<div>整龛造像气势宏伟,虚实相间,意境深邃,既符合宗教造型艺术的仪轨,又有一定的新意。全龛共刻32像,是世界上最大的半身卧佛造像之一 。<br></div> 九龙浴太子 / 1174--1252年<br>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内,为宋代作品。 该摩崖造像,顶部为平顶(部分毁),顶高6.20米,像宽4.50米。崖壁正中高雕一大龙头,龙口大张,中有清泉流出,洒浴龙口下一儿童,即悉达多太子(释迦摩尼)身。太子裸体,面南,头顶上现毫光二道,双手合十,端坐于金刚台上,坐身高0.93米。<br><div>此处本为岩上圣迹池出水口,古代雕刻家匠心独运,导水入龙口排出,既意全像妙,又给这组雕像增添了生动意趣。<br></div> <div>孔雀明王<br></div><div>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是佛和菩萨的化身。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现的,其他明王皆以愤怒相出现。他以能驱除诸般毒术,禳灾去祸为特征。</div>这尊明王,高坐于一只双翅展开的孔雀上,伸出四只手:左上手握羽扇,右上手持莲苞;左下手捧经卷,右下手捧蟠桃。后壁上有一些小雕刻,其中有两幅画面,一幅是帝释天大战阿修罗,一幅是比丘莎底被缠在树上的毒蛇所咬,匍伏于大石上,佛念《大佛母孔雀明王经》救他的故事。 <div>毗卢道场<br></div>毗卢道场为宝顶石刻的两大洞窟之一,门洞朝南, 窟高6.6米、深4.2米、宽11.6米。 洞窟现存石像287尊。窟门上有阴刻 “毗卢道场”匾额, 其右端竖刻署款“朝散郎知重庆军府事姚宍恭书”,另窟门左右分别刻有楹联 ,左为“欲得不招无间业”,右为“莫谤如来正法轮”,楹联之下,刻有圆雕石狮一对,左雄右雌,憨态可掬 。洞外左右两侧壁上,按金刚界曼陀罗“羯磨会” 造像法则,刻有20造像。上方左右各刻8尊佛像,为慧门十六尊佛身,理住智内,皆位于月轮形的圆龛之中,各显三昩耶形(双手或持物、或结印)。下方左右各雕刻有两位半身的执金刚神像,代表地、水、火、风。<br> 毗卢道场是佛教密宗始祖毗卢舍那佛说法的地方。这窟造像十分精美,属于宋代造像的优秀作品。可惜清代的时候,由于大风吹刮,上面的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倒下,损坏了洞窟,左壁大部为垮塌重磊墙面,其中5尊佛像严重破损残缺。 <div>视频 / 毗卢道场<br></div> 父母恩重经变相<div><div><div>这幅雕塑分为三层:上层是仙境,并排刻有七尊佛像;中层是人间,以连环画的形式,通过十组生动鲜活的家庭画面,从“十月怀胎”起,描述了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养大成人的历程。包括怀胎守护、临产受苦、生子忘忧、咽苦吐甘、推干就湿、哺育不尽、洗濯不尽、伪造恶业、远行忆念、究竟怜悯等生活场景,又称为“十恩图”。每幅石刻旁还有注解,图文并茂。既寓含儒家伦理孝道理念,又融合佛教意义,十分罕见。下层:阿鼻地狱。</div></div></div> 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拉开序幕,左右各展开五组雕像。<div>第一组(右)怀胎守护恩: 一位“转动亦难”的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有一侍女端着一碗保胎药在侍候她。表现了母亲怀胎、护胎的精心。 </div><div> 第二组(左)临产受苦恩: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状,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br></div> 第四组咽苦吐苦恩: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div>第六组哺育不尽恩: 母亲正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br><div><br></div></div> 第五组推干就湿恩 : 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br><br> 第八组伪造恶业恩: 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 第九组远行忆念恩 : 儿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 第十组究竟怜悯恩 :“究竟”为极至、最高之意,“怜悯”就是“爱”的意思。“上有碑文写: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br> 雷音图<div>这幅雕刻的是风神、雨神、雷神、电神、云神,正在放风、打雷、闪电、吐云、布雨。<br></div> 雷音图<div>忤逆不孝,天打雷劈<br></div> <div>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br>大方便佛报恩经龛高7米、宽15米。龛顶齐檐处,从右至左横刻偈语曰:"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龛正中刻半身释迦佛像,高3.7米、肩宽1.4米;左手持钵,右手结印;由头顶上冒出毫光一道,内现天宫,上书"协利天宫"四字;又头左右壁上,刻天、人、阿修罗(已模糊)、地狱、畜牲、饿鬼等图像。佛像腹部之下,刻有三圣御制佛牙赞碑,碑背面为石函。碑高2.38米、宽2.41和碑末指明,此碑旧刻于庐山乾明寺。在主像释迹佛左右壁上,各分上中下三层共刻有十二组图像。<br></div>第一组:刻于左壁下层--"六师外道谤佛不孝图":阿难双手合十,光头大脑,高鼻厚唇,满脸惶惑,呐然木立。青年孝子腰掖小饼,肩担箩筐;筐中各坐手持小饼的父母。六师外道中的富兰那·迦叶以右手食指指着青年孝子,讥讽佛教不孝。未伽梨·俱舍梨子左手按胸,举右手大拇指于胸前,满面喜气,以示赞同。删阁夜·毗罗泥子以手击拍板,微翅右脚尖合拍,欣喜若狂。阿曾多·翅舍钦婆罗开怀大笑,长袖飘飞,手舞足蹈。迦罗鸠驮·迦旃廷左手抱卑鼓,右手敲打,幸灾乐祸。第六位尼乾陀·若提子未刻出。<div>第二组:刻于左壁中层左侧--"佛因地修行舍身济虎图"。图中刻一长案,案上放萨捶太子骸骨,其父抚头,其母抚足,悲痛恸哭。云中现萨锤太子,旁有一只龇牙咧嘴的老虎。<br></div><div>第三组:刻于左壁中层右侧--"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图"。罗侯恶逆王右手拄剑,左手抱"者提"太子。王妃身体右前倾,双手接过儿肉。小太子臂上剜痕累累。<br></div><div>第四组:刻于左壁上层左侧--"释迦因地鹦鹉行孝图"。图中刻两只盲鹦鹉在树上窝里引颈延宁。一位男子立于两株树下,手捉鹦鹉与之对语。树下是一片沉甸甸的谷穗。<br></div><div>第五组:刻于左壁上层中部--"释迦因地行孝剜眼出髓为药图"。图中刻国王病坐椅上,背靠三脚尖轼,伸出左手,旁一医生为其诊脉。王侧忍辱太子双手合十而坐,旃陀罗执刀站于旁。太子身前跪一侍者,捧盘接其眼及骨髓。<br></div><div>第六组:刻于左壁上层右侧--"释迦佛因行孝证三十二相图"。图上方刻一男子以右手指着一卷发僧人,似在问法。右旁坐着一位风冠霞披的女子,其下有一青年,双手合十而跪。<br></div>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div>第七组:刻于右壁上层右侧--"释迹佛因地为啖子行孝图"。图中刻啖子尸体仰卧于床上,盲父母抚头摸胸。国王肩负弓,腰插箭,立于啖子脚旁,眼望盲父母。啖子身后,帝释捧物而立。</div><div>第八组:刻于右壁上层中部--"释迹因地剜肉图"。刻婆罗门坐于殿上,转轮圣王裸露上身,合掌而跪。身后旃陀罗正持刀剜转轮圣王臂上之肉。</div><div>第九组:刻于右壁上层左侧--"释迦因地雁书报太子图"。刻善友太子双手捧盘,盘中盛如意宝珠,跪于父母身前。在他们头上方,有一只大雁,颈系书信,飞于空中。</div><div>第十组:刻于右壁中层左侧--"释迦因地修行舍身求法图"。图中雪山大士头朝下,足向上,双手合十倒立,悬于山腰。山下帝释跪地,张臂欲接大士。其后站着罗刹,青面赤发。面目狰狞,一手叉腰一手指大士说法。<br><div>第十一组:刻于左壁中层右侧--"释迦佛诣父王所看疾"。图中净饭王病卧床上,释迦站于床侧,以右手摸父额,左手握父手;头顶肉髻处发出毫光,照在净饭王身上。释迦身后有一比丘,双手合掌,肃穆静立。<br>第十二组:刻于右壁下层--"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图中刻棺辇一角,抬棺者仅见三人。释迦负抬于前,双手扶杠,头顶有毫光二道,光中部刻"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一十字。另两位抬棺者面向壁面,躬身而行。难陀手执香炉,行于释迦前,其头上方有一塔。上刻"净饭大王舍利宝塔"。阿难、罗云双手合十,跟于棺后。<br></div></div> 婆罗门之女旃遮摩耶。她黑发高簇,头微右侧,独奏横笛,神情专注,被俗称为"吹笛女"。是大足石刻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左侧局部)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右侧局部)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div>龛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面积达160多平方米。<br>年代:雕刻时间跨度为南宋淳熙至淳佑年(1174-1252年)。<br><div>上部:描绘西方净土盛况,包括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和极乐世界的景象。<br>中部:展示“十六观法”,即修行者专注于西方净土的十六种奇妙景象。<br>下部及左右:描绘“三品九生”,即根据行善积德的差异,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分为三品九生。<br></div></div>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div>观无量寿佛经变相不仅展示了佛教净土宗的理想境界,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r></div>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div>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这龛造像成为了石窟艺术中的精品佳作。<br><div><br></div></div> 锁六耗图<div>龛正中主像为一个卷发人,跌坐莲台上,怀抱宁静躺卧的猿猴。卷发人头顶上方横书"缚心猿锁六耗"六字。其左侧竖刻"弥勒化佛"四字,意指卷发人即为弥勒化身。在卷发人所坐的莲台下,刻六条绳索。其终端各缚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并用文字标明各自相应代表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觉,佛家称为“六根”。如果众生“心猿意马”,“六根”不净,心中就会生出贪、嗔、痴,在欲、色三界中苦苦挣扎轮回。所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超脱三界之外,戒掉贪、嗔、痴,达到“六根”清净,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到达幸福的彼岸。</div> 锁六耗图刻于宝顶大佛湾观经变与地狱变之间的峭壁上,全龛高7米、宽3米,由于造像规模远不如左右两龛宏大,故常不为人所注意。 <div>地狱变相龛<br></div>地狱变相龛---南宋淳熙至淳祐(1174-1252年),龛高12.68米、宽19.95米、深2.44米,刻像133尊。<div>上部正中刻地藏菩萨,其顶上并列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王两司。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狱。<br>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大足石刻地狱变相是一整套系统的佛教义理变相,其反映的主要思想内容是: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善恶有报、惩恶劝善。</div> <div>地狱变相龛<br></div>地狱变相龛的上方刻有十斋日佛,他们可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日念其千遍,可免坠地狱。下面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侧刻有一速报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十二殿,在十大冥王的中间端坐着地藏王。地藏王菩萨,是佛教著名的菩萨之一,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极具影响力的菩萨之一。在中国的佛教传统中,地藏王菩萨以慈悲为主要形象,为众生度苦,寻找救赎。他的实力不容小觑,掌管着轮回,也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狱变相龛的下面的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刑罚酷虐、阴森可怕的十八种地狱。 <div>地狱变相龛<br></div>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 此像为"地狱变相"龛"刀船地狱"组雕之一,俗称"养鸡女"。展现的是一位农家少妇掀开鸡笼,两只鸡正在争啄一条蚯蚓的场面,雕像充满诗意般的乡村风情。<div>地狱变相石刻是大足石刻的热门景点,展示了佛教地狱观念和赵智凤的奉献精神。<br></div> 在大佛湾旁边,还有一座创建于南宋的古老寺院圣寿寺,南宋赵智凤创建,明、清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古寺依山而建,雄伟壮观,庙宇巍峨,雕梁满目,坐落于山势峻秀、环境幽雅的林木之中,显得非常的古朴和宁静,是当年西南地区的一座著名的古刹。<div><br></div> 参观完了宝顶石刻,感受颇多,所看到大足石窟中大量的佛、道、儒石刻造像外,还有大量的平民生活石刻造像,这些石刻造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活动,站在这些石造像前,如同穿越到那个时代,好似能同其对话......。<div>宝顶石刻只是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之一,宝顶石刻的近万尊,仅仅占大足石刻五万尊的五分之一,明天继续参观被称为“唐宋石刻陈列馆”的北山石刻。</div> 2023年4月8日,我们来到了北山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北1.5千米的北山上,海拔545.5米,开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北山摩崖造像长457、高7.4米,分为南北两段,共编291号,为佛教造像区。造像涉及佛教密宗、净土宗、禅宗等诸多教派。共计摩崖造像龛283龛;碑碣7通、线刻壁画1幅。造像记及题词50余则;造像计4397尊。造像历经五代,鼎盛于两宋,明清有增补。 北山摩崖造像被称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为研究唐、前后蜀及宋代的历史、宗教、雕塑等提供了重要表现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文物遗存:心神车窟 数珠手观音 韦君靖碑 多宝塔 韦君靖<div>北山摩崖石刻造像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首先开凿,后经当地官绅、土庶、僧尼的相继凿造,至公元1162年(南宋绍兴末年),方具现存规模。</div> 韦君靖碑,位于佛湾之首,碑高260,宽310厘米。碑记“四海波腾、山川鼎沸”的晚唐局势和四川东西部藩镇征战,以及韦君靖于北山建永康寨始凿佛像等史实。具有补唐史之阙误的重要价值。<div><br></div> 毗沙门天王 龛高430、宽286、深176厘米。<br>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护持北方的护法神、。龛正中携刻的北方天王,身材魁伟,威武强悍,顶盔贯甲,双眉倒竖,怒目圆睁,给人以一种威严雄焊,强有力的慑服感;天王两侧力士怒目咧嘴,面目狰狞,持刀挥棍,勇不可挡;这些形象恰似唐代赳赳武夫,给人以刚劲之美感。左侧男、女侍者则英俊儒雅,贤淑端庄,衣饰贴体,线条道劲流畅,技法娴熟。满了艺术感染力。 千手观音<div>刻于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正壁刻千手观音宝冠天衣,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右两壁对称刻十佛、文殊、普贤、电公雷母、风伯雨师等像。<br><div><br></div><div>北山石刻北山佛湾的观世音菩萨是大足石刻中最集中、最多、最精美的。人们敬仰观音,视观音为“美神”,因此,北山佛湾有“美神荟萃的艺术宫殿”之说。</div></div> 梁思成镜头下的北山千手观音龛<div>此龛相对算的上保存比较好,但是从1940年照片可以看出,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光彩,衣服的纹样变得模糊不清,更严重的是,原本手持的法器的手臂断了一多半,右下角的恶鬼也不见了。</div> 大足石刻北山第10龛,释迦说法龛。表现的是释迦说法场景,龛正中为佛祖释迦牟尼,跌坐于莲台之上,沉稳平静,背光火焰纹,左右分别侍立弟子迦叶、阿难:左右两壁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上方左右对称飞天。龛中观音面如满月,眉目清秀,袒胸露臂,肌体丰润,轻纱薄裙之下微见肌体起伏,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唐人所谓“菩萨似宫娃”便是最贴切的描绘,是唐代不可多见的佳作。 大足北山石刻第51号龛为“三世佛”龛,是在唐光化二年(899)年由泗州都指挥使王宗靖发愿雕刻而成。此龛高1.55米,宽1.98米,深1.34米。龛口朝向西方,三尊佛像于正中央端坐。中心位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面佛,倚坐于金刚座上;右面佛,坐姿与中心位佛相同。<br> 三尊主佛身后均刻有圆形火焰光及身光。在三佛之间,靠近主像二侧,左立迦叶,双手拱胸前,手持的物件已损毁不可辨。右立阿难,双手合十。两尊佛像均身着袈裟,且皆俱圆形头光。 梁思成先生在三世佛前留影。 正壁唐末造像后,有一夹巷,石壁上为五代造像。 第36龛16罗汉像 五代<div>龛正中释迦佛趺坐于莲台之上,慈悲、沉稳;其左右分别刻出八尊罗汉,称十六罗汉。罗汉像的座椅下方摆放着鞋、瓶、壶等物品。<br></div> 赵懿简公神道碑<br>石碑《赵懿简公神道碑》位于北山103号窟内壁正中,碑高3.7米,宽1.37米。碑原立于陕西周至墓地,由宋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撰写,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蔡京书并篆额。此碑为赵氏后裔复刻,为书法艺术之珍品。 古文孝经<br>位于北山第103号窟内壁面和窟外左右壁。刻石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94年),通高280、宽894厘米。《孝经》乃儒家经典,自汉有古文和今文两种版本。壁刻乃古文二十二章之古文本,被史学家誉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div>古文孝经<br></div>当蔡京失势之后,元祐党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毁掉了他在全国的所有碑刻和字迹。蔡京书写的神道碑(神道碑是立于赵瞻即赵懿简公墓前的碑)也被毁掉,到了南宋孝宗的时候,党争平息,可能是有赵瞻的后人在昌州(大足属于昌州)为官,就把赵瞻的神道碑拓本和古文孝经一起刻在北山之上,因此蔡京的书法得以保留下来,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的一个空白。<br> 第119号日月观音<br>  又叫“不空羂索观音”。 造像一般有六臂,上两手分托日、月,下两手分持羂索、宝剑,中左手托钵,中右手胸前结印。 第121号宋代地藏观音合龛。<br>  佛教西方极乐世界,主角是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按理说造像应当常把这二位菩萨放在一起,但由于大势至菩萨在中国没有流行起来,所以北山石刻青睐地藏菩萨,常让地藏与观音搭档平起平坐。这龛中的观音,眼幕低垂,双手持如意。 诃利谛母龛 980一1279年 宋代<br>龛高161、宽109、深117厘米。龛内刻诃利帝母、侍者和童子像等13身。诃利蒂母育有五百个儿子,却偷窃人子为食,后经佛陀教化,成为儿童的守护神。 74年前梁思成拍的北山诃利帝母龛,如今神韵无存....... 123号龛释迦牟尼居中,左为不空羁索观音,右为观音。 数珠手观音龛 1131一1162 南宋绍兴年间<div>龛高161、宽109、深117厘米。<br><div>观音肘悬飘带,裙带轻扬,有“吴带当风”之感。观音右手持念珠,两手交于腹前,俯首含颦,神情妩媚,俗称“媚态观音”为宋代石雕精品。</div><div><br></div></div> 74年前的大足石刻之美,文中照片为梁思成先生考察大足石刻时留下的珍贵影像,北山媚态观音,当时还是如此的活灵活现,如今风化严重,已经面目模糊了许多,我们不仅要赞叹大足石刻的美,感慨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更应该学会发自内心地珍惜和爱护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br> <p class="ql-block">摩利支天女龛 960一1279年 宋代</p><p class="ql-block">龛高221、宽114、深104厘米。龛正壁刻摩利支天女、左、右壁刻八大护法金刚。摩利支天女三头八臂,手拿诸般兵器,立于战车之上,为佛教神通广大的护法神。</p> 水月观音窟 1131-1162年 南宋时代<br>龛高390、宽272、深305厘米。正壁水月观音遍体的璎珞珠串繁杂疏密有致。左侧善财立像长眉隆颊,满面皱纹、长髯挂腮,形象夸张生动。左右壁四大金刚粗犷豪放。<div><br></div> <div>转轮经藏窟 1142-1146年 南宋绍兴<br></div><div>编号第136号 作者为河南颍川人胥安。窟高4米,宽4.7米,深7米。</div>该窟为平顶长方形大窟,窟室中屹立转轮经藏,转轮经藏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柱基为须弥山,基座上方为八面形露盘,中部为八条镂空圆雕石柱,上部为八面实心露盘,其上雕刻天宫楼阁,舍利宝塔等。转轮经藏是佛法的象征,同时又起到了支撑、采光、装饰的作用,并与窟内造像相互辉映,烘托出一种神圣静谧的宗教氛围。<br>全窟造像布局对称,正壁中央释迦佛趺坐于莲台上,左右侍立迦叶和阿难,文殊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壁自内而外为文殊菩萨、持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自内而外为普贤菩萨、不空羂索观音(因手托日、月,俗称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窟门两侧各刻有一力士。 转轮经藏窟 日月观音 <br>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右壁中部。像坐高147厘米,结跏趺坐于方形金刚座上,其左右各刻一位侍者。观音头梳髻,戴精美的卷草、花卉纹饰宝冠,耳垂珠串,胸部装饰璎珞,披帛贴身飘垂座前,极富装饰之美感。像脸形丰圆,秀眉垂目,直鼻小口,双颊丰腴。对其面部的细腻刻画,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其面部肌肤质感极强,尽显女性的慈祥和蔼,成功地表现了一位传统的中年贵妇人的雍容华贵。 转轮经藏窟 数珠手观音<div>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右壁。观音赤足站于莲台上,身高1.91米,肩宽0.44米。她长发技于肩,胸部密饰珠串,着荷叶披衫,左手握右腕,右手于腹前持数珠;身材修长,面色莹洁,肌肤娇嫩,吹弹可破,神情妩媚温静,惹人喜爱。</div> 转轮经藏窟 玉印观音 <br>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左壁中部。像高143厘米,右手持宝印,左手握印带,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观音头戴精美的高花冠,冠体玲珑剔透,手指般大小的珠串均以浮雕刻成,虽距今八百多年,仍完好无损,令观者无不称奇叫绝。花冠的处理,细腻而不琐碎,注重线面结合,一切细腻的变化都包括在块面中,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高超的艺术实践。 如意珠观音<div>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左壁。 观音身高2.05米,肩宽0.43米。她头戴花冠,外罩披风,着字领天衣,广袖飘坠,衣饰繁絮,于堂皇富丽中具见静穆庄重之感。双手捧如意珠于腹前,由珠上发出毫光一道,绕三圈后从左肩达于窟顶。<br></div><div>北山136号窟--转轮经藏窟是一座以一佛八菩萨为主题的石窟景象,就处于宋代艺术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这些造像神态追求一种自然、平淡的风格,体现了情感收敛、含蓄淡泊、超凡绝尘、宁静的思想境界,无不体现出宋人追求优雅、精致生活的艺术涵养。<br></div> 维摩诘经变相 公元1134年 南宋绍兴<br>图纵306、横270厘米,刻像27尊。该作依据《维摩诘经》而绘,完整地表现了文殊问疾维摩的情景。这是大足石刻中唯一的一幅线刻经变画。<br> <div>维摩诘经变相 (复制讲解图)<br></div><div>全图可分为两部分,左部主像维摩居士,随意坐于方形宝床上。维摩头戴头巾,手执如意,面向北顾作辩论状。右部主像为文殊,结跏趺坐于宝床之上,左手扶膝,右手举至胸前,面向维摩作问诘状。维摩和文殊头上,各飞出一道毫光,于图像中部上方缠绕,象征二人斗智斗法。</div><div>全图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维摩的沉稳自信,文殊的沉着应付,散花天女的机灵神巧,运笔意到,神露味浓。此图是一幅难得的精品。<br></div>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 1128年南宋<div>窟高424、宽387、深340厘米,刻像48尊,正壁刻如意轮菩萨、观音,左右为诸天神。</div> 孔雀明王窟 1126年 北宋靖康元年<br>窟高347、宽322、深607厘米。刻像950尊。孔雀明王身有四臂,左上手托经书,左下手握扇放于腹前,右上手托如意珠,右下手持一孔雀羽毛放于膝间。孔雀双翅展开作欲飞状,尾后翘,通过主像身后直达窟顶,并向前弯于主像头上,形成身后的举身光,同时起支撑窟顶的作用。两壁便可千佛,与孔雀雄姿相映成趣。 五百罗汉窟 1119-1125年 北宋宣和年间<br>窟室为方形平顶,窟高330、宽314、深710厘米;<br>后壁已成空龛。左右二壁石垠横隔各刻六排阿罗汉像 ,计有532身。罗汉皆为坐式,他们或跷脚,或侧坐,或偏头侧耳,或撑腰抚头,面目怡然,自得潇洒,各具神韵。<br>窟中是一座用条石、石板砌成的石塔,称为西域禅师坐化塔。 弥勒下生经变相 1126年 北宋靖康元年 <br>窟高2.72米、宽1.95米、深2.4米。造像据自《弥勒下生经》。弥勒佛左手抚膝,右手于膝间结定印,结蜘坐莲台上。座为束腰须弥座。座腰部有三狮蹲立,三狮间开二浅龛,内有伎乐二身,左者击拍板,右者吹排萧。弥勒佛背靠龙头椅,椅背上刻菩提树装饰,两端各有一龙头。这种背椅在道教造像中常见。窟左右壁分三层造像有选择地表现弥勒降生、出家、成道、转法轮、度人等情节内容。 <div>泗州大圣龛 1126年 北宋靖康元年<br>龛中泗州大圣头戴风帽,背后为大圣的弟子木叉和慧俨,一人端净瓶,一人持禅杖。<br></div> 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龛<br>左右侧各立有六身观音,为其变相。各变相容貌不同,表情有异,双手所执法器各别。璎珞冠饰花纹繁多,头上方壁中小像姿态不一。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 9世纪末 唐末<div>龛高469、宽361、深40厘米。刻像578尊,经幢和楼阁等建筑42座,以中部“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为“净土”盛景,下部雕刻“三品九生”及“末生怨”故事,左右沿凿“十六观”。刻工精湛,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br></div><div><br></div> 观音地藏龛 907一960年 五代<br>这是两尊五代时期的造像,两尊造像非常特别,头部是比较明显的唐代风格,身体和服饰更多的是后来宋代的风格,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药师凈士变相龛 954年 后蜀广政十七年<br>龛高191、宽235、深61厘米。刻像67尊。左为陀罗尼经幛,右为主像龛。主像龛正中刻药师佛头戴披巾,身着通肩圆领佛袍,左手抚膝,右手置胸前(已残),双足踏莲朵,坐金刚座上。其左右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主像龛左右壁上,各分两层立四菩萨,共计八菩萨。主像龛下方壁上,并列十二药叉神将,皆顶盔贯甲,双手拱揖,脚踏祥云。主像龛顶壁上,垂莲形宝盖。宝盖两侧有筝、羯鼓、拍板、筚篥、箜篌、琵琶等诸般乐器及飞天。 多宝塔 公元1148—1155年 南宋绍兴<div>屹立于北山佛湾对面得北塔坡上,既名多宝塔,又名报恩塔,讫今已历800余年,此塔为八面形砖塔,高33米,塔身呈腰鼓状,外有十二层塔檐分塔身为十三级,内作八层(包括底层),有梯道建于塔心,可以拾级攀登,是一座密檐式与楼阁式相结合的塔。塔身外壁、塔心外壁及塔身各面内壁嵌有石刻浮雕,类似小龛。这些小龛共编为127号,按其表现的内容,可分为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五十三参像、人物像、碑刻六大类。其中,尤以较完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象最具特色,十分珍贵。<br></div> 在北塔的南面的崖壁之上,刻有两尊并坐的大佛,坐身高约10米。左像为多宝佛,右像为释迦佛,皆头布螺髻,身著袈裟,善跏趺坐。 塔身外壁、塔心外壁及塔身各面内壁嵌有石刻浮雕,类似小龛。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