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一:1990年代上海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二:上世纪90年代,陆家嘴地区仍旧遍布旧式厂房、住宅。但作为地标建筑的东方明珠电视台已初见端倪,鹤立鸡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三:图为隧道浦东出入口处。世纪大道两则还可见大量民居和各式厂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四:图中浦西老城厢地区依稀可见还是旧时模样,江边的船厂以及其他工业设施依旧还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五:这又是一张沿江的珍贵影像。杨浦大桥横跨浦江,浦东一侧的建设改造已经启动,图中还可以看见民生路码头“大筒仓”的清晰外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六:这也是一片世博会场地前身。20世纪90年代初的白莲泾汇入黄浦江河口处。 白莲泾镇正在其中,老房子弹硌路,白莲泾桥将河两岸的集镇连接起来,一派平民市井气息。周边密布上港四区、上海第三印染厂、上海助剂厂、上钢三厂等大型工厂企业。黄浦江对岸的南市发电厂依稀可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七:二十余年前的城市核心地区。人民广场及周边地区的改造已经初露端倪。上海博物馆已经落成,上海大剧院已平地基,城市规划展示馆还未开建。周边还有大量的传统石库门里弄建筑。画面左上角可看到建设中的南北高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八:大改造前的南京西路西藏路口,摄于20世纪90年代初。环形天桥、精品商厦都还在。图左上角可见大庆里平乐里一角,南京西路北侧的新世界商厦正在建设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九:南京西路与成都路交汇处。南北高架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上海电视台新大楼和老电视台。南京西路北侧已经有部分老旧街区开始动拆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石门一路近威海路附近成片的石库门里弄街区,构成最具上海特色的城市纹理。这里就是著名的“大中里”。现今,此处已是建成商业综合体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一:1995年前后的南北高架新闸路口。当时两边的地块还未开始大规模改造,成片的石库门里弄。大田路西侧的西斯文里已经开始拆迁,东斯文里则非常完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二:二十余年前的苏州河北岸虹口地区。上海大厦依然是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大名路、吴淞路和长治路周边依旧保留着大片的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三:四川北路南望航拍视角。可见武进路、衡水路、虬江路等东西向街道及大片的传统街区。画面右下角可见一所学校及操场,是原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附中,后来的华东师大一附中,现今的民办新华初级中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四:二十年前的北外滩以及远洋宾馆。长阳路、大连路、霍山路一线密布大量石库门里弄等老式街坊。公平路码头清晰可见,沿黄浦江带还基本是未改造前的原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五:“两湾一宅”地区(普陀区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内环内规模最大的棚户区之一。当时内环高架中山北路段仍在施工,与其并行的淞沪铁路依稀可见,延伸至远处的新客站,这将是不久后轨交三号线及四号线的路基,该地块1998年启动改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六:20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新客站地区。高层建筑寥寥无几,大面积的旧区里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七:图左侧可见原“番瓜弄”地块改建而成的住宅区。图下方的老式旧居现今已改造为不夜城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八:这是南北高架另一端的立交大转盘,内环鲁班路立交。当时卢浦大桥还未建设,沿江还有许多船厂和码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十九:1992年开始,徐家汇商城一期建设启动实施。图中东方商厦、上海六百、大千美食林、西亚宾馆、太平洋百货商厦。三街口(徐镇老街、同仁街和华山路口)的动拆迁也已大规模铺开。不久之后,图中右上角这片平整后的土地将建起港汇广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二十:二十余年前的万体馆周边。漕溪北路和中山西路拐角处,高架内环线还不见影踪,更不要说那座承载轻轨的彩虹桥。八万人体育场(东亚体育中心)当时还是片片农田。造型独特的华亭宾馆在多半如灰灰的“火柴盒”高层中显得那么突兀。中山西路以外的天际线十分清晰,远处的黄浦江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二十一:20世纪90年代的田林,在建的几栋高层就是现在的田林新苑,“之”字造型的渐落式样,这批高层单体建筑面积都在万平左右。视线往南,可见漕宝路上1988年落成的华夏宾馆,极目天际线,隐约可见黄浦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二十二:二十余年前的莘庄镇。拍摄画面为南望视角。图中可见落成不久的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莘庄基地自行车赛车场及附属建筑。视线远处的镇区还未开始大规模建设,周边可见大量村舍和农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二十三:虹桥以及古北地区二十余年前的模样。朝西南方向看去,一望无际的田野,农舍。延安西路将城市和乡村划分得泾渭分明。虹桥宾馆已落成,银河宾馆还在建设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二十四: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为代表的虹桥开发区高楼群已成规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二十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古北新区荣华西道、古羊路和黄金城道周边区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备注: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内容仅为公益分享之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