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由上瑞下基老和尚筹建,爱心人士先燃心香,带领捐款。

张述金

<p class="ql-block">《空中有月——禅说释瑞基长老》83</p><p class="ql-block">原创 李国泰著 客家文史研究会 2024-04-12 08:00 广东 2人听过</p><p class="ql-block">陈绍常先后被聘请为广东省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工商联投资商会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九届、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广东经济学会非公有制经济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珠海红十字会副会长、广东省慈善基金会名誉顾问、珠海市慈善会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梅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丰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珠海西区商会名誉会长、丰顺县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五华县颖川堂教育福利基金名誉会长、珠海丰顺基金会名誉会长等职务。</p><p class="ql-block">时任夏茂镇党委书记曾荣儿和镇长胡启柳,在镇政府食堂热情招待广东客人。期间,瑞基法师与县、镇领导商定,成立一个筹建小组专管“报恩寺”建设事务。有关“报恩寺”工程预算及设计,由广东方面负责。</p><p class="ql-block">陈绍常夫妇当场表示,捐奉人民币15万元作“报恩寺”的前期建设资金,广东和福建的善信报以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曾书记在餐会上介绍夏茂镇的概况,他说,夏茂镇在沙县的正北方,全镇有人口3万多,是沙县的第二大镇,各项经济的发展指标在沙县占第二位。全镇以林业、农业为主。</p><p class="ql-block">“沙县小吃”闻名东南各省,而夏茂又是小吃的发源地。目前全镇有1万多人,在各大中城市开店经营小吃。经过十多年的经营,这些人大都成了中小老板,夏茂的人民收入有很大部分是这些老板的赡家汇款。</p><p class="ql-block">夏茂的小吃如板鸭、扁肉(馄饨)、豆腐丸、烧卖、花椒饼、米冻、鱼丸、苦笋、玉糕、米浆、猪红、乌饭等,都享誉一方。</p><p class="ql-block">而夏茂镇最著名的是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一千多年前的惭愧祖师潘了拳;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张廷发。一个大山深处的小镇里,出了这么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真可谓“地灵人杰”。</p><p class="ql-block">关于张廷发将军,空军以外的人知之不多,作者曾在千禧年采访过他。在《梅州日报》和《梅州侨乡月报》刊发采访文章,介绍过他。</p><p class="ql-block">张廷发出生在沙县夏茂镇一个手工业家庭,幼年在家读了十年书。1933年,15岁那年,他放下手中书本,与本地2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p><p class="ql-block">象他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在红军中极少,不久他就被提升为排长、团通信主任,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1941年底,他调任八路军129师作战科长,直接在刘、邓首长领导下工作,后又兼任晋冀鲁豫的作战处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6月,一股日军偷袭129师司令部驻地涉县赤岸村。刘、邓首长亲自点名,让这位能征惯战的硬汉子,带领警卫连保卫师部。</p><p class="ql-block">参谋长李达在危急关头命令:“张廷发,你带警卫连杀出一条血路来,师部跟着你们前进,刘、邓首长就在你后面,你知道任务有多重?”</p><p class="ql-block">“誓死杀出一条路,保卫刘、邓首长安全转移!”张廷发举起了铁拳,刘、邓首长信任地挥了挥手。</p><p class="ql-block">来犯的是一支由日军精锐人员组成的“挺进队”,专门偷袭八路军首脑机关。</p><p class="ql-block">张廷发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利用黑夜和山地复杂的地形,硬是在敌人合围的“铁桶”中撕开了一条血路。</p><p class="ql-block">为掩护刘、邓首长的安全,他带领警卫连从相反的方向引诱敌人,让尾追的日军离师部越来越远,保证首长的安全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他们跟日军周旋了三天三夜。当任务完成后,张廷发带着未伤一人,未丢一枪的警卫连回到师部,刘、邓首长满意地笑了。</p><p class="ql-block">1947年夏,张廷发任桐柏三分区司令员,刘伯承司令员亲自安排任务,他指着三分区的地图对张廷发说:</p><p class="ql-block">“千里中原,此处甚为要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里,发生在此处的战事占有很大部分。三分区里,南阳地区有国民党一个师,襄阳地区有一个整编旅,邓县有国民党地方部队12个团。这里可是块硬骨头啊 !”</p><p class="ql-block">邓小平拍拍他的肩头说:“你们桐柏军区的工作,就是去开辟新区,既要打胜仗,又要占地盘。”</p><p class="ql-block">张廷发手里只有2个团的兵力,面对国民党10万雄兵,他毫不畏惧。在刘、邓首长的直接领导下,用一年多的时间,歼灭了区内国民党军的大部,建立起大片的解放区。</p><p class="ql-block">1986年12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在编辑《邓小平文选》时,查找到1948年8月24日,邓小平亲笔写给中央的报告,他在分析了晋冀鲁豫解放军区几十个分区的情况后,专门写道:“……桐柏三分区则从两个团中,分散掩护地方工作,集中一个团,积极歼击反动武装,结果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p><p class="ql-block">邓小平同志极少用形容词夸赞属下干部,向中央报告工作,使用了三个“最”来夸奖手下干部的工作,是仅有的一次。由此可见张廷发工作成绩之突出,及邓小平的爱将之意。</p><p class="ql-block">嗣后,刘、邓率二野大军进川,张廷发作为重要干部留任襄樊地委书记,不久,又调任为二野十一军副军长。</p><p class="ql-block">1953年空军扩大时,他和部队一起进入空军,担任空军第一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55年,37岁的张廷发被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1958年,40岁时,他又被罗瑞卿和刘亚楼看中,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参谋长,后又晋升为空军副司令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期间,空军司令吴法宪投靠林彪集团,林彪更派儿子林立果,直接插手空军的指挥权。</p><p class="ql-block">张廷发作为邓小平的老部下,被打成“罗瑞卿在空军的代理人”,与副司令刘震、成钧及何廷一被打倒、靠边站,被带到空军礼堂批斗多次。</p><p class="ql-block">在批斗中,他甚至被林彪在空军的一伙打断了3根肋骨。后来,张廷发与夫人熊培玉被关押在陕西大荔的沙漠边缘达6年之久。</p>

张廷发

刘邓

首长

空军

沙县

名誉会长

邓小平

夏茂镇

报恩寺

警卫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