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26年春,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州国民政府积极组织北伐,直系军阀吴佩孚一方面以其主力布防于长江一线固守,同时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集中力量向北方国民军发动进攻。当时北方国民军领军人物冯玉祥在苏考察并寻求支援。国民军一军退驻南口防御,国民二军核心胡景翼去逝,新任军长兼河南省省长岳维峻指挥失误,国民二军在河南一败涂地。河南军阀刘镇华趁机东山再起,召集旧部和土匪、红枪会、刀客之流,重新打起“镇嵩军”的旗号。接着,刘镇华受吴佩孚指派,纠集10万之兵杀入潼关,向陕西扑来,进而逼近西安城。</p><p class="ql-block">1926年4月12日,“镇嵩军”前锋抵达了西安东郊的灞桥镇,西安危在旦夕。此时西安城内有时任陕西军务督办的李虎臣率国民二军在陕西的留守部队,包括第十师的一部和陕西陆军四师的两个团,总兵力不到5000人。李虎臣本人则是在国民二军惨败后,化装逃回到的西安。</p><p class="ql-block">危机时刻,李虎臣守、逃两难,犹豫不决。而当时杨虎城率国民三军第三师刚在岐山一带打败陕西地方军阀吴新田。当得知“镇嵩军”逼近西安时,杨虎城放弃了乘胜追击的机会,立即率部回师三原,准备策应西安。</p><p class="ql-block">4月14日,“镇嵩军”向西安东郊发动攻击,西安告急。李虎臣连夜派人赶赴三原向杨虎城求援。</p><p class="ql-block">杨虎城召开会议讨论后决定留下李子高旅与田玉杰部共同防守三原、泾阳作为策应和预备力量,其余各部迅速驰援西安。孙蔚如的第二支队立即占领草滩镇准备船只,冯钦哉、姬汇伯两旅连夜渡河。</p><p class="ql-block">4月15日姬汇伯旅从西安北门入城,同时“镇嵩军”一部占领了西安东郊的韩森寨,发起了对东关的进攻,危急之下部队未及吃饭休息,立即奔赴战场,经过一昼夜反击,击退了这次进攻。</p><p class="ql-block">4月17日,刘镇华亲指挥部抵达西安东郊,设总司令部于十里铺。</p><p class="ql-block">4月18日,杨虎城率领其后续部队抵达西安。</p><p class="ql-block">由此西安历时八个月的围城保卫战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从四月份开始到八月份,“镇嵩军”反复发动进攻,而城内在杨虎城和李虎臣的带领下顽强抵抗,度过了多次危机。</p><p class="ql-block">“镇嵩军”在西安城外无恶不做,到处祸害百姓,甚至在六月份烧毁了已经成熟的十几万亩麦子。而城内从七八月份起渐渐开始缺少粮食,很多百姓们无以果腹,老鼠和麻雀都要抓来吃。进入冬季以后,情况更糟,每天都数十数百的在街头巷尾死去,军队也不得不宰杀马匹充饥。</p><p class="ql-block">为了攻破西安城,吴佩孚可谓大动脑筋。除了9月份,十月份开始对城内用飞机布撒传单,还悬赏捉拿杨虎城及其家人。</p><p class="ql-block">西安城内数十万民众和守军被刘镇华的10万大军团团围住,城里粮绝水断,饿殍遍地,就连树皮也已剥光食尽,情势万分危机。围城的“镇嵩军”设了三道封锁线,驻军弹尽粮绝、无力突围,形势危在旦夕。</p><p class="ql-block">为了解救西安,配合北伐战争,中共北方负责人李大钊委派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于右任于七月份赴苏联敦促冯玉祥赶快回国。</p><p class="ql-block">8月份,获得了苏联的军事援助的冯玉祥回国。</p><p class="ql-block">9月17日,准备了一个月的冯玉祥率领五原的国民军官兵举行了隆重的誓师授旗大会,宣布对国民军进行整编,确定了“入甘援陕、联晋图豫”的八字方针。大军分七路进军,经宁夏入甘援陕、声援北伐。</p><p class="ql-block">援军由孙良诚任总指挥,方振武为副总指挥,马鸿逵部改编为国民联军第四路军,马鸿逵任第四路军总司令兼第七师师长,调刘志丹为第四路军政治处长。</p><p class="ql-block">(时马鸿逵部第七师辖第十九旅和二十旅。骑兵有三个独立支队。第一支队长马永昌,辖李凤藻团和马永昌团两个团;第二支队长马鸿炳,辖马步昌团和高占彪团两个团;第三支队长董恭,是在固原刚建立起来的一个支队。还有马魁炮兵营、马光宗机关枪营、马宝琳手枪营、马世勋工兵营。参谋长为罗震,共产党员刘志丹担任政治处长)</p><p class="ql-block">随后为协调作战,陕西国民二军、三军临时总司令部在三原成立,于右任担任总司令。</p><p class="ql-block">10月初,孙良诚为首的援陕军前锋到达陕西兴平。10月中旬,于右任在乾县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确定行动方案,10月下旬,三原首先解围。但是孙良诚部的力量无法解围西安。</p><p class="ql-block">11月初,马鸿逵率暂编第七师到达长武,与孙良诚部会合,由第七师担任主攻,孙良诚部的一个旅、两个独立团负责策应,随即向围城的“镇嵩军”外围防线展开猛攻,双方激战到次日下午,攻下外围防线被。第三天,国民联军以全部力量攻击第二道防线,激战数日,伤亡不小,弹药消耗也很大。冯玉祥急派第二批增援部队前来会合。马鸿逵、孙良诚根据侦察的情报,得知围城敌军主力集中在城西,而城南力量相对薄弱。决定派刘汝明率第二师绕道从西安南门攻击敌军防线。刘汝明师有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连,人数不多,请求增派兵力,马鸿逵从暂编第七师中划拨一个团归刘汝明指挥。</p><p class="ql-block"> 马鸿逵、孙良诚率国民军苦战,虽然攻下第三道防线,但距西安城七里多的第二道防线挖有宽约两丈、深一丈七八尺的壕沟,并且在中部另设交通沟,步兵难以突破,马鸿逵便派李凤藻骑兵团担任主攻任务。</p><p class="ql-block"> 李风藻骑兵团是在金积、吴忠、灵武当地新组建的,马匹和枪械全部由士兵自备,为防兵力不足,马鸿逵又把在固原新建的董恭所骑兵支队划归骑兵团加强兵力。</p><p class="ql-block">兵力配备好之后,刘汝明率部连夜向指定地点集结,黎明前全军到达目的地。刘汝明指挥步兵向大雁塔附近的敌军展开全面攻击,李凤藻率骑兵团绕攻敌军后方,快速行进至马登空,同敌军相遇。此处地形险要,骑兵行动极不方便,李凤藻指挥全团缓慢前进,边战边进,敌军调集火炮向骑兵团轰击,造成人员伤亡。中午时分,敌军又从右翼增派部分兵力绕道骑兵团后,使骑兵团腹背受敌。在正面指挥进攻的刘汝明得知这一情况,认定形势已到万分危险的境地,决心破釜沉舟,以牺牲骑兵团为代价而全力攻城,随即骑兵团便决定拚死硬攻。李凤藻知全团官兵所面临的危险,他坚定地对全体官兵说: “为了解救西安城内百万军民,我们宁肯死在阵前也绝不死在后方。”当时阵地距敌方最后防线有2里多路,李风藻亲自率队冲锋。士兵们见团长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便个个奋勇向前。一时间人喊马嘶,尘土飞扬,杀声震天。骑兵进攻神速,对方还没来得及辨明情况,李凤藻部骑兵已冲入外壕,与镇嵩军展开血战。人马尸体将一段壕沟填平,垫成了“尸桥”,锐不可当的骑兵团前仆后继,杀开了一条血路。</p><p class="ql-block"> 刘镇华的“镇嵩军”终于抵挡不住猛烈地冲击,惊慌弃阵而逃,全线崩溃。此时,杨虎城的守城部队立刻打开城门迎击四散奔逃的敌军。刘汝明部也趁机发起全面攻击,西面攻城大部队乘势挺进,迫使刘镇华弃城围向东南撤退。11月21日晚7时,南门打开,城外援军与城内守军会合。22日清晨,被军阀刘镇华围困近8个月之久的西安城终于解围。</p><p class="ql-block">此战役马鸿逵部俘敌4000左右,缴获汽车27辆、飞机一架。随后李风藻率骑兵团冲开南门守敌防线之后,连夜追击敌军直至华县境内,又截获敌军飞机一架,武器弹药一批。冯玉祥获悉,传令嘉奖了有功人员,嘉奖令称:“此次援陕战役,敌强我弱,激战20多日,经李汝明师攻南门敌军,幸有四路军李风藻骑兵,在大雁塔猛冲敌垒,屡建奇功,致敌军全线动摇,星夜溃退,城围而解矣。”给李凤藻团长记大功一次,并传令嘉奖全团将士,奖银洋700元以资慰劳官兵。</p><p class="ql-block">11月27日晚,在援军的持续进攻下,刘镇华的“镇嵩军”全线撤退,西安终于彻底解除威胁。当晚,西安城内军人百姓兴奋得彻夜未眠。第二天,天还未亮。“男女同胞扶老携幼,游街玩巷,不啻奔出水深火热之中。浩劫余生,庆骨肉之团圆,狱中饿囚,睹和平丰乐之象,正如饮清凉散,坐春风中”。</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解围后,冯玉祥委任于右任为陕西省主席、马鸿逵为西安警备司令。西安各界召开欢迎援陕国民军大会,于右任在大会上讲话说:“此次长安被围长达八个月之久,若非马少云(马鸿逵)、孙少云(孙良诚)二位将军仗义解救,城中灾祸不堪设想。”马鸿逵在会上讲话说:“此次援陕军事行动,完全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出兵解救长安父老同胞,别无任何目的。”</p><p class="ql-block"> 这场旷日持久的守城战,杨虎城发挥了守城的领导核心作用。他不仅促成了城内力量的联合,而且而勇挑重担、鼓舞士气、身先士卒,始终保持坚定。</p><p class="ql-block">另外,这次历经八个月的守城岁月中约有四五万城中军民饿死,可谓悲惨之至。战后城内所见,树无皮,草无根,人无颜色,满目疮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虎城在纪念烈士时总结说:“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