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

玉莹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p><p class="ql-block"> 易庆东 著</p><p class="ql-block"> 自序</p><p class="ql-block"> 近日心血来潮,想着把这几年零星写的一些文章集结成册,以免失散。这些文章,大多是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于床上时用手机完成的。它们大体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自己经历,另一部分是对亲人、朋友和师生的回忆。第一部分,虽然篇幅不大,但也大概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和“我要到哪里去”的人生哲学三问。第二部分涉及许多人物,我都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如果因事实有误、评说欠公而造成对当事人的困扰,还请原谅和指正。这些文章,多数已在不同微信群分享,一部分公开发表在网络平台上。 此次收集时,文章基本维持原貌,仅在标题及个别词句上做了修改。主要的是增添了一些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读者对所述事件和人物有更详细更具象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8日)</p><p class="ql-block"> 目录 </p><p class="ql-block">1. 我的童年故居</p><p class="ql-block">2. 特殊年代的北京行</p><p class="ql-block">3. 少年从军纪事</p><p class="ql-block">4. 澄城的山水</p><p class="ql-block">5. 一缕硝烟伴悲歌 —-张振球烈士牺牲现场追忆</p><p class="ql-block">6. 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7. 父亲的眼泪</p><p class="ql-block">8. 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9. 母亲破案</p><p class="ql-block">10. 我的岳父魏琰</p><p class="ql-block">11. 长女如母 - 我的大姐</p><p class="ql-block">12. 潇湘俊杰 - 二姐夫肖顺仔</p><p class="ql-block">13. 江南才子 - 三姐夫方资勋</p><p class="ql-block">14. 我的吃辣史</p><p class="ql-block">15. 五月瓷都同学会</p><p class="ql-block">16. “以夷制夷”斗恶邻</p><p class="ql-block">17. 忆小爹和陈爸爸</p><p class="ql-block">18. 亦师亦兄 - 忆彭欣中老师</p><p class="ql-block">19. 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 记王珠江同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我的童年故居</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武昌平湖门江边有栋砖木结构的2层小楼,孤零零地依堤而立。它的楼上与门前马路同水平相通,它的楼下乃建在江堤的下一平台。这便是我从幼童至少年时,即1956年至1969年底,住过13年之久的故居, 地址为张江陵路230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家中黑猫的主要职责是抓老鼠而非充当宠物,所以它并不习惯于依偎在主人怀中,照像时挣扎着抓伤我的手指。)此屋尽管朴实简陋,却位置绝佳,是名符其实的“江景房”。 窗外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凭窗远眺,往东南方向2公里处即江南名楼黄鹤楼; 隔江相望的是“晴川历历汉阳树”及往上游不远处的“芳草萋萋鹦鹉洲”。往下游更远处的对岸,武汉地标江汉关的钟声在夜深人静时敲响,悠扬的钟声穿越江面清晰可闻。我家能在防迅重要设施江堤上筑屋居住,与父亲在电信局任职有关。他的工作职责是驻守“水线房”,维护、监测跨江通讯电缆。“水线房”是坚固的水泥两层楼房,与我们的住房紧相依偎。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们家当年已装电话,号码是71019(仅五位数的号码,说明电话在当年的稀缺)。 这使我家一跃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生活,羡煞旁人。小楼两层,总居住面积并不大:楼上三间房一字排开, 辟为“一堂两室”; 位居两头的卧室仅各能安放一张睡床及一张写字桌, 回旋余地不大。居中的堂屋稍大,能容下一张四方桌及八把凳子,那是我们会客及吃饭的场所。 楼下是厨房和杂物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