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柴院”享受慢生活

庐州二哥

<p class="ql-block">庐州二哥</p> <p class="ql-block">新年伊始,最后工作单位(合肥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改制企业服务中心)的老同事们相约小聚一次,首选合肥三十岗乡崔岗艺术村,崔岗艺术村自2013年11月开村以来,我和同事们不断地前往“柴院”转悠,留恋“柴院”的大锅饭和梅菜烧肉、胡氏一品锅。</p><p class="ql-block">2021.01.03合肥</p> <p class="ql-block">崔岗艺术小镇位于</p><p class="ql-block">三十岗乡崔岗村崔岗大郢</p><p class="ql-block">村庄占地面积约128亩</p><p class="ql-block">现有居民127户479人</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被誉为“合肥最美公路”的大姚路就能到达崔岗村,艺术家小村的故事就是从这条油柏公路开始的。如果你爱上这条公路,你肯定会爱上这座小村。</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寂静的小山村里,有艺术家工作室、书店、咖啡馆、画廊,还有中外知名艺术家们穿梭其中,这就是崔岗艺术家村。崔岗村位于三十岗乡西北方向,是著名景点鸡鸣三县的所在地,这里地势起伏,风景优美,离城区距离20公里左右,放眼望去,周围郁郁葱葱,非常安静。</p> <p class="ql-block">2012年由第一位入驻的</p><p class="ql-block">自由艺术家谢泽发起</p><p class="ql-block">2013年正式建立崔岗艺术村。</p> <p class="ql-block">自由艺术家谢泽</p> <p class="ql-block">朋友黄琼(摄影家:旌阳),本为寻觅一院落好让年迈的父母有个晒太阳的地方,不想却成为“崔艺村”第二位新村民,因为饭菜均以柴火大灶烹制,“柴院”由此得名,“院长”也非她莫属了。</p> <p class="ql-block">这几年,斜杠文艺之士们陆陆续续租用了老乡的宅院,在此落户,笔耕思索,施展文艺天赋,他(她)们在此开“沙龙”,办小型展览或讲座,将租得的老乡的院落或改建或墙上“涂鸦”,制造出“文艺”氛围,身居闹市的人们又多了一处休闲观光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崔岗~被艺术氛围笼罩着</p> <p class="ql-block">改建的旅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崔岗的公厕可与城市里的媲美</p> <p class="ql-block">崔岗文艺村开了“集市”,新村民们摆摊兜售手工艺和本人的作品,朋友介绍说目前入驻崔岗“文艺”人士近五十人,因此,当地政府公开宣称将其打造为“崔岗艺术家村”,如今己初具规模,渐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她早就有一个庭院梦、花园梦,2013年初,旌阳在崔岗艺术村发起人谢泽的带领下,首次踏入了这个未经改造的小村落。她很快选中了村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就是如今的“柴院”。</p><p class="ql-block">租下这个院子后,旌阳和身为歌唱家的丈夫张红兵这对艺术伉俪,着手对房屋进行翻修改造。</p> <p class="ql-block">柴院这几年不断地改造完善,最终如黄“院长”所言:“在这儿可以享受慢下来的生活,心境变得惬意安静。”</p> <p class="ql-block">如何改造这破旧院落,黄“院长”如是说:“在崔岗,任何改造、建设都不是用资金来衡量付出,各家比的是省钱、会不会利用破旧物品。柴院的大门改造,除了水泥黄沙,用的全是旧砖旧瓦旧木头。”</p> <p class="ql-block">“在这儿可以享受慢下来的生活,心境变得惬意安静。”在旌阳眼中,灶台上升起的炊烟,朋友聚在一桌谈笑,小孩子满院子乱窜,人的自由天性得到释放。</p> <p class="ql-block">“夜晚躺在院子的角落,能看到满天的繁星。”黄院长旌阳说。</p> <p class="ql-block">2015年,在“微信”里发布她的“柴院”想改变一下聚餐方式为“蹭饭”,如此一“蹭”,大家用餐可能会快乐些许。</p><p class="ql-block">“蹭饭了,蹭饭了,鸡蛋饺、炖土鸡、胡氏一品锅……”一声招呼,小小的“柴院”马上来了人气。</p><p class="ql-block">平日里,艺术家与村民之间,就在这种彼此串门、蹭饭中交流了情感,拉近了距离。</p> <p class="ql-block">正宗皖南风味豆腐乳</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陆续带家人、朋友或随同事来柴院“蹭饭”,品尝正宗皖南徽菜(“院长”本是皖南旌德人士,继承了一手烹饪徽菜技能)之余,还可在田野里舒展一下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心情放松一下,岂不悠哉乐哉。</p> <p class="ql-block">今天有系统内的老同事光临柴院,黄“院长”快乐地忙的不可开交。</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柴院”黄院长毕竟是一个系统共过亊,都经历过国有企业改革的“阵痛”,往事不堪回首,历历在目,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展示现代知识女性的魅力和智慧。</p><p class="ql-block">一两桌家宴,灶上灶下一人忙乎,小菜一碟。</p> <p class="ql-block">家常菜主打,徽菜主味,今天老同事来聚会,露一小手~柴院“蹭饭”招牌“胡氏一品锅”必须得有。</p> <p class="ql-block">来柴院“蹭饭”基本原则是:“天气好,吃差点;天气差,吃好点,微信预约。”</p> <p class="ql-block">一张八仙桌,先容老、弱、妇、幼入座,其余人等大碗装饭,各种菜盖浇其上,立着吃。</p><p class="ql-block">开“蹭”后,我入厨房掀开锅盖,满满铲一海碗锅巴,再浇上两勺“一品锅”汤汁,拣上一大陀瞅准了的红烧肉,开涮……,大快朵颐,酥脆的锅巴与腊肉在舌尖上翻滚,还不时咧着沾满油渍的双唇与“蹭”友们调侃,看着坐着一半站着一半的满屋食客们,五十年代“大食堂”的感觉油然而生,然,那时的人们为的是填饱肚子,而今,环境、氛围才让人胃口大开。</p> <p class="ql-block">吃着碗里,还念着大灶锅里的锅巴</p> <p class="ql-block">正值新年到来之际,大家新年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到来,黄“院长”亲自掌勺,把绩溪胡氏一品锅改良为霍山“青山见”小火锅,味道依旧,甚好!</p> <p class="ql-block">“柴院每一场斯文的聚会,总是在大锅巴分割完毕后举杯结束。</p><p class="ql-block">崔岗柴院新的一年进步计划是:做好吃的饭!</p><p class="ql-block">晴好天气时也将开放吃饭风景。”</p><p class="ql-block">~黄“院长”</p> <p class="ql-block">“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因为在最艰难的时候(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合肥国有企业改制)一起共过事,黄“院长”执意拿出珍藏版的老酒招待大家,且带头饮之为快……。</p><p class="ql-block">三杯老酒下肚,能饮酒的面色潮红,谈起当年,滔滔不绝……酒,助兴矣!</p> <p class="ql-block">饭后来一杯柴院奶茶是女性朋友最爱</p> <p class="ql-block">酒醉饭饱,柴院里聊天消食</p> <p class="ql-block">•旌阳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旌阳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旌阳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崔岗西北不远的渠埂上,竖着一块刻有“鸡鸣三县”字样的石碑。</p><p class="ql-block">传说古时候,一流浪少年与豪门小姐相爱,私订终身,小姐因“玷污门风”被绑上石块沉入水中。少年万念俱灰,化身为一只雄鸡,高声啼叫三声,小姐于沉水处应声出现并升起三次,最后形成今天的鸡鸣山。“鸡鸣三现”由此得名。清道光22年(公元1842年),鸡鸣庙空空大师在庙前立碑,题字“鸡鸣三县”;后来因为行政区划,此处为长丰、肥西、原郊区三处交界之地,鸡鸣声传闻“三县”,人们更习惯把“现”写为“县”了。</p> <p class="ql-block">邻近建成不久的音乐小镇,是小青年们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图左起:夏素云、林萍、叶爱平、田雷、高滨、洪翠、张珍国、冯慧、孙华伦、蒋国琴、刘世银、高晨。</p> <p class="ql-block">离崔岗艺术村仅十多分钟车程的“空港国际小镇”,其实就是房地产炒作的噱头产物,一片人工水域、草坪、展示房产的各式展厅而己。</p><p class="ql-block"> 也许,不久的将来,小镇住宅、商场、学校、医院…会拔地而起,蓝图会成为美好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结束愉快的一天,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2021.01.03合肥</p> <p class="ql-block">2024.4.15整理•合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