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交城的山交城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浇了文水.......,”交城山位于吕梁山与太原盆地交汇处,距县城西北近百里.......</b></h1> <h1><b> 这张图片是交城的水,也称文峪河,是交城人民的母亲河。脍炙人口山西民歌《交城山》中,头句第二词组里就是的“交城水”</b><b style="color:inherit;">.......</b></h1> <h1> <b>文峪河发源于交城西北部,属于汾河支流,走向东南,与其它支流相汇,流经东社村截岔地区,到文水县北峪口村出谷,这也就是“不浇那个交城浇了文水</b><b style="color: inherit;">”的来历吧.......</b></h1> <h1><b>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果断措施,粉碎四人帮。当晚10时,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通过由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b></h1> <h1><b> 1977年4月25日,华国锋主席</b><b style="color:inherit;">刚刚同首都军民一道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后,他又马不停蹄来到了东北重镇沈阳视察部队,接见了沈阳军区暨辽宁驻军干部,并一起合影,我父亲申子文参加了这次接见活动。</b></h1> <h1><b> 在接见合影安排中,父亲申子文(下图二排右二)站位距离华主席(下图一排左二)仅仅一米多远。拍照开始前,父亲周围首长们就吵吵嚷嚷起来,“交城老乡说个话呗!”“说就说!华主席,你好!”父亲大声说......</b></h1> <h1><b> “老乡好!”华主席听到了大家对话和父亲的问候,回过头来挥挥手,操着一腔浓浓的交城话回答。“口音一个样!”众人齐声称赞道.......</b></h1> <h1><b> 交城县位于吕梁山东麓,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缘,于隋开皇16年建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国家民政部命名“千年古县”.......</b></h1> <h1><b> 1921年2月16日,华国锋主席出生在山西交城县城天宁镇的一个制革工人家庭,他在这里渡过了童年、少年、青年.........</b></h1> <h1><b> 这是交城县华老少年时代旧居,地址是永宁路29号。院落不大,当年,华老一家租住这个院子里北面两间小屋。2007年10月,县政府公布这里为交城县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 我父亲申子文1916年11月出生于交城县田家山村,这张照片是村里父亲祖宅旧照......</b></h1> <h1><b> 现在的田家山村已跟县城连成一片,成为县城内的一个社区街道,当年这个村落距离华老居住的永宁路旧居不到10里路,他们是乡亲.......</b></h1> <h1><b> 位于县城中心永宁路46号的“城内完全小学校”一直是交城最好的学校,它有着120多年的历史。华老和我父亲都曾就读于这所小学,他们是校友.......</b></h1> <h1><b> 学校大门上“城内完全小学校”七个金字为华老所题,下图为新建的学校教学楼.......</b></h1> <h1><b> “城内完全小学校”操场塑胶跑道旁竖立着一块黑色纪念碑,周围有蓝色铁管围栏.......</b></h1> <h1><b> 碑前刻有“中共交城县支部成立地旧址”几个红色大字,碑后面介绍了中共交城县支部成立简况和我父亲入党经过:“1937年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中共党员侯维煜,回交城重建中共组织,在城内圣母庙秘密发展申子文、郝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重建交城县中共组织做准备工作........”</b></h1> <h1><b> 1937年10月下旬,娘子关失守,山西抗战形势骤然紧迫起来,交城县牺盟会组建了抗日游击队,马健之任队长,我父亲任政治教员,拉起了近百人的武装队伍,有几十条枪.......</b></h1> <h1> <b>1937年11月18日清晨,日军从太原城东北角发起进攻,不到半天时间就攻进城内,太原沦陷.......</b></h1> <h1><b> 1937年11月初,</b><b style="color: inherit;">交城游击队从县城内转移到西部山区东社村打游击,东社村背山面水,是组织防御、抗击日军的好地方</b><b style="color: inherit;">......</b></h1> <h1><b> 东社村中关帝庙成为了游击队大队部,父亲与其它队领导曾在这里开会、办公......</b></h1> <h1><b> 这是交城县最早党员郝书昌老宅,我父亲随游击队转移到东社村后就住睡在他家的土炕上.......</b></h1> <h1> <b>1938年6月,华国锋参加了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战初期那段时间里,华老随着游击队驻守东社村.......</b></h1> <h1><b> 这是华老东社村居住过的地方.......</b></h1> <h1><b> 我父亲与华老都曾战斗在交城抗日游击队伍里,但没有直接交集。1937年11月9日,东社村发生著名的“东社事件”,事件解决后,组织上委派我父亲</b><b style="color:inherit;">进入临汾八路军学兵队学习,从此离开了故乡交城,离开了</b><b>这支游击队</b><b style="color:inherit;">....</b></h1> <h1><b> 华老则在交城山水成长,在这里沐浴了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紧接着,又随解放军南下队伍开进湖南;中、青年时期在湘水韶山地区任职。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华老调到北京,进入党和国家领导层。粉碎四人帮后,他担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b></h1> <h1><b> 从交城出走的革命前辈们都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难舍故乡情!华老离开交城后,曾三次回乡,第一次是1958年,他出差路过,看望了九年未见的老母亲;最后一次是在1995年,年过古稀的华老再次踏上了交城的山水,受到了家乡父老乡亲们的热情招待.......</b></h1> <h1><b> 我父亲离开故土交城后也仅仅回乡探亲两次,第一次是在1957年(上图),他随志愿军参战朝鲜回国休假期间;第二次是在1992年9月(下图),父亲退出领导岗位后。我的爷爷、奶奶早就不见了,两次返乡只见到了几个旁亲兄弟和三代孩子们.......</b></h1> <h1><b> 交城西郊卦山脚下坐落着著名的“吕梁英雄广场”,一组吕梁英雄壮士群雕耸立在白云蓝天下......</b></h1> <h1><b> 华老伟岸身躯塑像屹立在广场中央处.......</b></h1> <h1><b> 广场后面依托卦山,高坡上建有“华墓”,外形宛如重器“鼎”,突出部分形成“H”</b><b style="color: inherit;">型,与华老名字拼音字母头一致,意寓落叶归根.....</b></h1> <h1><b> 广场西侧有一排仿古红墙建筑,这里是“吕梁英雄展馆”.......</b></h1> <h1><b> 介绍华老的图文高挂在第一室展墙最顶端.......</b></h1> <h1><b> 下面是一组战争时期交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展示,比较著名的有李立功、常芝青、侯维煜等前辈......</b></h1> <h1><b> 介绍我父亲的图文也在这个栏目里.......</b></h1> <h1><b> 2001年2月26日,我父亲申子文在沈阳去世........</b></h1> <h1><b> 在追悼仪式上,华老送的花圈摆在会场前面,分外醒目,他用这种方式送别了交城“故里乡亲”.......</b></h1> <h1> <b>红色交城,英雄辈出,一部《吕梁英雄传》数不尽晋中南土地上的风流人物.......</b></h1> <h1><b> 这是一幅英雄广场后面卦山风景照片,山河多娇,松柏低吟,烟雨濛濛,一时多少豪杰?</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