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记【11】华清宫

高树平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1日,下午来到华清宫参观游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华清宫,你可以感受到皇家园林的宏伟气魄,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领略到千年历史的沧桑巨变。这里山水相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这里的风土人情,无不透露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胜之一,华清宫犹如一颗镶嵌在古都西安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温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华清宫,亦名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城东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皇家园林。华清宫的古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宫内环山临水,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别有风情。自隋唐以来,华清宫一直是皇家沐浴休闲的胜地,如今更是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游览的热点。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界地质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 华清宫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传奇爱情故事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广为世人关注,成为中国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华清宫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更在于它能让人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 华清宫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一个承载着浓厚历史与文化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欣赏到如画般的风景,让心灵得到沉醉和放松。</p> <p class="ql-block"> 骊山是临潼旅游的窗口,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缩影,骊山海拔1302米,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兵谏亭、石瓮寺、遇仙桥等景点星罗棋布,“骊山晚照”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梨园遗址博物馆位于华清池景区内,建于唐华清宫梨园遗址之上,占地面积1千余平方米,博物馆陈列由小汤遗址、梨园模型、梨园文物、梨园乐舞、梨园鼻祖等五部分组成,为全国首座梨园文化专题博物馆。唐华清宫梨园始建于开元11年(公元723年),坐落于华清宫津阳门内,为封闭式院落建筑,,是迄今一处发掘出土的唐代梨园遗址,也叫随驾梨园,唐代梨园文化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的里程碑,华清宫梨园遗址是梨园文化的发祥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是华清池景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遗址于1982年被发现。博物馆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该馆为仿唐式建筑,具备了华清宫原有的文化内涵。</span>出土了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五组汤池,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组皇家御用汤池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代沐浴史和皇家等级制度提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棠</span>汤,<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俗称“贵妃池”,始</span>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因其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汤池设计新颖,构思超俗,双层台式,<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池底中央有一直径0.1米的圆形出水口,曾安装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的花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禹王殿,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民间祭祀大禹的庙宇。大禹纪念馆,建筑布局为传统关中四合院形式,分为正殿和东、西两个座殿,外围由连接起的回廊组成。</span>主要建筑是禹王殿,大殿正中安放着一座大禹神像,神像两耳垂轮,双眉入鬓,头戴四面斜坡平天冠,腰束一条飘然降龙带,墙壁上有几处木雕,描绘的是大禹治水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五间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又名“桐荫轩”,</span>位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华清池景区内,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得名。始建于清朝末年。1900年慈禧西逃曾驻跸于此;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于此发生了</span>震惊中外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安事变”。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span></p> <p class="ql-block"> 兵谏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又名捉蒋亭,</span>位于骊山半山腰西绣岭虎斑石旁。石<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亭高4米,宽2.5米,为一座典型苏式钢筋水泥亭。为西安事变攻占华清池时,蒋介石为躲避抓捕逃往骊山高处时的藏身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西安事变”,1946年由国民党将领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修建了一座石亭,初名“总统蒙难亭”,后改为“民族复兴亭”、“正气亭”。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再次易名为“兵谏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