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虽鲜为人知,却是北京古都仅存的城垣转角箭楼,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暮春时节,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p> <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始建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位于崇文门东翼。明清时北京为加强抵御外侵能力,于内城墙四角各建转角箭楼一座,简称角楼。</p> <p class="ql-block"> 角楼构筑于突出城墙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楼高17米,绿琉璃列脊兽头。楼体外辟四层箭窗,楼内金柱二十根,铺设楼板三层,系中国古代都市城防体系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的价值不止于建筑本身:角楼连接北京仅存的明朝内城城墙遗址,西逸崇文门,全长1500米。2002年在残垣断壁基础上全面修缮,市民捐献旧墙砖50万块。</p> <p class="ql-block"> 明清朝北京城门的结构为内九外七。崇文门是内城南墙最东的城门,寓意崇尚文德,与宣武门对应(文左武右),为舟车客商往来枢纽之地。</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原为夯土墙,正统元年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墙体加固,包砌以砖石,形成现有城墙的格局样式。</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遗址2013年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角楼与明城墙珠联璧合,联手成为帝都城墙文化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 登顶城墙,深深为帝都内城墙的雄伟壮观震撼:墙高11米,基宽18米,顶宽15米,墙体厚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威风凛凛、坚不可摧!</span></p> <p class="ql-block"> 城墙脚下,迎春、连翘、丁香、海棠等灌木已是繁花似锦,百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 内城墙遗址春波泻绿,软土铺红,百花竞放,衣香人影,一幅老北京风俗画卷。</p> <p class="ql-block"> 百年油松、云杉、银杏、元宝枫、白皮松等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尽显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 老槐树返青晚,任他鲜花怒放,我自坐怀不乱,静静等待盛夏的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 雨中红绽桃千树,风外青摇柳万条。借问春光谁管领,一双蝴蝶过溪桥。</p> <p class="ql-block"> 世事轮回,一蓬衰草沧桑劲,颓废又迎枯木春。</p> <p class="ql-block"> 长在角楼城墙砖缝里的地黄花,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单靠阳光和天然雨水,活的滋润鲜亮,成为百年角楼一道靓丽的光!</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下,北京新颜。</p> <p class="ql-block"> 角楼里的梅花饰品展,与晚春时节相呼应,渲染了暮春的不舍,古都的年轮。</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遗址景区的另一大特色是与1959年落成的“北京火车站”毗邻。北京站建筑民族风采飞扬,主体楼群傲视群雄,2019年被评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东南角楼俯瞰北京站,听着钟楼的东方红乐曲,回味建国10周年献礼工程的峥嵘岁月,再观当年驰骋大江南北的绿皮火车。</p> <p class="ql-block"> 角楼向南100米,是建于明代的京城著名道教寺庙蟠桃宫,自明末形成庙会,桃花盛开,商贾云集,有“三月二蟠桃会”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东北侧河道,是昔日里帆影重重的京杭大运河漕运码头,始建于隋炀帝时期,南起余杭、北至通惠河,终点即为东南角楼。</p> <p class="ql-block"> 1860年拍摄的东南角楼外大通桥码头,也即南北运河终点的漕运码头,江南“漕运”来的粮食等物品都从这里转陆路进入北京城。《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也是在大通桥码头上岸步入京城的。</p> <p class="ql-block"> 史海钩沉弥久深,京城无处不文物。但左右不过百米,竟然共存三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乃帝都东南角楼的独特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见证了六百年帝都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就像城墙垛口上那杯咖啡,苦中带甜,令人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