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士街、天宫坊地名都源于明朝苏州东山藉大学士王鏊,因对朝政十分失望,便辞官退归,隐娱在此建怡老园而得。</p><p class="ql-block">学士街宋代称药市街,是药材交易地。王鏊在此建怡老园,家居十六年,闭门读书,著书立说,终不出仕。文徵明、祝枝山、唐伯虎等一批文人才子,也经常在园中吟诗作文。王鏊死后葬在东山洞庭,碑坊上有唐伯虎手书的对联:“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后人为纪念他,将他府第所在的药市街更名为学士街。</p><p class="ql-block">怡老园在学士街巷内,王鏊曾任吏部天官,巷于明代立“天宫坊”,巷以坊名。这牌坊是近二十年重建的。</p><p class="ql-block">清末怡老园北部的一部分被徽商陆义庵购得,改建成陆家大院,也是当时苏州城内最大的明清宅第之一。陆家为苏州的名门望族,袁世凯之孙女袁经祯嫁给陆氏裔孙陆鼎生时,婚礼就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怡老园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成为江苏布政使衙署,另一部分陆家大院归徽商陆义庵所有。后又不断地进行分割,散居着许多家庭,整体格局无存,仅留明代楼厅、楼房二处。现修复的厅设“苏州砖雕博物馆”,楼设“满堂数字艺术中心”,免费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条弄堂原为陆家东备弄,南北贯穿陆家大院,解放后为便于通讯寻址,弄堂取名肃封里,有肃清封建残余思想之意。</p> <p class="ql-block">修缮了的东进第二进花厅清荫堂, 现大门开在这弄堂里(肃封里),设苏州砖雕博物馆,为个人收藏供大家免费参观。门面不起眼,不留神就会错过。</p> <p class="ql-block">清荫堂大厅内靠着二边山墙展示近百块收藏的精致砖雕,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徽派、苏南老宅大门上的各种图案砖雕是很多见的,这么好的就稀奇了,造型栩栩如生,可见主人的用心。</p> <p class="ql-block">门楼砖雕“魚化龙”还清晰可见,文革中“破四旧”砖雕没破坏,没用石灰覆盖实属幸运。门前仍有住户,只能砌墙隔断。现这陆家大院里其他的门楼也都是这样的,进出大门都开在弄堂里了。</p> <p class="ql-block">细腻,人物大小比例完美,面部表情丰富。</p> <p class="ql-block">惟妙惟肖,扇炉子的造型动作活泼可爱。</p> <p class="ql-block">这是门楼上最多见的图像,夸张生动。</p> <p class="ql-block">这一般在门楼上对称各一块。</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在碑前的乌龟头。</p> <p class="ql-block">随机拍了几张,真是不识货,讲不出道道来。</p><p class="ql-block">馆主在忙谈业务,不便打扰。</p> <p class="ql-block">东侧小庭院修复后开设“满堂数字艺术中心”,走进去像穿越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艺术空间已基本布置完成,逢周一休息。</p> <p class="ql-block">入门处可泡茶、咖啡或加点心,坐在小庭院里发发呆,把烦恼甩在门外。</p> <p class="ql-block">小庭院内廊、假山、满堂轩花蓝厅。</p> <p class="ql-block">老宅庭院一角习以磊太湖石假山为雅景,假山大小以院落空间而设,小的仅一石而立点缀。</p> <p class="ql-block">离家近,隔几天去遇上在小庭院搞直播,介绍苏州小吃。小美女讲得一口标准普通话,一边说一边品尝示范,手舞足蹈。我悄悄建议一旁的导演,讲苏州话效果更好,他复我,“她不是苏州人!”,我捂嘴出门。</p> <p class="ql-block">透过窗格看假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内廊上的弧形椽子是古、老宅的标配,横梁精美,雕刻的花纹和装饰精湛。可惜这廊顶望砖不是青水砖,以前都是青水望砖,白石灰泥钩砖缝,本色美。</p> <p class="ql-block">古今相融。</p> <p class="ql-block">数字化艺术,作品在电脑里完成,作品虚拟化,动态变动。</p> <p class="ql-block">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现代技术将用另一种方式影响我们的欣赏。</p> <p class="ql-block">在古宅里用现代手段介绍艺术,有一种时代跨越感。</p> <p class="ql-block">现陆家大院区域的修缮仅是一小角,这弄堂(肃封里)文革前后安置了七十多户之多。走进这弄堂的每一进边门,厅堂内隔间,院内塔建的简易房,邻里嘈杂,有的已成危房,耳目不堪。</p> <p class="ql-block">这高墙、门楼、地上铺的花岗石板,还是能想像出昔日的大家宅第模样。</p> <p class="ql-block">老宅每进都是有水井的,八、九十年通自来水了,水井废弃、填没很多。现在存留的都编号注册保护,很多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末苏州大规模街坊改造,拆掉了无数老房子。这些民宅年久失修,空间小,住的人多,有很多祖孙三代居一屋,天进或仅有的空地搭上小间栖息。外面下雨,屋内漏水,门窗开裂,隆冬室内外温无差别,无卫生设施,生活环境极差。现今很多人都在质疑当时为什么不保护而成片拆迁,没有经历这年代、居住这环境的人是很难理解的。</p><p class="ql-block">这些老房屋除了山墙是砖砌,屋顶是瓦叠,其余都是木结构,维护的成本远大于推倒重建,而平房改多层,缓解了当时百姓的居住条件。这也恰似梁思成保护北京城的方案没被采纳的质疑,民以食、居为先,保护的基石是国力。</p><p class="ql-block">现苏州城内留下的控制保护老宅主要是明清宅第和民国后的名门洋房,其他在我小时候感觉很好的已基本拆除。</p> <p class="ql-block">苏州古城内有众多小街小巷,其巷内隐藏着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的宅第。现在逐步修缮、保护,并逐渐对外开放,寻游这些古宅才能深解这城市的久远内涵。</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在这区域长大,有我爱和爱我的人。重寻这熟悉的小街小巷、这些房屋,重叠找出变迁,交织着留恋与回忆。没有好坏之诉,只是欣慰社会在发展、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