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周年 —— 生命之旅

河水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下乡吉林省农村五十五周年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五十五年,岁月将姑娘熬成老妪,</p><p class="ql-block"> 五十五年,岁月使小伙变成佝偻,</p><p class="ql-block"> 当年意气风发的我们,已经陆续走进耄耋之年。</p><p class="ql-block"> 一颗颗“火热的心”,不再发热而只会梗阻,</p><p class="ql-block"> 曾经“青春的脚步”,挽留不住地走向衰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知青林建起来了,知青碑立起来了,遍布全国各地;知青回忆录汗牛充栋,纪念那不堪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有悔”,“无悔”,都经历了无数的辛酸苦辣,今天,垂垂老矣的我们,该汲取什么教训?该弘扬什么精神?或者说,我们一无所有!</p> <p class="ql-block">  那么,那些知青林,知青碑,回忆录要它们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它们承载的是我们经过的那个时代:饥饿,互虐,失学,流离,瘟疫……</p><p class="ql-block"> 虽然终有一天,这些知青林、知青碑、回忆录会在风雨和兵燹中枯败、销陨,但是,毕竟,它记载着我们:熬过的饥饿,躲过的互虐,逃过的瘟疫……坎坎坷坷,走过了五十五周年,只要我们还在,这段历史就不能消弭!</p> <p class="ql-block">  这些老知青用血汗写就,历经艰辛编撰的回忆录、老照片,这些在我们心中弥足珍贵的书籍,我们的后人,会不会当作废纸,垃圾……</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以为:不就是上山下乡吗?那“火红的年代”、“志在边疆”、“激情燃烧的岁月”,呵!我们求之不得,你们有什么可凄凄苦苦哀怨的?</p><p class="ql-block"> 这恐怕就是代沟。</p> <p class="ql-block">  我还是喜欢参加各地、各种知青聚会,拍些纪念照片或写些回忆文章,说一些诸如“天下知青是一家”不咸不淡的话,其实明知天下知青之间如社会其他群体一样,也是有阶层之分,三观之异。</p><p class="ql-block"> 但年龄相仿,经历相同的老知青在一起,相对于其他年龄层次、社会群体,还是更有共同语言,更容易沟通和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  有在聚会活动中,打出标语“上山下乡XX年庆”或“庆祝上山下乡XX周年”,这些很滑稽,一面诅咒上山下乡给自己带来的苦难,一面又庆祝上山下乡多少周年,这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怎样“统一”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纪念,要回忆的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图片中知青和农民兴高采烈的场景只是为了宣传、动员,与真实相距甚远。</p><p class="ql-block"> 先看看上山下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失学,几乎所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都是在读的学生,本来应该坐在课堂上听课的他们,被上山下乡挟裹到边疆、草原、山村……不得不从事艰苦的劳作,尽管许多人还尚未发育。</p><p class="ql-block"> 失业,按理学生离开学校就应该就业,因为上山下乡他们失去就业机会,除非当农民也算就业的话。</p><p class="ql-block"> 流离,上山下乡那十几年时间里,火车,长途汽车多的是来往探亲的知青们,他们少有人会将插队落户的农村当作自己的归宿,一首“南京知青之歌”唱出了无数知青盼望回归家乡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 ……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p><p class="ql-block"> 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p><p class="ql-block"> 啊……南京,我可爱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啊……南京,何时才能回到你的身旁,你的身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千百万知青当年的心声,没有这强烈的回归愿望,就不会有云南知青惊天动地的殊死抗争!就不会有全国范围的知青大返城。</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当年知青的土屋及生活、劳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上山下乡的积极意义不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是知青为农村带来了先进的城市文明,使农民接受了城市文明的教育而不是相反。<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许多多知青下乡后,担任了那里的中小学教师,培养了更多的农村孩子,一些孩子后来事业有成,他们在回忆成长过程的文章里,多提到知青老师对他们的启蒙和教诲。</span></p><p class="ql-block"> 知识青年领教的是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蒙昧,当然这并不表明是农民自身因素使然,否则不能解释当今无数精英自农村脱颖而出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诚然,不少知青的回忆文章中,常表现为对当年时光的眷恋,对老房东、老队长或某个老贫农的感恩,其实,不仅上山下乡会产生这种情感,相与其他群体,遭遇其他社会环境也是这样的,并不因上山下乡而有所特别,这和对老师,对同学,对战友,对同事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更多的眷恋是对逝去的青春年华,是对那儿的地理风貌,因为那是“青春在流浪”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本人几年前在插队的地方怀旧</p> <p class="ql-block">  本人曾多次回插队的地方探访,不过也许以后不会再去了,不是不想去,而是因了杜甫的那句诗:</p><p class="ql-block">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p><p class="ql-block">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赠卫八处士</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最后一次去插队的屯子,在屯子里,遇到一个小青年,向他打听某某人住在何处,下面是我与他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你好!某某家现在哪儿住啊?”</p><p class="ql-block"> “你说的是某某?人早走好几年了!找他干啥?”</p><p class="ql-block"> “哦!不干啥,我原先是这儿下乡的上海知青。”</p><p class="ql-block"> “上海知青?好像……好像……听我爷爷说起过。”他一脸的疑惑,似乎在回想很久远,很久远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那么某某还在吗?”我问。</p><p class="ql-block"> “去年也死了!”他答道。</p><p class="ql-block"> 这个某某要比我小七、八岁呢!</p><p class="ql-block"> 我不死心,又说了好几个当年熟识的老乡名字,结果大多已经不在人世,活着的也迁往儿女那儿去了。</p> <p class="ql-block">  最近几年,客居云南,年年参加那里的上海老知青聚会,本人虽不是那里下乡的,却与之十分融洽,平时也来来往往不曾寂寞过。</p><p class="ql-block"> 下图分别为: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与云南红河上海知青聚会照片。</p><p class="ql-block"> 题图的帽子,绣有“55 1969-2024”字样的,即云南红河州上海知青为纪念下乡55周年并“知青林”、“知青碑”建成剪彩活动定制的,简单几个数字,寓意深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图分别为:</p><p class="ql-block"> 本月9日,与吉林省延边地区和四平地区插队的上海老知青聚于虹口。</p><p class="ql-block"> 本月11日,与云南西双版纳军垦农场上海老知青聚于浦东高桥。</p> <p class="ql-block"> —— 2024、04、14 晚 写毕</p><p class="ql-block"> 2024、04、15 晨 修改发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