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迷人的中世纪城堡——卡尔卡松城堡

东方君

<p>卡尔卡松城堡,位于法国南部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奥德省的省会卡尔卡松市东南部奧德河右岸的山上,为该市的老城区。卡尔卡松城堡创建于高卢—罗马时期,它拥有3公里长的双重城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号称是欧洲现存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堡,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从前罗马时期起,卡尔卡松现在所在的山上就有了防御性聚落。城堡历经历史而形态不改,是中世纪要塞城市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卡尔卡松最初是一个高卢居民点,从公元1世纪开始,它成为罗马的要塞。两千多年来,这个地方先后被罗马人、西哥特人、阿拉伯人、十字军等占领。在无数次毁城、建城、修城的过程中,逐步建起了固若金汤的双重防御城墙。特别是法国卡佩王朝(公元987年至1328年)的历代君主,不断增兵修城,初步形成了具有双城墙、城垛塔楼、护城河、伯爵堡、教堂、街道和住宅的防御性城堡,使它成为当时地中海湾的一个繁荣的小公国都城。其中,1226年(一说1240年),路易九世下令修建了第二道城墙,并在奥德河对岸兴建了新城(至今也有将近800年历史)。但到了13世纪,十字军讨伐异教徒,城堡也在半个月的围攻之后被摧毁。到了17世纪,因1659年签订的《比利牛斯条约》将鲁西永大省割让给法国,卡尔卡松城堡便失去了军事价值而逐渐走向衰落。至19世纪初,城堡已废旧不堪几乎成了废墟。</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在法国文化部“宗教艺术与建筑委员会”核心成员、时任法国文化部“国家历史遗迹总管”普罗斯沛·梅里美(1803—1870)和法国著名建筑师维奥来·勒·迪克(1814—1876)两人的积极推动下,卡尔卡松城堡的修复工程从1852年开工,前后持续50多年,终于在1910年完工。目前,卡尔卡松城堡已经成为法国的旅游热点,每年有400万游客来此游览。</p> <p>卡尔卡松城堡由两道3公里长的完整的城墙环绕。第一道城墙(内城墙)为罗马式城堡,是罗马人、高卢人于公元4世纪修建的;第二道城墙(外城墙)为哥特式,建于1226年,13世纪末,法国国王又对它进行了改建,使其更适合军事需要。两道城墙共有52座塔楼(也称箭楼)。城堡有东、西两座城门。</p> <p><b>城堡外城墙</b></p><p>卡尔卡松城堡外城墙主要由9座圆形尖顶的堡垒和哥特式齿状围墙组成。齿状围墙有点象中国的长城,它有圆形突起的守望台,有暗沟暗道,还有许多枪箭射孔(口)。</p> <p><b>圆形尖堡</b></p> <p><b>城堡内城墙</b></p><p>卡尔卡松城堡的内城墙,相比外城墙更加高大雄伟和厚实坚固,共有29座高卢—罗马式U形塔楼,这更加方便囤兵驻防。其中,卡尔卡松城堡东门的“那波尼斯双子塔楼”,比其它塔楼都更加宽厚高耸。</p> <p><b>高卢—罗马式U形塔楼</b></p> <p><b>那波尼斯双子塔楼</b></p> <p><b>城堡东门</b></p><p>卡尔卡松城堡东门叫“那波尼斯门”,是游客参观卡尔卡松城堡的主要出入口。走进外城墙的拱形城门,通过木板吊桥,垮越护城河,再从那波尼斯双子塔楼中间的内城墙城门经过,便进入城内。</p> <p><b>卡尔卡夫人雕像</b></p><p>卡尔卡松城堡东门入口处有一座卡尔卡夫人的雕像,雕像下是世界遗产的标牌。</p><p>相传:公元8世纪,在阿拉伯人占领古城堡时期,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曼大帝派军队进攻并包围了城堡。当时统治城堡的撒托逊王巴拉克不幸战死,于是,巴拉克的妻子卡尔卡夫人便率领全城军民奋勇抵抗。查理曼的军队围城三年之久,城堡里几乎弹尽粮绝,陷入窘境。于是,卡尔卡夫人就命令士兵布下疑阵,在城堡的每一座塔楼上,扎起了持有弓箭的稻草人,并不断地沿城墙巡逻和射箭。还让士兵经常变换帽子的颜色,使敌人误以为城堡兵广人多。她还想出妙计:将城堡里仅剩的粮食喂给了一头猪,然后把猪从塔楼上摔到城外地上,猪的肚肠顿时爆裂。敌人发现猪满肚子都是谷物,便相信城里还有足够的粮食来抵抗,于是决定撤兵。当敌军撤退时,卡尔卡夫人率领民众敲响大钟,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卡尔卡夫人的机智勇敢让民众逃过劫难,为了纪念她,城堡被命名为“卡尔卡松”,在法语里是“卡尔卡鸣钟”之意。后来,卡尔卡夫人审时度势,与查理曼大帝议和,并签订了和平协议。查理曼国王很赞赏她的才智和深明大义,希望她以城堡主人的身份定居下来,并在她改信基督教后,将一位出身名门的贵族许配于她。从此,他俩成为卡尔卡松贵族世家的创立人,这个家族一直是城堡的统治者。</p> <p><b>世界遗产标牌</b></p> <p><b>城堡西门</b></p><p>卡尔卡松城堡西门叫“奥德门”,因靠近奥德河而得名。这个出入口构建复杂,防卫严密,弯弯曲曲地经过几道防守小门才能出入城堡。走出奥德门后,下一个大斜坡,便可直达城堡外的教堂、街道和奥德河边。</p> <p class="ql-block"><b>城堡里的街道</b></p><p class="ql-block">进入城内,石块路高低起伏,蜿蜒曲折,仅有四五米宽。石头房沿街而筑,古色古香。城内的主要建筑大都是高卢—罗马式的。城堡内至今还住着1000多原住民,他们忠诚地坚守着祖先的基业。城内弯弯曲曲的狭窄街道两旁,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商店、餐馆、咖啡馆和少许酒店,有许多街道和房屋都挂着它原始面貌的图片或照片,骄傲地向人们展示它们的历史变迁。</p> <p><b>伯爵堡</b></p><p>伯爵堡又叫伯爵宫,建于12世纪,最初是特伦卡韦尔伯爵的府邸。1226年,卡尔卡松归属法国王家领地之后改建成城堡。路易九世执政后,在伯爵堡外挖了一条宽阔的护城壕沟,架起了桥,并修筑了一个半圓形的城墙,把伯爵堡加固成了一个防御严实的内堡,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之城”。</p> <p><b>卡尔卡松新城区</b></p><p>城堡西面,是卡尔卡松新城区,但这个新城区也有800年历史了。</p> <p><b>古城风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