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村落桂峰村

陈国栋

<p class="ql-block">桂峰村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海拨550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清水秀,气侯宜人,历史上曾被誉后“山中理窟",“云霞仙境"。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5月被國家建设部,國家旅游文物局认定为中國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桂峰始建于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村面积为15·39平方千米。桂峰村初定名为“岭头",又因广种桂花,遂改村名为“桂岭",明代蔡姓成为村内名门望族,外人开始称桂岭为“蔡岭"或“蔡岭头",正名为桂峰。</p> <p class="ql-block">桂峰村是顺应等高线布局的自由式山地聚落,整个村落依山就势分布在村中的三面山坡上,正面临谷,一条山溪贯穿全村,既尊重自然肌理又与环境相得益彰。桂峰村保存有多处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现存清代古建筑39座,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等典型古建筑。2012年12月17日,桂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苐一批中國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蔡氏祖庙你于村中心,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的肇基之地。祖庙背倚青山,面朝绿水,龙脉雄伟,案堂俊秀,地理先生称之为飞凤衔书。清乾隆55年(1790)6月22日夜,殃及祖庙,次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吹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粗梁大柱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面阔五间,厅头設有神龛,置历代租宗之神位,供后裔春秋祭祀,堂上高悬“九峰毓秀""进士"“举人",“文魁","武魁",“五代同堂”等匾额。</p> <p class="ql-block">桂峰村的石桥:古称石桥皓月,是桂峰村最繁华的区域。村中一小溪穿村而过。依山伴水构筑酒肆,旅馆,商店蜿蜓布局在小溪两旁,古色古香,石砌古道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再辅以石碑镌刻,繁华街区跃然眼前,也是现在村民与遊容最积聚的地方。所谓石印桥,始建于明万历32年(1604)因桥下有一巨石如印因而得名。石桥周边种有四株桂花树,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長方形,方形状,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于知䛊。</p> <p class="ql-block">蔡氏自蔡长始至今已在桂峰繁衍34代裔孙开基发展遍及各地。承祖训以耕读传家,尤其崇文尚学,历代儒风不哀。30多座不同建筑中,有一条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突出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对后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十分巨大,据记载,明,清两代中进士3人,中举人12人,中秀才412名,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为当地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传下了崇文尚学的精神财富。新中國成立后桂峰村考取中专以上的就迖数百人之多,其中大学生就有107人,硕士7人,教授,工程师多人。真是“桂峰无今古,学海有后人”</p> <p class="ql-block">下坪古街简称下坪街,当我们一进入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排紧密相連,小巧玲珑的古建筑。面前有一块开阔地,所谓街者,其实就是平常村民平時聚会聚会之处,建筑年代多为清代中后期之物。建筑风格较之于其它房屋略显得矮些。最有特色的是,各座屋面均用封夭火墙隔离,一旦发火灾,就能起到堵塞火路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蔡氏宗祠你位于石印桥上游,糸清代康熙八年(1669),蔡茂相(名云鹤)高中进士后,苐三年瓦首主持兴建的,据记载当時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時期,“一時拨币兴兴工,备极辉煌冠冤",从此它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牲建筑之一。蔡氏宗祠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9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尝,山门华表。面阔五间,左右次间与明间相通,构成一个宽敞的大厅。地面用石板和石灰三合土铺就,导常坚固。正堂为祀典活动的主要场所,采用减柱法构建,既抬梁式与穿人人人斗式相结合,故有五抓龙构件。厅中植四柱,宽有10米多,正楣中設一神龛,龛内竖立“清皇敕授儒林郎翰院吉士六世等人神位灵牌,楣柱悬挂清乾隆宰相,内阁大学士蔡新枭笔题写的“人心知水源木本,庙貌报祖德宗功”的联筒。额悬“着存”,“进士",“兄弟举人”匾,左悬一匾,文曰“钦命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巡抚等处地方提督院邵亨豫为文魁同站戉辰年乡荐武贡生蔡揚章立。前左悬今人立“兄妹硕士”匾,前右悬今人立“硕士"匾各一方等。中堂内昂上悬“父子举人”匾。中堂前小院树一根石旗杆。</p> <p class="ql-block">右建街巴曲巷通幽是桂峰村的一个显著特奌,就是有路皆石,曲巷通幽。因桂峰村地势崎岖,各座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窄小,故而要用大量的石材构筑护坡,诸如后门山厝的护坡多迖14层,高达30多米,因而就形成了各条曲径通幽的小巷。為便于行走,又在各小巷铺上石板条,形成独特的街区路面。</p> <p class="ql-block">蔡氏宗祠住于石印桥之上游。采清代康熙八年(1669)蔡茂相(名云鹤)髙中进士后,苐三年为首主持只建的。从此,它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牲建筑之一,蔡氏宗祠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9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山门华表。面阔五间左右次间与明间相通,构成一个宽敞的大厅。正堂为祀典活动的主要場所,楣柱悬挂清代乾隆的宰相,内阁大学士蔡新枭笔题写的“人心知水源木本,庙貌报祖德宗功"的联筒。额悬“进士,兄弟举人”匾前左悬今人立的“兄妹硕士”匾,前右悬今人立“硕士”匾各一方等。中堂内昂上悬“父子举"匾,外廊悬“宗功垂福泽,祖德衍家声”筒联。</p> <p class="ql-block">图片由本人拍摄,资料来源于网络。谢谢各位老师与爱好的网友的共享与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