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和“几何原本”

阿凡提

<p class="ql-block">每次坐公交车路过这座雕像时,心里就想要去深度了解这位明代时期的科学家~徐光启。</p> <p class="ql-block">上海的春天阴雨绵绵,原先天气预报说有雨,但是到了下午出太阳了。出门City Wal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光启纪念馆位于南丹路17号,由明代宅策建筑“南春华堂”异地保护改建而成,陈展面积280余平方米,分为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四个部分,馆藏徐光启画像、手稿手迹、文献著作等珍贵资料,展现徐光启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公园正门</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公园一景</p> <p class="ql-block">1903年,天主教上海教区在墓道前竖大理石十字架一座,正面刻拉丁碑文,余三面刻马相伯撰“徐文定公墓前十字记”。东侧是碑廊,有徐光启的画像、手迹和传记石刻</p><p class="ql-block">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墓地</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墓</p><p class="ql-block">明崇祯七年(1634年)谕祭赐葬,十四年(1641年)营葬。全墓共有10个墓穴,分葬徐光启和夫人吴氏,以及四对孙子孙媳。原墓为明制,前有神道,设石碑、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华表、牌坊等。</p><p class="ql-block">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雕塑夜观天象</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是同时代的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纪念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正门的背面是石雕画像</p> <p class="ql-block">正门进去映入眼帘的是这座雕像</p> <p class="ql-block">前厅-徐光启画像</p><p class="ql-block">徐光启(1562一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末进士,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1641年葬于今徐家汇光启公园。他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在数学、天文、农业、军事等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责献,被誉为明末爱国科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坤舆详志》</p><p class="ql-block">夏之时奢 土山湾印书馆 1908年</p> <p class="ql-block">《上海县志·名臣卷·徐光启》皇甫枢、陆秉汾等续修 1784年。</p> <p class="ql-block">中外二人谈道图</p> <p class="ql-block">《利玛窦文献资源》</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国家猞痢学院主持、帕斯奎尔·M.·德埃利亚。编注194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几何原本》拉丁文原版</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景</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光启序称其为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非虚语也。又案此书为欧逻巴算学专书,且玛窦序云:前作后述,不绝于世。至欧几里得而为是书。盖亦集语家之成,故自始至络,毫无疵颡,加以光启反复推阐,其文句尤为明显,以是升冕西术,不为过矣。</p><p class="ql-block">——《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入何原本》</p><p class="ql-block">自明徐光启、李之藻等广译算学、天文、水利诸书,为欧籍几中国之始。</p><p class="ql-block">——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p> <p class="ql-block">利玛窦胸像 青铜</p><p class="ql-block">(意)厄玛努尔·巴尔圣迪作2014年(意大利利玛窦国际基金会捐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一1610年),字西泰,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西方的钢琴也是他第一位引进中国。</p> <p class="ql-block">17世纪的圆规</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早的勾股定理</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传教土利玛窦</p><p class="ql-block">他开创“利玛窦规矩”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主要表现在入乡随俗,把中国人崇拜的“老天爷”和天主教所说的“上帝”是一样的;把中国敬祖思想同天主教教义相融合,允许教徒保留祭祖祀孔等传统礼仪和社会礼俗。他认为中国人在祭祀祖先时是表达后人对于祖宗先辈的敬意,没有宗教含义,不违反天主教教义。中国人祀孔是传统礼仪,是尊师重教,不是宗教性活动。利玛窦适应中国国情,将祭祖祀孔解释为非宗教礼仪。这是利玛窦适应性的传教策略,核心就是天主教必须积极、自觉地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融入中华文化,才能发展,他穿中国读书人衣服。</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的的传教,利玛窦主动穿中国读书人的衣服,并成功地觐见了万历皇帝,并与中国官员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尤其是与中国明朝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的交往。利玛窦好学多识,尤其是他的记忆力,令徐光启成为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徒。他们在1605年由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对后世算术有重大意义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是我国最早的翻译西方数学专著。利玛窦开启了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天主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他的中文著作《交友论》,主要是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爱拉斯谟等人关于友谊的格言上百条。他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世界地图,利玛窦在中国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p><p class="ql-block">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了解外面的世界打开了眼界,后被多次刻印留存。他还将中国的《四书》译为拉丁文,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利玛窦在传教的同时用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让落后的明朝大开眼界,介绍天体知识,解释日食、月食等天文现验,并亲手制作的浑天仪、地球仪供人们参观。晚年他把自己的的传教经历记录下来,把中国的土特产,风俗习惯,政治制度也记录下来,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了西方。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元1610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由于他在明朝传教的极大影响力,当时的明万历皇帝特允许葬在中国,在今天北京西城区官园桥附近的北京行政学院</p> <p class="ql-block">地球是圆的 当时制作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环境</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对科学研究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他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反复展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政,凡三易稿”。他奉旨修历,编撰《崇祯历书》,破除“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提高日月食和其它天文计算的精确度,奠定了后三百年天文历法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皇帝诏曰</p> <p class="ql-block">蒋正中题词</p> <p class="ql-block">孔祥熙笔墨</p> <p class="ql-block">勾股定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盘很大的棋</p> <p class="ql-block">徐光启是中国古代官员中清正廉洁的典范。他为官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一生清正廉洁、一身浩然正气。他去世后,所存仅数箱手稿、旧衣几件,明史称“盖棺之日,囊无余资”。徐光启廉洁奉公、勤俭自律、鞠躬尽瘁、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富贵荣禄的宝贵品质,数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p> <p class="ql-block">明代伟大的科学家徐光启</p> <p class="ql-block">门槛真高</p> <p class="ql-block">光启公园小巧玲珑,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徐家汇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家汇原为蒲汇塘、肇嘉浜和李淤泾三水汇合处。明朝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嗣后,徐氏家族汇居于此,清康熙年间得名徐家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