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主席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充分解放和发展战斗力”。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感到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与新时代“红蓝融合”倡导和坚持的理念高度契合,就是要坚持科技制胜、向战为战、以人为本,着力找准和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全面提高部队打赢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质战斗力,起源于先进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应用,其本质特点是“新”。</b>恩格斯讲:“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科技作为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影响和决定着一支军队的发展和成败,最近几场局部战争也进一步印证“胜利的天平总是向着拥有新质战斗力的一方倾斜”。当前,为了在这场以“新”为核心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纷纷加强了人工智能、定向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隐身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研发投入及其在军事领域转化运用推广力度,推动着战争形态朝着高、快、隐、智、烈等极化发展,对我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新的更加严峻挑战。应对挑战乃至赢得挑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培养和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强化军事智能核心技术、关键软硬件和基础理论攻关,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的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努力把科技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作战优势。这种以科技为本的思维理念在新时代“红蓝融合”中亦有重要体现,与其主张的积极吸纳科技创新元素,把现代化科技手段纳入到军队政治工作体系之中,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政治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等高度一致、内涵相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质战斗力,锚定于人民军队向强制强的务战实践,其根本指向是“战”。</b>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习主席强调指出“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全军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习主席指示,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必须把战斗力标准牢固立起来,坚持用打得赢的标准一体推进战、建、备。强化需求牵引,深化作战概念创新研究,把未来与谁打仗、在哪里打仗、打一场什么样的仗等基本问题搞清楚,并以此为基础研明新质战斗力的发展需求、增长路径和检验标准,避免为新而新、新而无用等问题发生。强化体系设计,着眼实现融入和聚合全域作战力量,形成“1+1>2”的整体作战能力,把新质战斗力的建设项目、标准接口、对抗场景等定位准,避免自成体系、另立烟囱。强化实战验证,瞄准作战任务、作战需求、作战环境,按照实际作战进程,积极运用兵棋系统、仿真模拟系统、增强现实技术、对抗网络等技术,完成战斗力设计检验,在反复迭代中提升实战能力。同样的,新时代“红蓝融合”也始终强调主业主抓、中心居中。二者的高度一致,正是军队战斗队属性对军队各项工作的内在要求,目标统一、指向一致才能融合互补、形成合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质战斗力,生发于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创新创造,其动力源泉是“人”。</b>人才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没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军事人才方阵支撑,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体系施策、合力推动。要把联合作战指挥、新型作战力量、高层次科技创新、高水平战略管理“四类人才”突出出来,把识才、聚才、育才、用才等各方面的制度机制完善好,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以人才工作的重点突破带动新质战斗力提升。要把人尽其才、宽松自由探索的创新环境搭建好,以才尽其用的创新高地吸引和汇聚各方人才,实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相辅相成。要把人才服务工作做细致,积极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尽心竭力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大力表彰和宣扬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见贤思齐、奋发成才、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推动形成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人是一切的根本。新时代“红蓝融合”同样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提出加快推动形成体系构建、创新发展、融合增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这正反映出人本思想在军队建设不同领域虽有差异化外现,但其内在却又高度统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写在后面:列宁说,不理解时代,就不能理解战争。同样的,不顺应时代创新作为,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古往今来的每一次战争形态剧变,无不开端于新兴技术发现及其军事运用。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必将催动战争形态及作战能力生成方式的演变,是机遇、更是挑战。该如何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应对时代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这是我们必须要勇敢面对、审慎回答的重大命题。研究回答这个重大命题,新时代的“红蓝融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或可为我们提供有益参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郭 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