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三月三,到处是出游的人们。也许是不喜欢热闹的缘故,我选择了在窗台看书。窗台上的鸟儿,柠檬树,香水茉莉陪着我,于是看得更入神了。《呼兰河传》出自“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之手。在我看来萧红写什么都入木三分,文章里吸引人的是满满的生活气息,能勾起我对儿时的记忆,以及对当下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因此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 萧红眼里的严冬是“一进屋用扫帚扫胡子上的冰溜”,是“手臂上有无数的裂口”,是睡了一夜,把门给封住的风雪。讲到商品,她说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人们自己走进去就会买。这让我想起了,别人需要的东西无需多言。别人不需要的,广告再响也没有用。那时高等小学的学生竟有二十四岁的。那东西街上的大泥坑危险得很。一不小心能淹死一匹马,更别说小孩了。奇怪的是,人们宁愿反反复复抬车抬马,也没有人把坑填了。后来才知道,这坑的作用,一是可使居民说长道短,二是让吃瘟猪肉有个说法。看到这里,心里隐隐作痛,那时小城的生活,着实不易。</p> <p class="ql-block"> 令人更痛的,是人们对待不幸者的态度,最典型的王寡妇因独子被淹死疯了,为了生活到底还晓得卖菜。她在庙台上哭的时候,也会引起一点恻隐之心,不过为时甚短。那个年头,再不幸的事,过了三年二载,便成了故事。其实,现在又何曾不是这样呢。所以,该干啥就干啥吧,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每个人过日子也不容易。写到东二道街上的扎彩铺,这是为死人预备的,样样都有,只不过没有那大泥坑子就是了。一句话,是凡好的一律都有,坏的不必有。可见,并不是人间冷漠,那时人的能力只能如此罢了。在扎彩铺做活计的不过是几个极粗糙丑陋的人,他们人虽丑但手艺极好。在我看来,这世上也许没有比他们活得更通透的人了。若有人问,人生为了什么?他们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所以没有人看见过做扎彩匠的活着的时候为自己糊阴宅的。活在当下吧,读到这里,你可能很多想不开的,都想开了。看到里面讲卖麻花的会把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马上跑到铺子里买几个啃起来,那滋味一定很香吧。</p> <p class="ql-block">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火烧云》。这时,你会发现,原来呼兰河这地方也有美好的事物存在,比如六月里也是不十分热的,夜里总要盖着薄棉被睡觉。萧红把小城的夏夜写得很宁静,把四季轮回写得很自然。“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循环地走,那是自古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我喜欢“自然的结果”这个词,或许万物皆有因果,何必强求自己一定成为什么人,或做成什么事呢。就如这窗台上的花草一般,按照规律,自然会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的第一章是呼兰河卑琐平凡的生活,第二章是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 唱秧歌,放河灯等等。放河灯在七月十五盂兰会,是个鬼节。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些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这让我想起了本地的七月十四,想来南北有些习俗还是相通的。对于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不大好的说法,现在没有了,这也许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吧。野台子戏也是在河边上唱的,在我看来,台下的戏比台上的耐看些。但那时的人们一年没有什么别的好看,就这一场大戏还能够轻易地放过吗?我佩服那些台上唱戏的,就算台下再打再闹,他们依然沉重,不为所动。就这样,过了一会儿,那打得热闹的也究竟平静了。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工作中的一些小矛盾,有时候确实不必过于纠缠,闹一闹就过去了。呼兰河的精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但大多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我想除了传统习俗,这与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有关。现在就不一样了,如广西的三月三,是为文化传承而设,为民族团结奋进而过,这就是进步吧。</p> <p class="ql-block"> 看到第三章,见到了祖父的园子。这一章写得很富有童趣,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节选这一段作为小学语文的课文了。呼兰河那时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太远,唯独这一段和孩子们的生活最贴近,并且写得很“自然”。把园子里祖父的爱,植物的自然生长,”我”的天真都刻画入微。让人的心灵感到宁静。学校的菜园子开垦也有一个月了,那些菜长得绿油油的,家长、老师、孩子们都喜欢到那里浇浇水、除除虫、拔拔草。工作或学习了一天,到了那里,你会感到似乎换了一个频道在生活,身心愉悦。正如书中所言“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我曾经想过,是否把先人安放到某个地方,如今看来,安息在天地间才是最好的归属,于是突然释然。很羡慕,书中“我”和祖父的感情,祖父教“我”念《千家诗》,给“我”烧乳猪吃。记得小时候,爷爷也很爱我。他很喜欢用唱片机子放粤剧,以致于我放学回家时很远就能听到。爷爷对我的学习很严格,尤其不允许我仗着自己成绩好,给别人抄作业。更不许我,以此为条件换零食。</p> <p class="ql-block"> 到了第四章,园子荒了,连房顶都长出了蘑菇来。我佩服萧红的写作手法,这一张一弛的,内容错落有致,有悲有喜,有宁静的美好,也有颓废的荒凉。文中写到,粉房的人吃蘑菇,总是蘑菇和粉配在一起。没有汤的叫做“炒”,有汤的叫做“煮”,汤少的叫做“炖”。只有祖父不吃,他说“这吃不得,若吃到有毒的就吃死了”。我想,这个中滋味,只有祖父自己知道。期间还写了房子里住户的人间百态,不管写哪家,开头都是相同的一句话“我家是荒凉的”。这和红楼梦是多么的相似啊,世间没有哪家是一直繁华的。繁华落尽是人间,经历过繁华和没落的,往往能写出深刻的文章来。因为他们的感悟越深,世间的变迁越能渗透纸背。“街上虽然热闹起来了,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五章写了老胡家团圆媳妇的事。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姑娘,活生生的被打病了,然后又是各种请大神,最终被愚昧折磨而死。看了让人心里堵得慌,为了这团圆媳妇,更为了那个时代。正如萧红所说“呼兰河这地方,尽管奇才很多,但到底太闭塞。”第六章的有二伯性情古怪,行为也古怪,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和大黄狗说话,夜里喜欢自言自语。他常常被人捉弄,有时会偷东西,连上吊跳井都成了笑话。在别人面前是个要面子的,只有在爷爷面前,他才显出害怕来。第七章写的是磨房里边住着的冯歪嘴子,是个打梆子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后园里和爷爷、老厨子们说话,由于隔着窗,总是别人走了他也不晓得,还在和空气说话,只有二伯没有偷溜。冯歪嘴子会给我黏糕吃,爷爷看他成了家,让他搬到磨房南头那个装草的房子暂住。他眼泪就流出来了,可见是个懂得感恩的。他老婆就是王大姑娘,大家都说“好好的一个姑娘,看上了一个磨房的磨官,介个年头是啥年头!”于是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论,做传的做传。院子里又热闹了起来。后来冯歪嘴子得了第二个儿子,他家是快乐的。可见,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让别人说去吧。可惜,后来那女人产后死了。冯歪嘴子自己艰难地抚养着两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 这部充盈着童谣风格的自传体回忆式长篇小说,打动我的是呼兰河小城的原生态图景,是家长里短的真实感,是从容平实中透着凄婉感伤的语言,更是文字中折射出来的真实的人性。读罢,内心并不轻松,为那旧传统意识对人的束缚与戕害。但又为那小城的恬静而着迷,为园子里的自由、自然、自在的美而流连。“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是最美的一点,作者用这一段美好的回忆留住了整个童年。我就用这一段装饰我的中年吧。那些沉闷灰暗的色调通通隐去吧,让风吹去。我的鸟儿叫了,我养的仙人球开了三朵粉色的花,我的柠檬树结果了,这一切都是美好和自由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