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友@骆驼在美篇连载小说《天池泪》,读后有一些评论与感想。现集中起来发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但由于该小说仅连载了约五分之一,因此我的评论与感想肯定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望作者与看过此书的美友指正。</p> <p class="ql-block"> 长篇小说《天池泪》连载之一</p><p class="ql-block"> (原文)石志坚望着对面起伏连绵的群山,感慨地说:“我们回来了,四十多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我爱你,我想你,我恨你……”他语促的说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评论)务农八年,从未想过回去看看。因为自觉只是过客。</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准战时经济时期”,集体所有制的农村接收了“半寄养在农村”的知青。 从一开始,我就采取半隔离老乡的心态,再用自已的特长服务农村,保证了所在队的收成不受坏天气影响。劳动付出值回了队里的“照顾”。 </p><p class="ql-block"> 现在,感觉记录下当年的底层社会情态,对自已的心灵更合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篇小说《天池泪》连载之四、五</p><p class="ql-block"> (原文)楚叶激动地说:“我是一名知青,我来农村就是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就是要在农村进行脱胎换骨的思想改造,我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走一条与贫下中农相 结合的光荣道路,扎根农村一辈子,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主义新农村, 嫁给贫苦的贫下中农,不能让他们再打一辈子光棍,并且不要一分钱彩礼。”</p><p class="ql-block"> 公社办公室马主任给楚叶颁发了结婚证书,并鼓掌祝贺。这时,县妇联主任和公社团委刘书记给社员们散发着喜糖。县委领导和公社领导以及知青们分别与楚叶同志照了几张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很快就黑了,黑娃点亮了煤油灯。楚叶问:“脸盆在哪?”</p><p class="ql-block"> 黑娃说:“没有脸盆。”</p><p class="ql-block"> “那咋洗脸、洗脚呢?” 楚叶不解的问。</p><p class="ql-block"> “庄户人家哪有那么多的穷讲究,你舀一碗水就可以洗脸。”黑娃不耐烦地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西洼村知青点长楚叶同志成了全省的风云人物,各大报社的记者,各界人士,许多下乡的知青都来看望和采访楚叶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穿着绿军装的女知青说:“我也是一名共青团员,来自革命干部家庭。我佩服你的大胆行为,欣赏你的无所顾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在和平年代,对于一些贫穷落后的现象,可以用知识去改造,可以用汗水去奉献,但没有必要用感情去交换,用青春去牺牲。简单的思维,理智的麻木,冲动的行为,是有缺憾的,也是不可取的,时间会让你后悔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评论)楚叶是知青点点长,由这场闹剧看,她的家庭成分不太可能是干部子女或“黑五类”子女。 因为那些家庭的教养,使得她不太会走上这种歪道。</p><p class="ql-block"> 由楚叶结婚时都拿不出象样的衣服,连洗脸盆、洗脚盆、蚊帐都没有,可以推论她家属于城市赤贫,或者父母中有一个重病或早亡,甚至家中有两个子女同时下乡,因此家中无力为她准备最基本的用具。 因此,她原先在知青点的日子也可能并不好过。没有哪位知青喜欢与一无所有的伙伴相处。</p><p class="ql-block"> 在“楚叶闹剧”中,上层领导的应对属于政治本能,无懈可击;知青们的反应属于正常城市人的思想,可圈可点;楚叶本人及其家族的应对,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及时为农民丈夫谋取政治利益,这样的话,楚叶在家庭中就处于高位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长篇小说《天池泪》连载之六</p><p class="ql-block"> (原文)石志坚说:“咱可以打个报告,让公社支援一下嘛,努力提高粮食的总产量这也是公社提出的目标。如果这事搞成了,我们给国家多缴了公粮,也给公社领导脸上贴了金,他们不高兴才怪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评论)不知楚叶、石志坚等是否会想到充分利用“楚叶效应”,由她出面向公社、县里伸手,申请建筑材料? 这是个双赢的办法,队里得实惠,上级得政绩,知青点得名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篇小说《天池泪》连载之七</p><p class="ql-block"> (原文)鸽子在给楚叶洗头时,发现楚叶的头发里有一些小白点在动。惊叫 的喊了一声:“妈呀!你头上都长虮子了,你是不是好长时间没洗头了,你就不觉的难受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评论)当年知青下乡有安家费,200~360元不等,主要用于盖房、买桌床锅碗瓢盆。 知青与知青结婚,这安家费好说。 男知青娶农村女,也好安排。 女知青出嫁给农民,这安家费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楚叶本人没想到吗,己经穷到这个地步? </p><p class="ql-block">且看她获得多少政治利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篇小说《天池泪》连载之八</p><p class="ql-block"> (原文)高红燕坐了起来说:“让我猜猜……你今天打得肯定是黑娃,快说说,你是咋样打得黑娃,他没还手?我是用鞋底子在黑娃的头上、脸上、脊背上、胳膊上使劲的抽打, 把黑娃打得身上一片红肿,那真带劲,真解气,而且还是当着社员们的面,最后,我还一脚把黑娃踹倒在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评论)叫女知青用鞋底抽黑娃,绝对是个昏招,是不懂农村习俗。从未见到农村人用鞋底打成人的,因为鞋底最脏,打成人的羞辱性太大,可能激起黑娃宗族的愤怒。 </p><p class="ql-block"> 修水渠等材料,好象还是石志坚的努力?那么他为什么不向公社、县知青办反映楚叶的处境?楚叶本人也不响?这不合情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感想)楚叶应该有原型。但是原作对她的家庭情况、当上知青点的点长的过程、她因为“赤贫”而在知青点的窘境等,均未描述;并将她自愿嫁给光棍的行为描述成毫不利己的纯理想主义行动。</p><p class="ql-block"> 无论当年是否存在这样的知青典型。至少在老知青的眼中,楚叶的人物塑造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于是在后人的眼中,这场“楚叶闹剧”只能是一场荒诞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