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吻

张建强

<p class="ql-block">  平日里开车出门较多,上个月了坐公交车时见到车上有姥姥和外孙两人。就在我前排,小男孩5、6岁样子,那叫一个皮呀,嘴不停歇、手脚乱动,弄得姥姥也是手忙脚乱。最后小男孩有点困了,爬在姥姥肩上要睡觉,头爬过来时小男孩非常自然地在姥姥布满皱纹的脸上亲了一口。小男孩的动作、神态和那没有任何做作的一吻深深打动了我,我叫它----天使之吻。</p><p class="ql-block"> 东西方都将小孩视为神的赏赐,是未来的力量,确实从物种发展的大视角来说,生命的意义便在于延续后代。从中医气的理论来说,每个人都有气,气能相互影响和传导,孩子真的是生活和健康的必备品。</p> <p class="ql-block">  气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中医理论中气与精同义互释,指一切细微、精粹的物质,是生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原始微粒物质,亦是宇宙万物的中介。也就是说,万物之行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物感则应。《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人体之气由精所化,人之气也称人生之气,由元气和宗气构成。元气即先天之气,藏于肾中,禀受于父母,得后天脾胃之气充养。宗气积于胸中,又分清气和谷气;清气为自然之清气,谷气为水谷精微之气。关于宗气《医门法律•先哲格言》曰“故上有气海,曰膻中也,其治在肺;中有气血水谷之海,曰中气也,其治在脾胃;下有气海曰丹田也,其治在肾。”可见,人体之气因人而异,亦于不同的生命阶段而不同,即一人一气,而一时一气也。</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步入中年,人体之气鼎盛,而随着臓腑、经络等的老化,人体之气也逐步衰退。所以从外在的表现和周边氛围看儿童充满活气,少年充满朝气,壮年充满盛气,而老年则气衰会逐步老气横秋了。不同年龄段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其气相投会互相影响和促进。这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四世同堂的奥妙。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孩子活气的充满就会显得冷清、死气;当我们走进病房时的感受和走进阳光的幼儿园听到无邪笑声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进而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也不同。</p><p class="ql-block"> 女儿上大学后,多亏还有9岁的儿子陪在身边,否则50岁的2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话也无话,气也沉闷。儿子放学回家,先学几声狼叫,然后四处乱跑,整个屋里马上就活跃起来了,充满了阳光之气、蓬勃之气。柜子上都是他的书法、墙上都是他的奖状、地上是玩具,床上是植物僵尸的卡片,有时再招几个小朋友来,几乎就吵翻天。可是,这难道不就是人间烟火气,人生的乐趣吗?</p> <p class="ql-block">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有孩子的阳气,自己也会充满阳气;天天和年轻人共处,才能思想更新,心之新,君主之官常新,才有十二官之活气。由于儿子,认识几个30多岁的父母。有一次吃饭,我问几个妈妈,你们是不是和儿子睡觉会摸那Q弹Q弹的小屁股,她们惊讶,你怎么会知道?其实阴阳平衡,我们养育孩子,其实孩子也用他的阳气和青春在反哺我们。只是自然拥有时没有觉察而已。我们退休以后,衣食无忧,真正担忧的是身边没有年轻人的陪伴会老得更快。所以,如何在孩子们长大后还能走进他们的生活,既不会太多增加他们的负担,又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年轻之气,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长大成人,或者当我们逐渐老去,事业的财富和奢华会逐渐褪去,而越发难以忘记的却是那些儿时的记忆,那些和从小养育自己的人在一起的点滴。真正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是成长的记忆而不是成功的回忆,所以陪自己的孩子长大,在他们的成长中将爱和气给予,或许以后孩子们会愿意陪我们老去,并能够在充满皱纹的脸上给我们一个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吻-----我叫它天使之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敬以此文献给生我的和我生的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