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融媒<br>2024-04-07<br>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通辽市融媒体中心与科尔沁区教体局联合推出由浙江省教育工会、浙江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浙江省教育发展中心共同录制的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家庭教育百日谈》。</h3> <h3>潘志平 <br>潘志平,男,1964年生,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杭州市公益中学校长、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校长、杭州市育才公益联合党总支书记◇杭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常务理事,"浙江家长学校"全媒体平台常驻专家、杭州市首届十佳校长、浙江省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全国师德先进个人,<br>主张"亲情是最有效的教育资源",致力于"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专著《一位智慧校长给家长的50封亲笔信》, 主编《嗨,孔夫子一一中学生读论语》《大画论语》《大画颜氏家训》《大画朱子家训》等,均成为畅销书,近五年,在全国各地为校长、教师,家长做讲座130余场,听众近万人,遍及全国30个省市,</h3> <h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句话教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h3> <h3>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决定着你的成败!</h3> <h3>光和雨露,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通过阅读培养语言敏感度和想象力。7-12岁则如同白银阶段,孩子们开始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拓展知识面和视野。而岁以上的阶段,仿佛青铜时代,孩子们的阅读重心逐渐转向深度和广度,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h3> <h3>朱棣云<br>浙江教育出版社◇退休)编审,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讲师团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讲座专家,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浙江省1998版.2004版。2012版家庭教育系列教材执行副主编。<br>已出版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类图书10套18种、发表教育类论文和家庭教育科普文章300多篇。曾获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九五"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十五"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等奖励</h3> <h3>一个人从浅阅读逐渐迈向深度阅读,需要经历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般在3-4岁阶段,这种能力的基础就已经在反复阅读中悄然奠定。若在孩子反复阅读的时期,家长能给予一定的引导和鼓励,让孩子关注书本中的各个细节,培养孩子专注研究一本书并时常回顾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就会如同春雨般自然而然地滋养孩子进入深度阅读领域。</h3> <h3>若在基础阶段未做好亲子阅读的引导工作,等到孩子步入小学阶段才发现浅阅读的难题日益凸显,那么在孩子已经形成不良阅读习惯的情况下,阅读引导的挑战无疑会加大。</h3> <h3>编辑:张瀚文妈妈<br>初审:石艳新<br>终审:魏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