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天上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专家康爱春老师以七年级下册课本为例,给学员们开启学习之旅。康爱春老师先从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和语文教师的责任担当两方面入手,举四川试卷事故,邯郸欺凌的例子,强调紧抓教材教好语文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着,康爱春老师把七年级下册每一单元的单元导读,课后思考探究题都详细做了分析。印象最深的是分析《邓稼先》中的一句话“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设置问题:当时签字手到底颤抖了吗?学员们以小组讨论,不同答案的小组进行辩论后才知道,并不是理由充分都可以得满分。满分答案是不颤抖,一定要从全文去分析,抓住核心形象后再进行扩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反思平时在授课期间很少让学生们从全文分析主人公的核心形象。只是从某一句或者某个事件去归纳形象,这样会解析得不透彻甚至片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高冉老师以省市级优质课获奖作品为例谈文本解读,高冉老师专门为学员们印刷了厚厚的参考资料。资料中的每个案例,每篇教学设计都是精品都是无价之宝。在正式进入解读之前,以《富贵不能淫》为题,学员们需要在一分钟里设计出这篇文章的教学结构。很荣幸我被老师点名回答,三个板块式,第一、重点在读,对话形式读,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不同句式(特别是反问句)的语气。第二、重点在析,从炼字、赏析句子,分析前后对话内容的运用,孟子的反驳方法。此板块需要老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得去引导学生完成。第三、重在辩,何为大丈夫?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情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设计得到了高冉老师的高度肯定,这个肯定和赞扬让我对语文教学又多了一份自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着高老师又从设计课程的角度分析短文长教、长文短教的方法,以省级优质课为例逐个详细解读。并播放视频,各位授课老师的优点也是逐一讲解,学员们受益匪浅,为高老师这种专研精神点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