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10)千年皇家秘境话曲直

閑雲野雀

<p class="ql-block">  尽管人去楼空,仍留下了历史的天穹,皇宫里的日晷还在忠实地折射日光的倒影,天安门的金水河依然承载着逝去的韶华,森严壁垒的红壁黄瓦的高墙,环绕着巍峨壮观的宫殿,曾代表着神圣不可侵犯,象征着皇权的地位和威严,在岁月的印证中诉说着天地间的是非曲直……</p> <p class="ql-block">  紫禁城,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现今最大的历史博物馆,与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的白宫、并称为世界五大宫殿。</p> <p class="ql-block">  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多间,黄色琉璃瓦屋顶、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隔绝。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经14年打造,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竣工。从其建成到封建帝制结束,六百多年间共有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此登基继位。</p> <p class="ql-block">  提起紫禁城就得提到"英武神授。决机应变"的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他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0岁时(公元1370年)既被封为燕王,统领燕京(今北京)一帶。朱元璋去世(公元1398)后,却将皇位给了长子长孙朱允炆。明惠宗朱允炆继帝位后与朝臣密谋,针对燕王制定了“削藩王”势力的计划,危及了朱棣王位。遂于北平起兵,自诩"清君侧"之师,起兵反攻,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朱允炆败逃而不知所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历史在这里划了道耀眼的弧线,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蚊手中夺取了皇位。为了平息"叔夺侄权"的天下舆论,名至实归地当皇帝,他另起炉灶,迁都北平,并开始大兴土木,仿照南京都城模式建造了北京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  紫禁城最为讲究的是它的中轴线,严格遵循对称规则,以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为重心,且建筑都坐北朝南,表面体现出的是帝王的至尊,实质是了表明朱棣心中的纠偏后的“正统”。</p><p class="ql-block"> 皇帝办公用的宫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正午门,皇帝御寝用的"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的后三宫,还有皇家眷游玩的御花园,包括前后两个大门,中央都在一条线上,笔直的南北线,两边的分东西,对称展开。别小看这一条线,它不仅体现了皇家的铁律和秩序,还使整体格局倍显得庄严和大气。</p> <p class="ql-block">  这条线,上定天下定地,中间定规矩:紫禁城的名字寓意着紫气东来,并且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此,这条线又史称为“神道”。</p> <p class="ql-block">  紫禁城前面的"三大殿”都位于中轴线上。这种核心设计理念讲求严谨对称,即强调了皇权至高无上,又阐明了"君君臣臣"的等距离关系,尤其是称"金銮殿"的太和殿在这条线压轴的部位,古往今来,但凡走上仕途的人都渴望走在这条笔直的线路上便会功成名就。</p> <p class="ql-block">  这条笔直线上的"正宫"是坤宁宫,虽然宫内格局完全依照沈阳清朝故宫清宁宫的样式布置,但这条线没变,既便纵横交错但经纬分明,三宫六院的等级,都体现出由这条线划定在建筑规模、形式、间数、大小甚至装饰及所在位置上。</p> <p class="ql-block">  提纲挈领,"善张网者引其纲"(韩非子语)纲举目张。这条线像扯住了鱼网的总线撒向京都,不光在故宫里,还南北延长,成为整个北京市的中轴线:如天安门广场在这条线上,北边的安定门和南边的永定门也在这条线上;鸟巢和水立方则建在这条线的两侧;象天法地的北京城的整齐、壮观乃至大方和雄伟,靠的就是这条直线。</p> <p class="ql-block">  话说回来,顺着这条紫禁城历史的线路,后宫的御花园出门,北面便是景山公园,按线划分稍微偏出有一"罪槐",皆因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后,明思宗朱由检(崇桢皇帝)缢死在万岁山东麓这棵老槐树上。</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站在景山公园崇桢皇帝自缢的地方,感概万千:我在想,故宫离煤山(景山)也就区区三百多米的距离,但是,这可能是他一生走得最远、最不直的一条线道,他一边踉跄着跌跌撞撞地往山上爬,一边嘟囔着“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然后,在老奴王承恩的扶持下,吊死在那棵歪脖树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军入关后,清顺治皇帝为表彰陪崇桢殉葬的太监王承恩,在那棵老槐树下立了一块石碑,上书:"贞臣为主,捐躯以从"的碑文。后来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还补题了一块"明思宗殉国处"的碑文。但可恨的是吊死崇祯皇帝这棵老槐树并没有枯萎,仍然郁郁葱葱。可能为了维护统治和刁买人心,康熙皇帝命人用大铁链将这棵歪脖树锁起来,并命名"罪槐"以示惩戒。</p> <p class="ql-block">  紫禁城从1925年开始改为故宫,有人故名思义说意思是过去的"皇宫"。其实,是1924年10月23日,军阀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撕毁了中华民国与清廷签订的《清室优待条款》,将居住在紫禁城的未代皇帝溥仪等皇室驱逐出去。</p><p class="ql-block"> 为此,无奈只能叫"故宫"最合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历史在这条偏线后面又划了条曲线,若干年后,有人愤概而又感叹地评说道:假设没有这种不遵守"契约精神"的流氓行为发生,就不会出现一个令华夏蒙羞的"满洲国"和"傀儡皇帝"。</p> <p class="ql-block">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历史,往往就是一个丑丫头,尽管当权者往死地把她打扮成仙女,她最终也要铅华洗尽露出本身真面容。这正像故宫那条笔直的轴线,它终究是要歪的,只不过是"宁在直中取,莫在曲中求"罢了!</p> <p class="ql-block">主要打卡景点:故宫四门、角楼、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军机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钦安殿、东西六宫、慈宁宫及慈宁宫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