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内,千余户木结构的西江苗家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4A级旅游景区。</span>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走进苗寨大门,就被开阔的铺着花石的地面和苗族歌舞所吸引。姑娘们穿着霓彩绣衣,头顶银帽、银簪、颈上的银项圈、手上的银手镯,随走舞步叮叮作响;男子们身背五彩铜鼓,摇头晃脑的吹着芦笙,一派浓浓的苗族风景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接着就要走过两队长长的队伍,左边是女士,右边是男士。女士们穿着一袭黑色的绣花衣裙,男士都身背长长的芦笙,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远道来的客人们都要从这队伍中穿过。</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要经过“十二道茶”。说是茶,但这可是地道的“酒”,一道比一道浓烈。</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苗家姑娘站在桌边看着您喝,如果您胆小一碗都逃不掉,喝到第十二碗,走路大概就要“晃晃悠悠”找不到北了。</p> <p class="ql-block">苗寨的博物馆。苗乡苗色,可以进去逛逛。</p> <p class="ql-block">苗寨街上的各种古老的,充满苗家特色的店铺。这家是古老的造纸作坊。</p> <p class="ql-block">苗家以当地丰富的树皮、杉根及清澈的泉水为原料,经过几十道手工工序,这是他们造出精美古朴的“花草纸”</p> <p class="ql-block">苗寨的风雨桥。西江千户苗寨共有七座风雨桥,横跨在白水河上。风雨桥不仅仅是遮风挡雨,通行道路。它有着各种美丽的传说。如果有心人在桥上唱起苗歌,那一定会有俊俏的苗家姑娘回音。</p> <p class="ql-block">苗家的鼓楼。千户苗寨的鼓楼是一座精美的古典建筑,整座建筑古朴而又充满韵味。在鼓楼的顶上,可以看到一个银色的锣,锣上挂着一把红色的锣带。如果有铜锣响起,那一定是寨子里有重要事情发生。平时在这鼓楼下,可以听到苗族人传统的歌谣,古老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歌声,令人感到神秘而欣怡。</p> <p class="ql-block">苗家的香囊可要带上一个。这带有香气的苗药,配上刺绣精美的缎袋,挂在胸前,百毒不侵。</p> <p class="ql-block">蜡染可以苗家的“非遗传承”。苗族蜡染以蓝白两色为主调,也常与挑花、杜鹃相结合,一般是先染后绣,色调丰富,层次分明,既朴实也艳丽。</p> <p class="ql-block">“嘎歌古巷”是苗语的音译,意为“古老的小巷子”。这条古巷是西江千户苗寨的发源地,见证了西江最早的历史。嘎歌古巷内展示了苗族的传统非遗工艺,如蜡染、银饰锻造、苗族刺绣等,同时,这里也是体验苗族传统文化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苗家的老人家,在全神贯注的做着苗家刺绣。</p> <p class="ql-block">出售苗家小商品的苗家的阿乃和城里来的小伙子,做生意也学会现代化手段“手机支付”。</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上漂亮深情的苗家姑娘。</p> <p class="ql-block">坐在风雨桥边的苗家阿婆。为啥苗家阿婆们都要带着花头巾呢?距记载:苗族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将布匹蚕丝缠裹在头上,将金银珠宝披挂在身上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苗家的一种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苗寨的“长桌宴”,长桌宴是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这些民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p> <p class="ql-block">这苗家妹子敬酒的方式叫“高山流水”只要客人能喝,这歌声不断,酒可能就流不完了。</p> <p class="ql-block">鸿运当头。每个客人面前都摆着一枚红色的鸡蛋。苗家妹子敬酒的同时,还会寻找年轻貌美的小伙儿,拿红鸡蛋敲他的脑门儿,这就寓意着“鸿运当头”,象征着好运和幸福。一般被敲过头的小伙儿,不仅脑门,甚至脸蛋上都被敲上了红色儿。</p> <p class="ql-block">恋恋不舍,苗家的故事,苗家的风情,给我们送来了深深的体验。带着祝福,带着好运,我们离开了千户苗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