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 到达</p><p class="ql-block"> 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最佳的方式,就是去它的博物馆。如果要了解一个民族,那就应该去看看他的远古时代,有人类活动的博物馆。虽然距离今天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中国境内人类,但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从北至南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显示了中华大地上人类活动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宁宁上初一了,历史书上讲的半坡遗址离我们仅仅一个半小时车程,于是就打算去一下,但是一直未能成行,直到今年清明节,终于如愿。</p><p class="ql-block"> 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南临半坡村,因此而得名。这里保存着一座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的聚落遗址,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大门,犹如原始村落风格,几根大木柱子的装饰,让人一看就有远古时代感,仿佛回到了6000年前的半坡人的村落,里面的多处建筑都是仿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 </p> <p class="ql-block"> 如果在西安,有很多公交车到达这里,非常方便,我们自驾,旁边不远就是一个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二、半坡姑娘</p><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迎面是半坡姑娘:高绾着发髻、面含微笑、秀美隽雅的半坡姑娘蹲踞水边,望着水面,凝神遐思……她手里拿着的打水瓶子,正是6000年前半坡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尖底瓶(或罐)。6000年前的美呈现给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到历史就是一条河,中华文化渊远流长,绵延至今。</p><p class="ql-block"> 6000多年前的人类是怎样生活?他们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他们的婚姻形态是怎样的?他们是天下为公吗?母系氏族就是女人掌管一切吗?让我们不禁想窥探那遥远而不可知的年代,去揭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走进神秘的世界,去感受6000多年前半坡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多个展馆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博物院,春天,草长莺飞、鲜花盛开,使博物院更像一座园林。半坡姑娘的左手边就是第一展厅。</p> <p class="ql-block"> 三、第一展示大厅</p><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在这里用图片和实物布景详细的记录和介绍了半坡人的生活习俗和母系社会的婚姻与劳作。</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母系氏族社会留下来的陶罐,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陶罐烧制技术。还有布景实物,特别是现代的声光设备向我们展示了半坡人为了使自己在艰险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创造性地进行的一些生产活动,他们的一些创造发明以及为人类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幅半坡遗址自然地理位置复原图。半坡遗址就在浐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前临浐河,后倚白鹿原,南边是终南山,北面是一望无边的渭河川地,也就是关中平原。从那绿水依依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便于古人类定居和生活的好地方。据资料介绍,6000多年前,这里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和湿润,相当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气候。白鹿原遍布原始森林,终年树木茂密葱笼,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如犀牛、鹿、马、猪、羊、兔、狐狸、雕等出没其间,半坡人就是在这里进行狩猎和采集生产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半坡人选择了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定居下来,从事生产劳动,创造着惊人的原始文化。这些都可以通过那些陶罐、石铲和石锄可看出,陶罐是装种子或者食物,石铲石锄是翻地的工具,还有那用树枝削成的如剑状物品作为猎杀动物的画面,都很好的阐释了半坡人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主要依靠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狩猎和捕鱼生产。在这些展览中,据说那个“人面鱼纹盆”最珍贵,是国宝级的,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看似普通的陶盆,四周绘制的似鱼非鱼图案。尽管不是真品,但浏览者都在它面前驻足,为它魂牵梦绕。这古老神秘的图案,是半坡人的氏族图腾,他们倾注了太多的愿望,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半坡人的身高、体重、脑容量等多项指标已经接近现在的人类。</p> <p class="ql-block"> “人面鱼纹盆”最珍贵,是国宝级的,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我们走出展馆,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研学活动,问的3个问题之一就是半坡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 给这个陶罐一个特写。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女人和进门水池雕像的半坡姑娘手里都提着一个尖底陶罐,据说尖底罐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种水器。它小口、短颈、鼓腹、尖底,腹中部有一对半环状耳穿,可以系上绳子,用手提着去打水。这种罐的造型奇特而优美,在自然界中难以见到。它不仅美观,而且使用极为方便:当它汲水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瓶的重心上移,瓶身向水面自动倾倒;水灌到一定程度时,瓶的重心下移,恢复原位,瓶身自动端正,提出水面,水不倾洒。经专家研究,这种自动汲水的现象,恰是物理学中重心原理和倾定中心法则的最早运用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有专家说,半坡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不断有所思考、有所创造、有所提高,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或许这就是今天的创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墙面上那一个个木刻的字画,很好的介绍了半坡人母系社会的婚姻习俗,突然想起泸沽湖,那里的母系社会是不是和远古时代的母系有些相似?</p> <p class="ql-block"> 6000年前的半坡人己经能使用石磨了,可见采集、种植、加工粮食的水平已经很高了。</p> <p class="ql-block">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认识到一些野生动物可以驯化和饲养,从此,猪、狗、羊、鸡等动物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半坡人是较早饲养家畜的先民之一。</p><p class="ql-block"> 采集仍是半坡人经常从事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哦!必须拍照!</p> <p class="ql-block"> 已经会蒸了!🥹😆😁😄这个蒸锅太可爱、太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陶罐底部这么小,而肚子却那么大?</p> <p class="ql-block"> 半坡人的饭量好小!是粮食不够充足?还是的确吃的少?</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尖型茅屋下,有一对那个时代的男女仿真人像,好多人在这里与远古时代的人像合影,或许也是为了记忆。看那穿着,视乎是兽类的皮或用骨针和线把葛麻纤维缝制成的衣服,或许这就是最原始的衣服。 </p><p class="ql-block"> 那女人和进门水池雕像的半坡姑娘手里都提着一个尖底陶罐,制陶是半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四、发掘半坡遗址的重要考古专家</p> <p class="ql-block"> 五、半坡遗址保护大厅</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就来到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保护大厅,虽然仅仅是沟壑和坛坛罐罐,但这里是真正的6000多年前的半坡人生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首先看到的是半坡村落原址模型或旧貌,半坡村落呈不规则圆形,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三个部分:围沟以内是居住区,沟外北边是墓葬区,东边是制陶区,村落中心有一条小沟穿过,将村落分成两部分。据了解在这里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储藏东西的地窖200多座,饲养家畜的圈栏2座,各种墓葬250座,陶窑6座,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达万件之多。丰富的遗存证实这是一座距今6700—5600年间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它揭示了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 村落布局严谨,建筑井然有序,虽然破损,但村落中心那大房子依稀可辨,在它的周围,密布着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据资料介绍,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外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对偶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所以说半坡人的婚姻形态是对偶婚,我又想起泸沽湖的走婚(是不是有些相似)。</p><p class="ql-block"> 据网络资料介绍,从村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严密纪律的社会组织,有着一定的制度规范,按照一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聚落群体,她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女性氏族首领的带领下,过着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六、制陶</p><p class="ql-block"> 半坡遗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制陶,母系氏族社会留下来的陶罐,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陶罐烧制技术。还有布景实物,特别是现代的声光设备向我们展示了半坡人为了使自己在艰险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创造性地进行的一些生产活动,他们的一些创造发明以及为人类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七、宁宁在台阶上发现,连树下的砖都是尖底陶瓶造型。</p> <p class="ql-block">八、后院牡丹园</p> <p class="ql-block">九、沉思</p> <p class="ql-block"> 站在石壁前凝视,陷入沉思:虽然这些年西安建成很多遗址博物馆,但半坡遗址博物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想它都是第一博物馆,在陕西在我国甚至在世界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如果你需要了解历史,如果你需要了解仰韶文化,如果你要了解母系氏族社会,那么就抽空到半坡博物馆去看看吧,或许这里会有你所有需要的答案,也或许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