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邮政博物馆

和敬清寂

<p class="ql-block">坐落于苏州河四川北路桥北侧的上海邮电大楼</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五年(1866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提出,由海关来承办北京、上海之间的外交文书传递,鉴于当时各地义和团运动此起彼伏,沿途邮运不太安全,清政府把这事托给赫德。此后在北京、天津、营口、烟台、上海五处海关仿照欧洲试办新式邮政,中国近代邮政正式诞生。</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四年(1878年)8月24日,中国邮政第一枚图案为龙的邮票在上海发行。</p> <p class="ql-block">大清邮政马车</p> <p class="ql-block">民国四珍(错票)</p> <p class="ql-block">中华邮政车</p> <p class="ql-block">邮政列车</p> <p class="ql-block">1957年,上海市邮电管理局成立,翌年迁入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办公。1999年1月1日,新组建的上海市邮政局机关迁入大楼办公,至此,上海邮政大楼从邮政枢纽转变为邮政运营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上海邮政博物馆建筑总面积为25294平方米。建筑外形呈“U”字型,高51.16米(不包括旗杆高度),地下一层,地面四层。</p> <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年5月28日,上海邮政总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后改称上海市邮政管理局。</p> <p class="ql-block">大楼正门朝东南,正门的东南两侧均为细粒水刷石粉的主立面,并有十九根贯通三层的科林斯立柱不对称地分布环绕,北侧是机制红砖墙。正门的上方建有钟楼和塔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左右两面为弧体,正面镶嵌着直径为3米的罗马数字的大钟,塔楼建在钟楼上面,是巴洛克式的四角双圆柱型。在钟楼和塔楼的底部和基座上,分别置有两座火炬台和两组人物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上海邮政博物馆陈列主展厅馆藏文物共计140余件。主要包括疽子孟姜壶、鄂君启节、阳陵虎符、清代兵部排单、光绪批奏奏折、大清邮筒、中华邮政入局考试试卷、民国挂壁式信箱、邮政天平秤、上海邮务工会徽章、上海军管会徽章、第22届万国邮联特大签名封和纪念邮戳、《近代邮刊》封面印制原铜版、《国邮图鉴》,以及雪龙号纪念封、大龙邮票、红印花加盖邮票、蟠龙加盖西藏贴用邮票等。</p> <p class="ql-block">周日傍晚去的,次日才听说要闭馆了。改日去补拍一个“上海之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