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有兵马俑 北有地坑窑</p><p class="ql-block"> 柏社村位于三原县新兴镇北部,距县城25公里,延西高速新兴出口10公里,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辖区15个村民小组,808户3756人。柏社村是国家下沉式地坑窑集中保护区、享有"天下地窑第一村""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柏社村地理位置重要,是关中通往陕甘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后为兵家必争之地。柏社村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革命战争年代,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军和八路军均在柏社设有秘密交通站。1932年,"两当兵变"后,习仲勋转赴渭北、三原等地开展革命工作,曾在柏社古窑居住,播撒革命火种。受他影响,心字区一大批青壮年参加了革命队伍。如今,习仲勋居住过的窑洞已作为"心字区革命党史馆"被保护。</p> <p class="ql-block"> 地窑是由原始社会类人猿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一种古老奇特的民居形式,被誉为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地窑受外界气候影响小,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柏社村内保留有传统的窑洞民居780院,其中下沉式窑洞四合院225院,是目前全国地窑最多,保留最为完整的村子。享有"天下第一窑"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柏社村林木繁茂,现有中国珍贵树种楸树5万多株,被称为"楸树王国"。高大繁茂的楸树遮天蔽日,村落掩映在天然的绿色屏障中,形成十分幽静的村落环境。被赞为"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村子。在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是都市人休闲、度假、养生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了三原柏社地坑窑洞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2010年,"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论坛"分会场设在柏社村。2013年,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形成了《陕西省柏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年8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3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营造技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历史记载</p><p class="ql-block"> 南宋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在《西征道里记》中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介绍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是对地坑院最早的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营造技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地坑院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三原地坑院起源于中国穴居时代,从发掘的历史遗迹中可以看到地坑院的雏形,秦汉唐时期持续发展,宋元时期达到成熟,明清时期已达到全盛。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下院子</p><p class="ql-block"> 建造地坑院,当地农民叫做"下院子"。下院子主要指的是院心天井的工程。一般有三种施工方式,一种是渐进法,另一种是速成法,第三种是雇人承包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挖窑洞</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中所挖的窑洞高3米左右,宽3米左右,深8~12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形甬道通向地面,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出入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扎窑隔、盘炕</p><p class="ql-block"> 扎窑隔是用土坯或砖扎山墙、安门窗,一般是门上高出安高窗。门内靠窗用土坯垒成炕称为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土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有利于窑洞环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取水排水</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里的居民在地坑院中间下挖深4~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渗进坑内的雨水。地坑院里通往地面的门洞内挖有一口水井,加一把辘驴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成因</p><p class="ql-block"> 社会经济原因,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生活在黄土塬上的先民比较贫困。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动力于农闲之时挥镢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成因</p><p class="ql-block"> 地质原因,三原地区的新兴塬上一带,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成因</p><p class="ql-block"> 气候原因,三原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发生,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落。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概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化</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植树,要"前梨树,后榆树,当院载棵石榴树",因"梨"和"利"同音,榆树号称金钱树,石榴多子,均取吉祥之意。门洞旁载一颗大槐树,寓意幸福生活长久、安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皆土山,多穴居。"从史书对民居的记载来看,三原独特的黄土层为建造地坑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沟壑纵横的新兴塬上,如今仍有多个村落,数百个地坑院。世代在此生活的人们,延续着优秀的文化因子,传递着独有的心理密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没有建筑师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1933年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乌尔夫·迪特·格拉夫·楚·卡斯特在从洛阳飞往西安的途中航拍了第一张地坑院照片。1964年,美国建筑师、作家伯纳德·鲁道夫斯基举办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时,选用了卡斯特拍摄地坑院照片,并出版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一书,让地坑院首次展现在世界面前,并跻身于世界乡土建筑之列,他称这些与时尚无关的建筑近乎永恒,无可改进,以至于达到至善至美。 </p><p class="ql-block"> 尽管有美国建筑业专家介绍过地坑院,但是在信息传播不畅的年代还是有许多人不了解地坑院。八十年代,我在单位管外事工作。一次陪外宾去乾陵,外办车队的司机告诉我,几天前接了一个日本团,老外一到乾陵就到处找地坑院,看了又拍照。后来聊天中才知道,这批日本人是受美国人之托专程来看地坑院的。美国卫星拍到了乾陵周边方形地下建筑,搞不清是干什么用的,怀疑是不是什么军事设施,于是把卫星照片交给日本人核查。那时中日关系比较好,由于历史原因,日本人来西安旅游的特别多。弄清真相的日本人觉得“原来如此”,就当笑话说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建造科学合理</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这种建筑非常科学,例如,为了防止下雨时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挖有供存渗雨水之用的渗井;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辗压平整,因此每一座地坑院都配置有一个碌礴。同时居民还可当做打谷晒粮的"场",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构造方式独特</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地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这与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程造价低廉</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运而生的,过去,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根本没有钱去建造房屋,那时候在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居住,虽然费力大,耗时长,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建筑材料,更不需要花什么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居住舒适惬意</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随大地脉搏而跃动,防震效果极佳。窑洞圆拱形,坚固耐压,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适宜人居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地坑院的建造别具匠心,向下挖坑,四壁凿洞,与大地融为一体,院上院下绿树成荫,窑内窑外收放有序,曲径通幽,浑然天成。实用、美观、坚固,是生态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从空中鸟瞰,一个个地坑院犹如雕刻在大地上的一个个回家的"回"字,时刻在等待着,召唤着每一颗远走的心。时光流转,乡情乡愁,魂牵梦绕。在抢救保护地坑院,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时代呼声中,柏舍地坑院景区应势而生,是中国古村落的典范,成为中国最美旅游乡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坑院的建筑特色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地坑院省时、省工、省料、省钱、防震、防风、防盗、防火,冬暖夏凉,四季宜居。院内饮烟缭绕,欢声笑语;院上林木成行,打场晒粮。空间得以综合利用,地坑院数量逐年新增。而如今,时代变迁,大量的农村人到城里生活,许多窑院长久闲置,没人维护,坍塌破败,地坑院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修缮保护迫在眉睫。</p> <p class="ql-block"> 由此向后四幅照片是一所地坑院全方位图。地坑院最小也是八孔窑(含门洞也称门窑),南北取向,门洞在南边或东侧或西侧。这是因为北窑向阳,作为主窑,南窑背阴一般用作通道、厨房或库房,东西窑有东晒西晒之别,一般用作晚辈居住,或作客房书房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个窑院有点特殊,右上方位置有一处突出,建了一个平台。</p> <p class="ql-block"> 因此,这个地坑院成了曲尺形。这是一例特殊的情况,是因为这孔窑洞塌了,清理过塌陷的泥土后在此盖了一间平顶房,房顶做了一个平台。</p> <p class="ql-block"> 现在仍有人居住的普通的地坑院门洞。</p> <p class="ql-block"> 院内干净整洁,没有太多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这个院子更显陈旧一些。</p> <p class="ql-block"> 己经废弃的地坑院。</p> <p class="ql-block"> 废弃地坑院的门洞,杂草丛生。</p><p class="ql-block"> 从整个村子看,随着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有条件的都在地面申请庄基,盖平房或楼房居住了。这主要是因为地坑院的通风、排水、排污都不方便。应该说从地下转到地上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所以出现废弃的地坑院也不奇怪。</p> <p class="ql-block"> 因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窑洞外装饰也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在陕北有许多依山而建,用石材碹砌的石窑,或者是土窑外砌石材,显得美观,且坚固。而且陕北窑洞的门窗十分考究,下砌一米左右墙面,上半部分门窗均为木结构的各种图案,采光很好,再加上彩色剪纸窗花十分喜庆。</p><p class="ql-block"> (图片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咸阳乾县、永寿等浅山区,沟壑纵横,村民往往利用山脚沟边的自然高差打水平门洞,长十余米。然后以门洞为通道,向上向前向左右开挖一个方形天井。天井的大小就是院子的大小。接着在天井院四面开挖窑洞。从山坡上看是“地坑院”,从山脚沟边进入,就是个窑洞“四合院”。我在永寿县渡马公社插队,就住的是这样的窑洞“四合院”。多年前,乾陵司马道西侧就有好几家这样的农户。</p><p class="ql-block"> 关中窑洞门窗比较简单,有砖砌窑面,留有门,窗,窑洞正面半圆顶部有出烟口。</p> <p class="ql-block"> 2010年7月,我曾回过插队的村子,我们知青院窑洞己经坍塌,但是门洞仍在。</p><p class="ql-block"> 1.走向知青窑院;</p><p class="ql-block"> 2.穿过门洞进入院子,左手边是厨房;</p><p class="ql-block"> 3.透过门洞可见院子和门外地面一样平。</p> <p class="ql-block"> 这个“同家小院”是一个农家乐。我们决定在这里吃午餐。门洞收拾的干干净净,拍个照片留念吧!</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吃了一顿不错的农家饭,各位可以亲临品尝。</p> <p class="ql-block"> 餐后在村里参观,在一面杏黄旗下,意外发现了这块广告牌,我决定下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广告牌对面就是干干净净的通道,门洞上方四个大字“柏社印象”,门两傍一副对联“诚信闻朝野,美味传三秦”,对联上方两盏西式门燈,传统与域外元素结合,<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给我了很好的第一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 沿坡道走进大门,对面墙上灯光投射出华建敏同志2012年5月的题词:“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确实是很准确的评价! </p><p class="ql-block"> 注:华建敏时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p> <p class="ql-block"> 我下去一看,这个柏社印象是把三个相邻的地坑院在地下打通连成一体。内有歺饮、住宿、娱乐和民俗风情展示,很有看头。于是赶紧叫老伴和女儿下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老伴在入口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柏社印象的总台。柜子上有一首描写地坑院的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律 柏社地坑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古柏社村,百家地下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天栽楸树,洞府漫幽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笑语林间起,炊烟脚底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村何处去,叟指一方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通往另一个地坑院的窑洞,傍边陈列着六七十年代百姓生活日用品。当年风糜一时,如今也成文物!</p> <p class="ql-block"> 找找你家用过的东西!墙上挂的镜框里是粮票、布票、购物券等等!我们熟悉而年轻人陌生!</p> <p class="ql-block"> 不同用途的窑洞有不同的装修。这个窑洞后墙上就挂许多不同的空酒瓶,不用说这里是亲朋好友把酒言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前窑的博物架上也摆放了空酒瓶。</p> <p class="ql-block"> 不用问,这肯定是个麻将室!</p><p class="ql-block"> 与“发”字合个影,不求发财,能正常发退休金就行!</p> <p class="ql-block"> 整个墙面是用麻将牌贴成的,用麻将背拼了一个大大的“发”字,发大咧!发大咧!</p> <p class="ql-block"> 这孔窑洞的隔墙镶嵌博物架,摆放了许多茶(酒)怀,形色各异。有几个小瓶子又象是酒素子或茶业罐。中心是红底金色的一个大“福”字。</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福字是用金黄色五角面值的硬币拼成的。</p> <p class="ql-block"> 局部放大是这样子的。制作者很用心,硬币展示的都是面值“5角”。</p> <p class="ql-block"> 这是通往另一个地坑院的通道,墙上镜框里有创办者的藏品,公园门票、电话卡甚至还有照相馆包装纸袋。个人爱好,个人收藏无奇不有!</p> <p class="ql-block"> 窑洞里的灯也别具特色,用葵扇或斗笠做灯罩。</p> <p class="ql-block"> 每个地坑院都有四个不同的同音字,分别挂在四面墙中间。问了问老板有什么寓意,回答说,没有!就是想这样装饰一下子!</p><p class="ql-block"> 这个院子是:“境”“静”“净”“敬”。是不是可以解释成:环境安静、洁净,是对客人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 “義”字院,是義、义、谊、意四个字。我没拍全。下面绞水的辘轳!</p> <p class="ql-block"> “意”字下,烧柴的土灶。</p> <p class="ql-block"> “谊”字。</p> <p class="ql-block"> “时”字院是时、实、识、食四个字,我也没有拍全。</p> <p class="ql-block"> “实”字。</p> <p class="ql-block"> “识”字。</p> <p class="ql-block"> 自来水龙头!</p> <p class="ql-block"> 废轮胎改造的盆景!</p> <p class="ql-block"> 闲置的风箱。</p> <p class="ql-block"> 现代化的净水机!</p> <p class="ql-block"> 净水机侧面一个联句:“临坑似感年无季,入院方知洞有天”。</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还有一些名言警句。这是王阳明的“人生五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曾国藩的语录。</p> <p class="ql-block"> 柏社印象的联系电话号码,先猜谜底后打电话。</p> <p class="ql-block"> “柏社印象”不负此名。感谢他们为保护地坑院民居文化做出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我们拜谒渭北革命根据地旧址(己另做一美篇)的意外收获吧!柏社!我们还会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 本篇使用了老伴和女儿的照片,柏社印象提供了帮助,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