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荟萃,万人共享——小学数学〖创设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研讨观摩会

妮妮

上午场 <p class="ql-block">  4月11日,我们一行10人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的海创小学,参加“千课万人”〖创设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研讨观摩会暨数学新课标〖实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群英荟萃,众多全国特级教师齐聚一堂。他们文思敏捷的教材态,使课堂充满启发和想象,妙趣横生。每一堂课都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名师课堂的精彩与智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孙敬彬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变化的量》,孙老师的这节课采用北师大版教材,他立足于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函数在描述定量关系和数据趋势、分析各种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精心建构了数学思考的模型,选取了统计图、统计表、代数式等进行表示、论证、推理,帮助学生体会函数思想。这节课教学设计站位高,理念新,课堂教学贴近学生,课堂氛围轻快、不失幽默,让参与者共拥“数学,有趣而美妙”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朱乐平老师执教的是《说对错,讲道理》,朱老师的课堂基于前测,首先列举了3位学生的作业,让全班同学观察后去找这几个同学“共同点”:(1)明确说出小明的说法“不正确”;(2)举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不正确”。像这样的例子,都是反例。这个学习过程,既是对前测的回顾,更是引入推理关注点的有效契机:举反例能说明小明的说法不正确。朱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设定、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一句教学的语言,都是那么的严谨、妥帖、从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刘德武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认识100以内的数》(练习课),刘老师今年已高龄78岁,临近耄耋之年,风采依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妙趣横生;他严谨的逻辑、缜密的思维,驾轻就熟的课堂、“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不时赢得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p> <p class="ql-block">  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卖牙膏的故事》一课对怎样依托情境上好一节数学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华老师的课堂既有情节又有问题、既有过程又有方法、既有思考又有诀策,<span style="font-size:18px;">值得我们深思之、借鉴之。</span></p> 下午场 <p class="ql-block">  黄爱华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加减运算的一致性》,黄老师的课堂通过“数的构成”“数的等值”“加减运算”三大环节带领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进行了板块梳理,通过共同本质的提炼找到了联结之处: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的运作。从而寻找到了数学学习的引擎工具,打通了内在关联,“带着计数单位上路”减轻了学习负担,实现了整体建构。</p> <p class="ql-block">  朱国荣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度量衡的产生与统一》,朱老师精巧细腻的问题设计、丝丝入扣的环节推进、精致点睛的板书设计、亲和贴切的师生互动,都值得我们学习。课堂中将历史、文学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彼此交叠,实现了跨学科融合。整节课,充溢着浓浓的文化味。</p> <p class="ql-block">  刘松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课始刘老师创设“用一个数表示信封中水笔支数”的任务情境。学生产生了用具体数无法表示的认知冲突。通过不断交流碰撞,学生逐渐感受用字母表示未知量的优势,明晰不确定的数可以用符号表示,体会用符号表示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  商淳贞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除法与分数》,商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开始以大情境揭开了课堂教学的大背景:前面是三月份学生的远足实践活动,现在的四月份是郊游主题活动。后者活动中要有许多准备性的工作,比如分发食物、活动安排等,课堂教学就在这些准备活动中展开。整个教学过程以两个探究任务三个有趣游戏为主线组织。商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发展方面,不仅有针对除法与分数的有关问题中发展核心素养,而且在“三会”的形式中学生也在努力表现自己的收获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听课并记录</p>

老师

课堂

执教

课堂教学

学生

情境

数学

活动

教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