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们都觉得“差生”这个名称不好听,于是想方设法在名称上做文章,比如,将“差生”称为“后进生”,“他们也在进步,只是进步慢一些而已”,其用意甚美,可谓用心良苦,可“后进生”这个名称就好听了吗?也不好听。于是又有人主张改称“潜能生”,意思是他们有潜能,只是暂时落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实,不管是“差生”“后进生”还是“潜能生”,衡量的标准都不离“分数”,因为很多人事实上已经把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等同于分数,最后干脆简写“教育=分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分数崇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从标准的设置上反思,却一味在基于不合理的标准而得出的名称上做文章,自然是舍本逐末的。就像职称评审中“破格”晋升,“格”是什么?是年龄、年限,是“任现职满五年才有资格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规定,这就是“格”。某人业绩突出,不满五年就申请晋升,于是他就需要“破格”。实际上,这个“格”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单以年限来定“格”,不以业绩定“格”?这是典型的“论资排辈”思想在作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同理,对学生,为什么单一以分数定“格”?分数高就是优等生,分数低就是差生。这个“格”合理吗?如果我们把“格”多样化,将“德”“体”“美”“劳”等维度都考虑进去,那是一个“差”字能表征的吗?它更多的是“异”。举例来说,小张同学各科成绩都好,门门95分以上甚至有些学科满分;小李同学学科成绩差一些,但他热心班级事务,乐于助人,在社团活动人表现出不俗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这是“异”。即便单从学科成绩来讲,小王同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成绩好一些,小刘同学数理化生等学科成绩好一些,小胡同学音体美等学科成绩好一些,这也是“异”,这些“异”就一定比“差”差吗?自然界没有两片树叶的纹理是完全一样的,何况活生生的人?我们不能重“差”轻“异”甚至以“差”代“异”,把“异”给弄丢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和他将来所能取得的成就取决于一个商数——智商,就像16世纪人们坚信“日心说”一样。美国著名心理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却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绝对不是‘一块铁板’。”1983年,他在《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 )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念,这一理论堪称心理学界“哥白尼式的革命”,它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基本假设,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加德纳指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内省)智能、博物学家(自然探索)智能。这八种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通常人们说“东方不亮西方亮”,还说“上帝在某个地方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在另一个地方给你开一扇窗”,大抵都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能将八种智能分出“高下”,定出“好差”,张三这两三种智能有优势,李四那两三种智能有优势,这是“异”不是“差”。正因为有“异”,人类社会才“异”彩纷呈,否则,同质化发展,世界会多么单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所以,我以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以“差异生”代替“差生”为好。当然,说没有“差生”是一种略带偏激的说法,人类社会也不是绝对没有“差生”,当年孔子就把人分为“上智”(“生而知之”)、“中人”(“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下愚”(“困而不学”)三种,人的智商有高有低,但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属于“中人”,“上智”“下愚”占比毕竟都很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要实现由“差生”到“差异生”的转变,我们需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说一千道一万,最精髓的东西、最美的意境就是“有教无类是大爱,因材施教是智慧”两句话。限于篇幅,这里侧重谈谈“因材施教”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材施教”,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中,应该就是“因异施教”,因为前面反复“论证”了“材”各有“异”且“异”重于“差”。就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转变教育观念。有人认为,一线教师是做实际工作的,认认真真上课,兢兢业业补课,把升学率抓上去才是“硬道理”,咱不玩虚的,别跟我天天谈什么“理念”“观念”。要知道,很多情况下,观念决定行为,观念不变,行为是很难改变的,即使变了,也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各异,“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皆有才”因此“人皆可教”的思想,千方百计地去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费尽心机地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一个班内,各有所“异”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很美的教育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加强学情研究。研究学情被视为教师的新基本功,教师不了解学情就意味着你是蒙着眼睛上课。但过去的教研,偏重研究“教”,教研活动几乎都聚焦于研究怎么教,对“学”(学生、学情、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即使有些研究,又更多地放在“差”的方面,对“异”关注甚少。今后的教研应该追求教与学并重、差与异并重,关注学生在各智能领域的差异。当然,这对教师要求更高了,如果说判断学生是否“差”相对容易,那么,了解他们的“异”则更难,需要教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门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控制班级规模。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其视野关注极限为25人,再多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这就是“视野关注极限定律”。当“大班额”“超大班额”比较普遍存在的时候,教师很难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异”施教很容易落空。随着学龄人口减少,一些地方正在逐步实现人们一直期待的“小班化教学”,从而为因“异”施教创造了客观条件。但也要注意一个现象:当媒体开始报道“2023年小学迎来最后一波入学高峰,2024年起小学整体入学人数将开始减少”,一些区县马上就停止招聘教师了,而且是“未来三年都不再招聘教师”,“一个都不招”。我很理解一些区县财政的暂时困难,但“一个都不招”一是容易造成若干年后教师年龄断层;二是为刚刚开始出现的“小班教学”的可能性“劈头浇了一盆冷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挖掘校本资源。国家课程要落实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共性要求,不宜提“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事实上,前些年一些学校盲目“改造”国家课程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有“意识形态”问题。但因“异”施教可以在三个方面予以落实:校本课程,社团活动,课后服务。充分挖掘校内的资源和潜力,适当引入社会资源,围绕育人方式的变革,开设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校本课程,建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优化课后服务模式和暑期托管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运动、艺术、生活、劳动等兴趣拓展类教育活动,改变“一个班一张课表”、整齐划一“齐步走”的传统做法,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教育,从而发现、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实现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优化评价制度。“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认真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的要求,改变单一以分数论高下,将“三好学生”实际上变成了“一好学生”并且“一俊遮百丑”的评价体系。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人才,建立、完善、实施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带入考试招生中,从而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在当前全国上下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尤其需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检视评价制度,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奇才异能的人才营造适宜的环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