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 “语”你共研,——启小、平源结对帮扶之语文课堂教学指导交流

半音书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育如养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都是种花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漫步在语文教育的花园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行走于教学研讨的大道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静静期待着满园花开</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力量叫结伴而行,有一种引领叫结对帮扶。追光而遇,逐光而行;携手并进,共同成长。为全面了解学校常规课堂教学信息,加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及时发现和反馈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教育质量。2024年4月11日,平源学校教导处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语文科教研交流活动。并邀请启明小学部校长周洲、副主任陈杰、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娉婷等一行6人来到我校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现场指导。</p> 一、共观共研,思维碰撞 <p class="ql-block">  张姿丽老师执教的是四下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之《囊萤夜读》,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意指导朗读作为重点,采用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有层次的朗读方法,引导学生恰当处理长句,再带着节奏朗读,让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故事的内容,从中受到教育的熏陶。同时,张老师非常注重对文言文学习的学法指导,除了让学生回忆已学的方法,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带领孩子们利用扩词法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建议:1、导入花费的时间过多。2、明确单元课文的价值。长文单元,长文短教,短文要深教,同时教方法很重要。3、新课标要求小古文重在朗读,只有掌握诵读时声音声低、语速放慢、标点和词语之间停顿等正确要领,以读促讲,以读促思,才能在诵读中“得意”。</p> <p class="ql-block">  童彬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堂伊始,童老师通过学生清明扫墓的亲身体验自然导入课文。为本文的学习做好了良好的铺垫。整堂课,童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体会主席的内心世界,感受主席作为领导人的博大胸襟。“责任”这一人文主题自然渗透于始终。教学中,童老师将朗读作为语文训练的中心任务,个别读、引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呈现文字,并时刻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与文本充分对话,读中悟、悟中读,真实触摸到文字滚烫的温度。其次,童老师适时补充了毛岸英相关的经历时间轴、视频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时空的距离,丰实教材厚度,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场的人无不被深深触动。建议:注意内在外化,打通人物的类型与外在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曾玉英老师执教的是六下第四单元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程伊始,曾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解读课题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的六要素对课文进行划分,运用小标题概况故事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抓住描写董存瑞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通过抓住重点段落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英勇牺牲的光辉形象。整堂课的教学节奏紧凑,环环相扣,学生互动良好。</p><p class="ql-block"> 建议:1、将单元课文进行整合。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则是运用方法。2、把握好语文要素的方法,其一,抓关键词提问,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其二,朗读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感,从而更深刻地感悟人物的品质。3、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4、教学任务的设计指向要更加明确。</p> 二、研有所得,且思且行 <p class="ql-block">  三位授课老师分别对各自执教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说课和授课后的感悟和反思,与会老师们进行了集体评课,会中,周校长和名师们分别对三堂课进行了全面精准的点评,指出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亮点和不足,并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名师们的点评和指导下,老师们都对各自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明确了教学改进方向。</p><p class="ql-block"> 借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语文老师不是‘常人’,也不应该是‘常人’,因为我们肩负着让学生学好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语文教师,脚踩着语文大地,头顶着语文璀璨的天空,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相信,由本次活动引发的对课堂教学深层的思考,会给我校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注入生机,指明方向,带来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供稿、编辑:凌继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审:凌继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审:彭思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审:曾 铮</p>

语文

教学

学生

老师

朗读

课文

课堂教学

单元

感悟

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