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曾经三次乘船游历三峡,亲眼见证了25年间三峡地区经济和社会及其旅游业的发展变化,也在这些旅行中获取了许多知识并得到了愉悦。<br><b> 一游三峡</b><br> 第一次游三峡是1980年的12月。我们五个同事被领导派往西安、成都和重庆学习企业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在重庆事完之后,我们登上了重庆开往武汉的江轮。<br> 早上天还没亮,我们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登船。我们那艘船的舱位分为四等,我们的三等舱室是六个上下铺,可住12人。<br> 当天 晚八点,船停靠长江上的历史重镇万县码头。我们下船在码头周围转悠。那时的万县还是很古老的样子,街道狭窄崎岖,路面铺着石板,密密紧挨着的房屋普遍都很老旧,大部分是木质结构人字型屋顶铺满黑瓦的那种。 </h3>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在著名的重庆人民大会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前留影</p> <h3>和同事在著名的红岩革命纪念馆留影<br></h3> <h3>一行人在白公馆留影</h3> <h3>在重庆市区的最高位琵琶山公园留影</h3> 船在万县港停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启程继续航行。由于那会旅游业还没有兴起,我们的船所经过的沿途所有名胜古迹都不专门停靠(不像现在,所有大型载客船基本都是旅游船,主要的名胜古迹都要专门停靠),只用船上的广播介绍。但船上的广播系统好像有点毛病,总伴着吱哩哇啦的噪声,加之船上人声嘈杂,所以广播里的介绍我大都没有听得很清楚,懵懵懂懂走了一路。<br> 其实,三峡中的那些名胜古迹许多都在我曾经订阅的《地理知识》介绍过,我需要的是实地游览和参观,可惜当时无法做到。好在我生性好奇心强,只要有空就伫立船头没完没了地到处东张西望,希望能大饱眼福。当然也没忘记用我带的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拍点风光什么的,但主要还是拍人,给大家在三峡中留影。毕竟那个年代人们收入都十分有限,哪舍得用相对来说价格不菲的胶卷如同现在的数码相机随意尽情地拍摄。<br> 第三天下午,因为宜昌葛洲坝工程准备大江截流,船不能通行,我们在葛洲坝工程上游几十公里的陡山沱的码头下船,转乘轮船公司提供的长途大巴车前往宜昌。汽车沿江边的公路逐渐盘上山顶沿江行驶,时不时可以看见悬崖下的长江在夕阳照耀下,宛如一条金色的飘带在深山峡谷中蜿蜒,景色壮观而独特,给人印象很深。 <h3>轮船过三峡时留影<br></h3> <h3>和同事在轮船上</h3> 在宜昌我们重新登船继续往武汉航行,一路江汉平原的景色平淡而乏味。本来我们的船计划是第二天中十二点到武汉,我们原打算下船就转乘顺路的火车走。但由于在翻越葛洲坝工程耽误了时间造成晚点,我们的船到达武汉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不仅没有火车可乘,连市内的公共汽车都停驶了,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出租车。我们跑断了双腿连问了N家旅店,都因客满无法接待。无奈,我们只好去了武昌火车站在候车大厅等候。<br> 12月的夜间气温自然很低,落成不久的武昌新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又没有暖气,车站广场周围连饭都没有卖的,而我们穿的也都是普通棉衣,所以在困顿中就慢慢感到了周身寒彻,而且越来越冷,冷得让人无法忍受。我们只好挤做一团背靠背坐着,以此抵御寒冷。这天晚上我遭受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寒冷,刻骨铭心。<br> 熬过了艰难的一夜,第二天早九时我们登上了北去的火车。 <h3><b> 二游三峡</b><br> 1997年6月初,我在湖南张家界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结束时,我们单位工程公司的梁经理从太原给我来电话,邀请我一起去重庆进行一项业务考察。本来我可以飞到重庆和他会合,但他希望我先到成都陪他去看看都江堰。都江堰我虽去过很多次,但去成都的机会我从不想放过,于是欣然前往。<br> 我从张家界坐运7飞机先到重庆,停留半小时后继续飞往成都。当天天气非常好,能见度很高,运7又飞的比较低,我得以从空中很好地饱览了一番四川盆地的美好景色。说实在的,我对四川盆地这片土地一向是很感兴趣的,但也主要在成都平原一带待得多、走得多点,其他的,我两次去过重庆,还曾经在綦江这个小县城住过十天,但总得来说,对四川的了解很局限。虽然也多次坐飞机进出四川,但不是夜晚就是遇到厚厚的云层,让你什么也看不见,此次我从空中高高地俯瞰四川盆地,大好河山尽收眼底。<br> 和梁经理同行的王女士我也很熟悉。他们先我到成都机场,我们在成都机场会合,第二天上午去了都江堰游览。路过我母亲的老家郫县,我看望了母亲家的亲戚们。下午三点从都江堰回来,我们立即赶到五桂桥长途汽车站坐大巴走成渝高速前往重庆,晚八点到达。<br> 当时重庆刚成立直辖市,王女士的姐夫是市里的主要领导,让秘书帮我们安排了住的地方,王女士则住在了她姐姐家。第二天,王女士姐夫让他的坐驾拉着我们参观了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这些著名景点(这些地方我1980年就参观过)。让我们也有了一次坐直辖市领导的车到哪都畅行无阻的经历。<br> 其后几天,梁总的业务单位负责接待我们考察,期间派车拉我们一行去了有名的大足石刻参观。大足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和洛阳石窟我都多次看过。独这大足石窟很难得有机会来,所以,参观大足石窟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h3> <h3>我们一行人在重庆</h3> <h3>在著名革命烈士纪念馆渣滓洞</h3> <h3>在白公馆留影</h3> <h3>参观大足石刻</h3> <h3>参观大足石刻</h3> <h3>参观大足石刻</h3> 参观大足石刻 重庆的事办完,我们乘船前往宜昌,要去看看三峡。当时,一般卖票窗口外地人很难买到过三峡的普通船票,只能通过旅行社加入旅行团才行。王女士姐夫的秘书帮我们买了普通船票。登船是在下午四点,我们是二等舱,一间四个铺位。<br> 该船实际上是一艘游船,所以沿途规定的景点全部停靠,游客下船参观。我们没有参加旅行团,自然有选择余地,想看的就自己买票参观,不想看的就自己下船转转,反正不误船就行。不过,沿途旅行团参观的地方我们都是视情况再做决定。但也只进张飞庙看了看。参观张飞庙是在晚上,观后甚感没趣。真应该参观的小三峡我们反而没有游览。 <h3>在重庆码头</h3> <h3>在“鬼城”丰都县留影</h3> <h3>过瞿塘峡</h3> <h3>船过瞿塘峡</h3> 我们的重点就是看三峡。这次比80年那次进步很大的就是我们都带有傻瓜相机,又是彩卷,可以留下比以前更多更真实的记录。到底时代在进步,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我们也不用像第一次游三峡那么吝惜胶片了。而且,因为是夏天,长江的水量比80年底那次还是大多了,两岸的植被也很葱郁,景象很不错,让我们领略了三峡的奇伟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特别是船在下午通过三峡工程,我们在船上看见了世纪工程——三峡工地的宏伟场面。 <h3>在巫山县小三峡口</h3> <h3>大桥下就是小三峡的入口</h3> <h3>小三峡的第一道峡龙门峡的入口</h3> <h3>在巫山县小三峡口</h3> <h3>在巫山县码头等船</h3> <h3>过巫峡</h3> <h3>在江轮上</h3> <h3>过夔门</h3> <h3>过西陵峡</h3> 船到葛洲坝水坝,排着队过船闸,由于对过船闸很好奇,几乎所有的旅客都挤到甲板上来观看。当然,我也是第一次过船闸,但我对船闸的原理比较清楚,在给王女士介绍时,很多人都围过来听,有几个MM还没听懂,嚷着让我多讲讲,于是我便当了一次义务讲解员。<br> 过了葛洲坝很快就是宜昌港,我们下船时已经很晚了。 <h3>参观葛洲坝水利工程</h3> <h3>在葛洲坝船闸</h3> 第二天上午,我们专门去葛洲坝大坝参观,第一次在如此巨大的水利设施上参观了一番,也算是此次一个收获。午饭后,我们乘飞机到北京。 <h3><b> 三游三峡</b><br> 2005年10月底,我在成都参加完九寨沟、黄龙四日游,又萌生了再游三峡的念头。一向对水利工程有兴趣、也一直关注三峡工程的我,很想看看三峡在大坝蓄水145米高程后的情况。此前我甚至多次有过自己开车去宜昌看三峡工程的打算。现在既然来了成都,干脆利用这次机会再游三峡。于是有了我的第三次游三峡的经历。<br> 我加入的是一个重庆、三峡五日游的旅游团。对旅游行程,我特别关心什么时间过三峡大坝,我希望能在白天过,以便能好好看看三峡工程,便再三问旅游公司,他们说,下午四点过三峡大坝,肯定在白天过。但看三峡大坝不在旅游项目内,要另交130元专门参观。我想,只要能在白天看三峡大坝就行。<br> 在重庆,安排的项目无非就是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一类的项目,我已经看过两次,兴趣不大,但也跟着走走。 </h3> <h3>2005年的重庆人民大会堂</h3> <h3>时隔25年再一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大门留影</h3> <h3>时隔25年再一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留影</h3> 在重庆登船是晚上,朝天门码头设施比我前两次来有了很大改善,有了候船大厅和登船的电缆升降车,不像以前,自己要拖着行李走很高的台阶和挺长的木板桥。但到了跟前才知道每人要掏五元的电升降车费,使大家都措手不及,手忙脚乱地翻腾零钱。<br> 我就想,人们买票登船用你的码头设施天经地义,凭什么要再掏钱?如果在这应该再掏钱,那么在机场该不该掏钱?火车站、汽车站该不该掏钱?在此类公共设施中我是头次遇到这种情况。<br> 船半夜启航,清晨到了丰都停靠,导游组织游客下船游览鬼城。我对装神弄鬼一向不感兴趣,1997年那次也在丰都下船,也只在县城转了转,没有进鬼神馆参观。此次仍不打算参观,虽然我的团费包括此项目。 <h3>曾经的丰都“鬼城”老城正在拆迁。岸上的楼房处在三峡水库蓄水位到175米高程时都被淹没。</h3> <h3>丰都长江大桥</h3> <h3>丰都长江大桥</h3> <h3>船到万州,我们第一次来时还叫万县</h3> <h3>万州港</h3> 万州港停泊的用于三峡客运的高速快艇 <h3>万州长江大桥</h3> <h3>船驶离万州,刚从万州长江大桥下驶过。</h3> <h3>万州的晚霞<br></h3> 在丰都停了三个多小时后,船继续航行,经过万州(前称万县),晚上停靠云阳码头,参观专门搬迁另建的张飞庙。仍然提不起我的任何兴趣,别人参观,我利用此机会在岸边随便走走,看看。<br>第二天清晨,船过第一峡——瞿塘峡。穿过瞿塘峡不久,停靠巫山港,换乘游艇游览小三峡 。 <h3>到巫山县了</h3> <h3>江中看到的巫山县城</h3> <h3>巫山港</h3> <h3>我们的船在巫山港停留近4个小时,换船游览了小三峡。</h3> <p><b> 畅游小三峡</b></p><p> 出了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便是大宁河宽谷地带,长江北岸和大宁河入长江口的西岸形成的一个半岛上,坐落着小巧玲珑的巫山县城。县城东边的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之誉,大宁河支流马渡河上还有小小三峡。人们说,如果长江三峡是一部交响乐,那么小三峡是其中一个精彩的乐章,而小小三峡则是一个美妙的插曲。</p><p> 此次,我随旅游团队从重庆上船游长江三峡的途中,在巫山县游了小三峡和小小三峡。</p> <h3>小三峡的入口。1997年6月我第二次游三峡时曾经在桥上拍照留念。此时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45米。后来三峡水库水位提升至175米前已经将该桥炸毁。</h3> 1997年6月我曾经在该桥上眺望了一番。前些年该桥在三峡大坝水位升至175米前被炸毁。央视做了直播,我看了。 <h3>进入小三峡的龙门峡</h3> 这是我第二次到巫山县城,第一次是在1997年6月。我和两个同事同样是从重庆乘船去宜昌,虽然我们没有加入旅游团,但我们船上基本是一个旅游团队,船的行程完全是旅游团的行程。而小三峡又是三峡游的规定项目。所以,船要在巫山停半天,旅游团要游小三峡。<br> 我们虽不是旅游团成员,要临时加入倒也未尝不可,但看着简陋又拥挤不堪的小游船和当天的"咸盐"烈日,想像三个小时烈日暴晒下的游程一定会相当辛苦,况且,对我们这些临时加入者的要价又相当不菲,于是我们只好作罢,没有参加那次本可以参加的小三峡游。<br> 不游小三峡,就得等半天。实在是不甘寂寞,于是经人指点,我们先到小三峡入口的龙门大桥上去游览了一番,在高高的大桥上凭栏往里眺望了一阵,心想,这也算到过小三峡吧,虽然没有深入游览,但多少还是看见了它的一段婀娜身影,如此这般地聊以自慰。<br> 游完龙门大桥,我们在巫山县城转悠了一阵,大概是早就计划为三峡工程而准备拆迁了,所以县城的街道、建筑依然是很历史的样子,陈旧而破败,于是,大家很快便失去了游览的兴趣,找了个小饭馆填饱了肚子,便到江边码头附近,顶着烈日望江兴侃。<br> 两点多钟,旅游团游完小三峡归来登船,看着他们一个个晒得通红的面孔,和无精打采疲惫不堪的样子,大家一阵窃喜,庆幸我们没去。 虽然可以如此自我慰籍,但毕竟失去了一次游览小三峡的机会 <h3>龙门峡<br></h3> <h3>船在小三峡中的龙门峡和巴雾峡间这片开阔水域靠岸游览,人们上岸游览</h3> <h3>巴雾峡</h3> <h3>巴雾峡</h3> 这次不同了,因为我就是为旅游而来,不要说旅游行程已经安排了,就是没有,我又怎能放弃!何况,一切都今非昔彼,以前的巫山县城已经大部淹没于水下,新建的县城错落有致的屹立在开阔的江岸之上,给人以崭新的面容。不仅它面临的长江水面大大加宽,水势平静,就连它东边的大宁河,也因水面大大抬升,河面开阔了许多、平稳了许多,水质也大大改善,游览价值大大提高。 <h3>巴雾峡悬棺遗址</h3> <h3>滴翠峡</h3> <h3>滴翠峡</h3> <h3>换成小船游览小小三峡</h3> 过去的大宁河,虽有两岸的千仞壁立,但终因河水浅和季节性变化而形成有许多浅滩,不要说两旁的高山雄峰和这浅显很多时侯不成比例,景观不很协调,就是行船中时不时的需要船夫下船为通过浅滩而人拉肩推(在电视片中见过),看着眼前船夫艰苦的劳作,坐在船中的游人此时真不知道心中作何感受,还能有多少游览的雅兴?如今,没有了激流浅滩,没有了艰苦劳作,深不可测的湖水清如碧玉,两岸雄浑峻峭的群山绵延不断,坐着豪华游艇在碧水青山中徜徉,何其快哉!庆幸我们已经进入数码时代,用自己手上的数码相机就能来它个全景式的记录。 <h3>进入小小三峡</h3> <p class="ql-block">再见,小小三峡</p> <h3>回到小三峡</h3> <h3>小三峡</h3> <h3>将驶出小三峡</h3> <h3>驶出小三峡。</h3> <p class="ql-block"> 从巫山出发,即进入第二峡——巫峡,巫峡有名的景点是神女峰。经过时大家争先恐后的纷纷和“神女”合影。遗憾的是当天天气不太好,阴天不说,江上还老弥漫着雾气。好在我们进入了数码时代,人人都可以手拿一架数码相机,随心所欲地拍一起。不再考虑值不值当,也没有了手忙脚乱换胶卷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傍晚,船经停巴东,已是湖北境内。入夜,船过第三峡——西陵峡,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九点半,船到达三峡大坝,排队等候过船闸。也就是说,此行我们实际只看了两道峡,西陵峡是夜间通过,实际上什么也看不见!</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本来是奔三峡来的,结果只看了两道峡。不如前两次。前两次,我们三个峡全部都看了。我个人揣测,也许这与三峡大坝蓄水、三峡库区水位抬高有关。在水位抬高以前,三峡航道确实比较险,由于水面狭窄,暗礁密布,很容易发生触礁和碰撞事故,所以,一是客轮过三峡时都要选在白天过,为看的清,航行安全。如果到了夜晚,就靠岸等天亮。天亮再过。二是以前的船航行速度较低,一天时间过不了三峡。现在随水位提高,江面加宽,航道大大改善,不仅没有触礁的危险了,碰撞的危险性也比以前小多了,航行安全多了。这样,一是可以夜间过三峡了;二是航行速度提高了,一天就可以通过。但此次没有看上蓄水后的西陵峡不能不说是非常遗憾的事! </p> <h3>离开巫山县进入巫峡</h3> 巫峡 左侧是巫峡著名的神女峰 <h3>左侧是巫峡的神女峰</h3> 和一个美国游客用汉语闲聊了一会儿,他会简单的汉语。合影留念 三峡大坝的兴建,给从大坝上游到重庆的这段川江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突出的当然就是水位大大提高了,江变宽了,江水变平稳了,水也清多了,这一段的长江变得更有气势了。还有,就是沿岸的城市面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再也看不到他们过去古老、陈旧的影子了。上次过时,除了三峡工程工地附近建有跨越长江的大桥外,不记得其他城市有一座长江大桥;这次,我们经过的每座城市都建了长江大桥,而且都是一跨过江,形式上和技术上都很新颖。这一切无不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兴建以来,三峡地区以及周边都在发生着巨变,而我三次游三峡的经历就完全见证了这些;我使用的记录工具——照相机,也由简单笨重的机械式的120双镜头反光机到机电子一体的傻瓜机,再到今天广泛使用的数码相机,时代在变,技术也在大踏步前进。 <h3>巴东长江大桥</h3> <h3>巴东港</h3> 船到达三峡大坝需等待过船闸,我们自费参观大坝工程的人,被安排下船乘大巴参观。先去了三峡工程展览馆看了三峡大坝工程的模型,在展览馆附近的观景台上看了看船闸夜景,然后去二江电厂边上看了看。实际上你根本到不了大坝跟前,只是远远的借着局部的灯光看了看大坝的身影。这点不如我们1997年在葛洲坝参观。在那,你完全可以靠近大坝,甚至到一些设施跟前和它亲密接触。我们也了解到,如果你有兴趣,完全可以临时决定利用在大坝等过船闸的几个小时参加大坝游览,定价是每人100元,实际上花85元就可以搞定,我们是上了重庆旅游公司的当了!<br> 参观大坝也就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然后被拉到一座庙里参观,这也是我们游览的一个内容。我一向讨厌进庙,所以连那庙的名字都懒得记,就在外面的茶座上租个位子喝茶等候。等了将近一个半小时,车来接我们去大坝下游登船。然后再航行一段又过葛洲坝船闸,到了宜昌码头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在码头外找到去武汉的简陋长途大巴,等齐了旅客出发时已经天亮,车上了破烂不堪的宜昌至武汉的高速,中午到达武汉。 参观三峡大坝模型 <h3>三峡大坝夜景</h3> <h3>三峡大坝夜景<br></h3> <p class="ql-block"> 我三次游三峡的故事讲完了,但三峡的变化当时还没有完。我第三次游三峡时三峡水库的蓄水位只到了145米高程,而它的最终设计高程是175米,这肯定又会有不同于以前的新变化,而且,对宏伟的三峡大坝我也只在夜暗中隐约看到了它局部的身影,我当然更希望能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所以我于2013年五一节和北京的车友一起自驾游去了宜昌,专门游览了三峡大坝。当然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uthxtun?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11961979"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令人难忘的鄂西自驾游</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