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b></p> <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全力营造教师间积极进取、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浓厚教研氛围,4月12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小学第二教研片区课堂教学教学竞赛在民乐镇小学举行。</p> 筹备会 <p class="ql-block">在本次筹备会上,钟锋校长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对远道而来参与活动的老师表示了热烈欢迎,他希望参赛教师能借助平台赛出风格,赛出水平。</p> <p class="ql-block">带队领导对本次活动做指导讲话。</p> 比赛过程 <p class="ql-block">科学是启迪智慧,培养探究能力的学科,本次比赛的5位参赛教师通过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新颖别致的科学实验,带领孩子们学习科学、体验科学,妙趣横生,精彩纷呈,散发着浓浓的“科学味”。</p> 《升旗的方法》 <p class="ql-block">凤山镇中心小学刘家宝老师执教的《升旗的方法》一课,主要以探究、互动、自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互动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以及它们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滑轮,将课堂回归生活。</p> 《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p class="ql-block">威远镇小学潘霞老师执教的《昼夜对动物的影响》一课,课前以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引入主题,给夜行动物制作知识卡,探究生物物钟的奥秘等活动,使学生乐于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实验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得到发挥。</p> 《昼夜交替》 <p class="ql-block">民乐镇小学陈本瑞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他用熟悉又陌生的天安门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逐步展开课堂研究,层层推进探究环节,学生沉浸其中,翱翔在科学探究的海洋。</p> 《昼夜交替》 <p class="ql-block">景谷镇小学李文慧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一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探究操作过程中,采取了大胆的“放”,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操作探究,享受探究的奥秘和愉悦,并能用所学知识帮理解我们身边的昼夜交替现象。通过善于思考,尊重他人,团结合作,感受探究成功带来的乐趣。</p> 《昼夜交替》 <p class="ql-block">县第三小学的马绍婷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从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聚焦研究问题,在探究“昼夜的形成”和“昼夜交替”的实验中,层层递进深入剖析,逐步形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的概念,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从生活场景切入研究主题,形成科学认知模型,再次走进生活,解决真实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认知和技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素养。</p> 总结交流促远航 <p class="ql-block">大家齐聚一堂,认真反思,对本次竞赛获得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与倾心的交流。</p> 《颁奖🏆》 <p class="ql-block">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审和打分,最终分别评选出三个科目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这些获奖教师们不仅展现了自身的教学实力,也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做出了积极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科学无界,梦想无垠,此次科学竞赛课堂的展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火种,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在科技探索中体验快乐,为孩子们插上科学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本次小学科学第二片区教研比赛活动已经圆满结束,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各位参赛教师凭借着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展示了科学学科的较高水平,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竞赛参与教师们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编辑:起旺琼</p><p class="ql-block">摄影:起旺琼 </p><p class="ql-block">责编:民乐镇小学信息组</p><p class="ql-block">初审:吴海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终审:钟 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