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3日,备受世界观注的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人数为777人。对于这个数字,有人破解称——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卢沟桥制造的“七.七事变”给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笔者认为“777”无论是巧合还是有意,这么一解读,就不难理解其中之含意了。如今,“七.七事变”虽然离我们远去了有84年,但卢沟桥的枪声却永远警醒着中国人民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的民族自尊!</p><p class="ql-block"> 在卢沟桥,笔者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四五岁的孩子在卢沟桥上照相,她要孩子摸一摸桥栏杆上的小石狮,孩子说“不,我害怕!”这位妈妈对孩子说“……怕什么呀,你看,桥上这么多的石狮子,就像一个个威武不屈的士兵。当年日本鬼子侵略我们中国的时候,我们中国军队的士兵就像这狮子一样,拼命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那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中国的士兵”,稚嫩的孩子对妈妈说。</p><p class="ql-block"> 笔者还看到,一位坐着轮椅并操着山东口音的老人在儿女几个的陪护下,来到卢沟桥给他拍了张照片。老人有感而发“看到几百年的这座古桥,我的心里总是翻腾着,不能平静啊,想说的话就多了……旧中国落后挨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日本侵略者的魔爪再也不敢伸向中国的领土了,这就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标志!现在国家强盛了,但是决不能忘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遭受列强践踏和蹂躏的那段国耻史啊,我们大家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老人对儿女们说。</p><p class="ql-block"> 老人的话音未落,桥上又一同走过来了八、九个看上去年龄都在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他们边走边议论当年“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与日军激战的事。有位男子情绪高亢地说“……这日本鬼子,狗娘养的,如果本人此生再有机会和狗鬼子一拼,我肯定就是当年那位与日军拚命的大刀士兵,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之尊严!”</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卢沟桥上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来自不同省份的人,此刻间,感同身受的却是同一个主题——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座落在北京市丰台区西南处的永定河上,距今已有839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金代元年(金大定)二十八年(即1188年)决定在永定河(卢沟河)上修建一座桥,但实际上,当年未能动工。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1月)(金明昌)才开始正式动工修建,到(1192年3月11日)该桥全部建成。建成后的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属联拱石桥。</p> <p class="ql-block">图为宛平城西城门</p> <p class="ql-block"> 与卢沟桥对应相连的是宛平城,始建于明代,距今390多年。据说,明朝在京西永定河东岸修筑此城,主要是屯兵固守,防御李自成进京,阻止外部入侵。到了民国时期的1928年12月,宛平县衙便迁入城内,并改称宛平城。宛平城共有东、西两个城门,城池总面积约20公顷。</p> <p class="ql-block">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永定河西岸到永定河东岸,卢沟桥是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宛平城外城墙一角</p> <p class="ql-block"> 在宛平,经常可以看到不少80岁上下的老者,有下棋、打扑克的,也有打拳、散步的,还有喜欢京剧、秦腔及豫剧的一些戏迷,吸引来不少围观者。据了解,他们中间有河南人、陕西人、山西人、山东人和河北人,如今都是宛平城里的常住户。解放前,这些人都是随着父辈来到丰台并居住在宛平城周围不远的村子里。…</p> <p class="ql-block"> 一位刘姓的老者自我介绍,他今年86岁了。笔者便随口问他“卢沟桥事变”的情况,刘姓的老者告诉笔者,“卢沟桥事变”的知情人现在都没了,即是还有活着的,那最小也上100岁了,现在宛平城里没有一个百岁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 这位刘姓的老者接着说,在宛平城的南城墙和东城墙上,都有清晰可见的一些弹孔痕迹,是当年侵华日军炮击宛平城时,用“山炮”打的,由于城墙是用“三合粘土砖”砌成,所以跑弹不易穿透也不易炸开。</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南城墙上当年日军炮击宛平城时留下的弹洞痕迹</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东城门</p> <p class="ql-block"> 刘姓老者还告诉笔者,他所知道的一些事,都是听他父亲生前讲的,那时,宛平城里就没有什么人,除了驻有军队、县衙,剩余都是荒地,几乎没有什么老百姓住城里,就连城外周围都是一片荒地。</p> <p class="ql-block">图为宛平城西城门洞</p> <p class="ql-block"> 刘姓的老者说,以前这里虽然有座古城和古桥,但名气并不大。它的出名,主要在于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这里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下遇古稀,</p><p class="ql-block"> 悲愤满腔话七七。</p><p class="ql-block"> 侵华日军来挑衅,</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上交战激。</p><p class="ql-block"> 山河破碎军当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将士浴血杀顽敌。</p><p class="ql-block"> 国土一寸不可丢,</p><p class="ql-block"> 誓把倭寇捲入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宛平城及卢沟桥的全貌图</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以“卢沟桥”为假想攻击目标,在我丰台地区的回龙庙与大瓦窑之间地域进行荷枪实弹的挑衅性军事演习。</p> <p class="ql-block">中国守军第29军士兵跑步进入战斗</p> <p class="ql-block">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命令守军团长吉星文:“保卫领土是军人的天职,务即晓谕全团官兵,宁可牺牲,也要坚守阵地,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让人。”</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中国守军第29军士兵在卢沟桥抗击日军</p> <p class="ql-block"> 背景链接:(早在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就密谋策划炸毁“柳条湖”附近的铁路,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3月,东北三省全境沦陷。东北沦陷后,日军把侵略的重点转向我华北广大地区。)</p> <p class="ql-block">1937年5月以来,侵华日军频繁在我丰台地区的“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p> <p class="ql-block"> 针对日军的不断挑衅,5月下旬,中国守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紧急召集其部属开会,商讨加强城防戒备的具体对策,同时对卢沟桥地区的防御措施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具体是:第37师110旅219团在宛平至长辛店地区接访,并以加强的第3营(含4个步兵连、1个轻迫击炮连、1个重迫击炮连和1个重机枪连,共1400人),布防在宛平至卢沟桥一带;以第1营和第2营及团部集结于长辛店地区。全体官兵一致表示,决不允许日军践踏中国一寸土地,“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p> <p class="ql-block"> 7月6日,驻屯丰台的日军一个中队,准备强行通过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去长辛店进行军事演习,被中国守军当即阻止,双方先后僵持10多个小时,无奈之下,日军只好返回了丰台。</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19时30分,驻屯丰台的日军荷枪实弹地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至大瓦窑之间,并以卢沟桥为假想攻击目标,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22时40分左右,正在进行军事演习的日军中队长清水节郎突然谎称,他“仿佛”听到了步枪射击的声音,于是马上集合部队,在点名时又发现少了一个士兵。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竟然诬指是中国军队开枪,并且造谣“失踪”的士兵已被中国军队胁迫进了宛平城,提出要进城搜查。日军的无理要求,被中国守军团长吉星文当场拒绝。</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当时宛平县衙县长王冷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日军的无理要求被中国守军拒绝后,又通知当时的宛平县长王冷斋,准备强行进城搜查,王冷斋严词拒绝说“日军演习本属非法,进城搜查更是无理,城门绝不能开!”</p> <p class="ql-block"> (背景链接:王冷斋是福建闽侯人,国民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与李宗人、白崇禧都是同学。抗战胜利后,王冷斋作为中国方面代表之一,出席了国际法庭对日本的东京审判。建国后,王冷斋被任命为北京市文史馆馆长,1960年病逝,终年69岁。)</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日军用炮炸毁的宛平县衙</p> <p class="ql-block"> 7月8日凌晨5时,恼羞成怒的日军开始向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发起武力攻击,中国守军第29军官兵奋起反击,战斗惨烈。</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通电》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处路!全国同胞和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p> <p class="ql-block"> 从中共中央对“卢沟桥事变”的通电声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卢沟桥事变”的反应是极为迅速的,对“事变”的严重后果及研判是非常正确而又深刻的。通电明确指出,只有全民族和军队团结起来,才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卢沟桥上与日军激战的中国守军士兵“誓与卢沟桥共存亡!”</p> <p class="ql-block"> 再看蒋介石这边,“卢沟桥”枪声响起的时候,蒋介石正在庐山。他看完华北方面的“特急电报”后,也于7月8日电令第29军军长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需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与此同时,蒋介石还急电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第40军军长庞炳勋及85师师长高贵滋,命令他们率部火速向石家庄集中。</p> <p class="ql-block"> 同一天,蒋介石再次电令宋哲元“从速构筑工事”,强调“守土应具决死决战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即使谈判,也务期不丧丝毫主权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卢沟桥战斗中负伤的中国守军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3营营长金振中。</p> <p class="ql-block"> 交战至7月8日下午,日军发出通牒“限中国守军于晚8时前,必须撤至永定河以东,否则,日军将继续炮击宛平城”。</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日军用炮炸毁的宛平城东城门</p> <p class="ql-block"> 与敌交战的第219团官兵,坚守阵地,顽强抵抗。这时日军随即又向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实施更加猛烈的炮击。为了逼王冷斋就范,日军用炮轰击宛平县衙,县长王冷斋毫不畏惧。正在前沿阵地指挥战斗的中国守军团长吉星文,命令全团官兵“坚决回击,奋战到底!”经过激战,歼灭日军100多人。战斗中,第219团的一位士兵用大刀接连砍伤日军13人,最后壮烈牺牲。守卫卢沟桥北面的该团一连官兵,前赴后继,英勇杀敌,在惨烈的血战中,全连除4人外,全部为国捐躯。</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被日军炮火攻击后又被日军占领的宛平城东门城墙</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上复原的宛平县衙</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复的宛平城东城门</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侵华日军炮击宛平城</p> <p class="ql-block">图为侵华日军用山炮射击宛平城在南城墙上留下的罪证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