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叙事

張徐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此叙事,更见生命美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 受临猗县教育局分管新教育的张武刚副局长委托,让我就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教师生命叙事谈谈自己的看法。</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对于教师生命叙事的修改,这几年自己过手的稿子确实也不少,读大家的作品,总是满满的感动,仿佛听到教师生命拔节的声音,有新教育的理论支撑,有自己感人的教育故事,也有理性的思考和拔高,可我就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那是什么呢?缺完整的结构,缺清晰的逻辑,有时在语言上也缺那么一点点新教育独有的诗意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一)结构的完整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 总分总式就是常用的完整结构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开头的“总”。</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照应标题,开启故事,内容得跟新教育理论和叙事教师的教育生活有关。教育理论要细而准且言简意明,教育故事要紧密联系自己且切口细小,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理论是生命叙事的魂,生活是新教育理论的魄,撰写时尽量避免魂魄分家,理论的帽子太大,生活的故事太宽,要是再张冠李戴,百余字已经落笔还没有切入主题,反而得不偿失。其实,无论是曲径通幽,还是开门见山,都得奔赴主题,方向一错,前功尽弃。比如说,王惠琴老师的叙事作品《筑牢课堂 守望生命》开头这样写道:新教育像搅动一池春水的东风,像点燃一腔激情的火种,一群新教育人在崇中这片土地上深深守望,静静等待,守护每个孩子,擦亮每个生命。回眸过去的一年,圈画我们的年度关键词,“构筑理想课堂”成为了最亮最美的那颗星,悬挂在我生命的夜空中,照亮了我的成长旅程。她的这段文字中,从“新教育”起笔,落到“课堂”和“生命”,为下文的“接受”“改变”“成长”之旅做了引子。简洁唯美的开头,让读者一下走进文本,将思绪带入后面的教育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中间的“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以小标题式为例,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包括:一则小故事,两三句理论引述以及自己结合故事和理论的分析。小标题的拟定忌大而虚空,应该有关键词蕴藏其中来点睛,或明示或暗喻。拟定标题时可以先从故事中提炼关键词,再跟新教育理念中的关键句联系起来,然后巧妙组合,或诗或词,或歌或赋,具有文学气息和新教育词汇的小标题比较吸引人。一个故事写好之后,其他两则就可照搬模式,但故事和理论不能简单重复,应另选角度,重择故事,充实内容,丰盈理论。有时确实需要撰写同一个故事,就一定要写出不同之处,同中求异,写出差别,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尽量不要用相同的故事凑字数,让人觉得啰嗦重复,一件事能讲明白,就不要写第二件事,既然写了第二件事,就要有补充或者丰富内容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后面的“总”。</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收束上面的“分”,照应开篇的“总”,呼应标题。后面的“总”与开篇的“总”不能完全一样,前面是开启下文,往往简洁短小,后面是拔高和深究,拔高也不是说大话和唱高调,是在你讲述故事之后,让人沿着你的思维认知往前思考,更进一步。比如说李娜老师的叙事作品《摇橹甘作摆渡人》在结尾中写道:“立足三尺讲台,我以成就学生为己任。十多年的风雨,可以改变我的容颜,但改变不了我立德树人的初心:面谈传情,微信表意,家访达爱,如果能把人心照亮,我愿滴尽汗珠,熬到白头;如果能把孩子渡上坦途,我愿终身摇橹。”这结尾中的“终身摇橹”,就以特定的形象让人思绪纷飞。再比如说,张姣姣老师的叙事作品《用爱摇曳 书写传奇》结尾写道:我用春的相信、夏的倾听、秋的鼓励,唤回那满树繁花,但我知道:我的班里还有些许腊梅,还要在那绵延的“花期”里继续等待,做孩子们最值得信赖的好老师,用爱摇曳,书写传奇,将一间56个孩子的教室,缔造成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也将一直期待并且笃信:我那腊梅的绽放也许就在明天。这最后的“腊梅绽放”就让人浮想联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二)逻辑的清晰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 内在关联、排列有序、衔接紧密就是常见的清晰逻辑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生命叙事和新教育理论有内在关联。</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有时我们是在理论的引领下发生了故事,有时我们是在故事的发生中认知了理论。既可根据理论选择故事,又可依据故事提炼理论,支撑一个理论,可以从生活中找出一大堆故事;讲述一个故事,角度不同,可以阐发出很多理论。大家在表述观点和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高度契合,两者结合越紧密,叙述者讲出来的故事越明白,听众听出来的道理才能越清楚。比如说,我校文俊风老师的叙事作品《细看窗外之景 香风满路吹花》,我们当时修改时,围绕着“一三五”模式进行,用从“聆听窗外”这一行动的角度作为切口,通过讲述“研学”“劳动”“新闻”三种课程的故事,从而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故事与故事之间有排序依据。</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分析并确定故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找出细微差别,赋上自己的思维标签,就可以依据时间变更、地点迁移、情感变化、层次递进等逻辑事理关系排好次序。再以文俊风的稿件为例,我们先后采用过两种排序方式:一种是先研学、再劳动和后新闻,一种是先新闻、再劳动和后研学,前者是依据“一二三四五式”,即一个行动,两类研学,三地劳动,四步新闻和五育并举。后来是根据陈晓主任的建议,按照聆听行动的空间延伸去排列顺序,就成了室内新闻、户外劳动和校外远足,目的是为了突出我校的新闻特色,以更符合大众的认知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文章各部分之间要衔接紧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我的修改路径通常是:先阅读故事,找出其中蕴含的新教育理论;再细看文章的开头,寻找是否有准确清晰的表述;然后聚焦结尾,看跟开头的阐述是否一致,看结尾比开头是否更深刻;最后审视标题,我拟的标题往往是结尾精华句的提炼。这样环环相扣,各部分之间就衔接紧密,文章自然不会觉得涣散。比如临晋初中聂园园老师的叙事作品《追寻教育幸福&nbsp;蝶舞生命美好》,开篇用“在阅读里享受多元与包容的光照,在教研中沐浴协作与共享的雨露,在课堂上捕捉唤醒与碰撞的雷电”,结尾用“借着专业阅读的积淀,乘着实效教研的雄风,唱着理想课堂的歌谣”,这样的表述,就把自己的叙事与新教育的行动联系了起来,中间的三个小标题是聂园园老师拟的:“阅读,体味自我成长的幸福”、“教研,体味专业交往的幸福”、“课堂,体味师生共进的幸福”,她的三个小故事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写的,就把一个年轻教师的职业蜕变表述清楚了。至于标题的修改,她原来的标题是《享受教育生活 追寻教育幸福》,我只是增加了“蝶舞”二字,意图是想再现蜕变的动感,呈现新教育的美好,如此一改,就把一位年轻教师由蛹变蝶的蜕变过程展示出来,更是把新教育带来的春和景明与蝶舞恋花的美好景象描摹出来,有诗意有画面,见内涵见精神,一词传神,两种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三)语言的诗意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 叙议恰切、细节生动、辞藻丰富就是常知的诗意语言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叙议恰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大部分老师在摆观点时习惯直接引用,往往引得比较全比较多。其实引用观点要简洁明白,只要从中找出核心词句来引用,也可以转引或者化用,就是把要引用的话和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并拟出新句子,既有它的思想,又有你的理解,关键是还把它的观点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貌似一堆零食被压缩成了“自制饼干”,句子清新,表述迥异,自然容易被大家记住和理解!比如说,聂园园老师的叙事作品中,在三个小故事的后面,我分别用了这样的表述:“在开卷就有睿智的专业阅读里,我和我的学生们在隔着时空的对话里次第觉醒”;“在心有星辰大海的高效教研里,我和我的老师们站在集体团队的肩膀上逆风飞翔”;“在生命日渐丰盈的幸福课堂里,我和孩子们在追逐理想的征途中更见一路花开”。这样,就把教师的故事、新教育的理念以及达到的效果一并联系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细节生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只有细节才打动人,才能被人记住,我习惯于把稿件中的旁逸斜出的部分剪掉,只留主干,把节省出来的文字在故事的细节上打磨雕琢,让每一句话都有用,实在、贴切、生动、口语化,并且多用短句子,让讲者说起来不费劲,让听者听起来好理解,如春风拂面,似溪流走心。比如说,东康新教育学校送交的生命叙事稿件通常是故事都写得非常好,这跟他们学校独特的写作教学有很大关系,是新教育写作理念的具体运用。有时我也会遇到稿件中我们老师的故事不真实,缺乏生动性,我往往先推荐老师们选个朋友去聊天,聊自己的教育生活,并手机录音,然后将语音转换成文字,经过复制粘贴,教师的叙事素材就有了,因为她讲的时候动情动容,说的内容又是自己的亲历过往,这对于那些在寻找素材方面有困惑的教师来说,蛮有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辞藻丰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新教育有她独特的语言,是诗意化的美,这一点陈姣老师做得非常好,她也在自己的分享中讲得明明白白,我只是因为做了多年语文教师的缘故,对诗词歌赋有些偏爱,也曾尝试填过一些不甚工整的词牌,所以总习惯于在自己的生命叙事中加上诗词元素,比如说,我校前年的团队叙事作品的标题拟定为“艺路之花处处开”,其实就是“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化用,也设置了“舞蹈若东风垂杨,足球似战地黄花,剪纸像罗叶荷裙,编程是爱晚枫林”这样的四个充满诗意的小标题,就把音乐、体育、美术、电脑四位老师的叙事内容用诗词兼比喻的方式衔接起来,最后再用“满园春色关不住,艺路之花处处开”化用式诗歌组合作结尾,就是想把我校体艺教育在新教育春风的沐浴下硕果飘香的美好景象呈现出来,又把崇中艺术教育者执着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我们若能给新教育的词汇再披上诗词歌赋的霓裳,那就会让人觉得美而有气质,妙且见底蕴,很容易吸引人,这样的文句似茗似酒,半香半醇,读者阅其文如痴如醉,听者聆其音入心入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修改生命叙事,我重在修改结构、逻辑和语言,只要做到排兵布阵合理,内在关联清晰,表述文质兼备,如此撰写出来的叙事,我们的生命方能更见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 新教育就是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话。生命叙事,其实就是教师自己的一部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诗史。撰写须思,其文如史,以小故事编织了完整生活;诉说须诚,其声如诗,以真分享传递着教育幸福。——尾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