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京西爬了不少山,我走过芦潭古道、玉河古道、王平古道、庞潭古道等,有一天穿越定都峰迷路了,居然是麻潭古道引领我出了山。京西到底有多少条古道?每条古道究竟有多长?始建于哪朝哪代?我说不上来,但对其悠久、繁盛、衰落的历史感触颇深,那深深的车辙和蹄窝儿,曾经承载着多少代人对生活的希冀和梦想?又是多少代人抹不掉放不下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京西群山怀抱,是藏满煤炭的宝地儿,有的山坡裸露的煤层,黑黢黢的,清晰可见。沟沟岔岔,有大大小小的煤窑,挖煤供京城王公贵族所用。据说,元大都初期就阜成门放煤,后来西直门也放煤了。挖煤的人多起来,驮煤的驴马骡队也多起来,京西古道应运而生,钉马掌的卖小吃的唱大戏的甚至开窑子的也随之而来,比如圈门戏楼过街楼,京西古道驮煤的驴马骡每天五六千匹之多,屡屡行行,昼夜不停,经年累月,因而山脊上留下来一串串马蹄窝儿。古道边,有了一个个村落,成为走窑人落脚憇息的地方,圈门到天梯不过六七公里,就有三店、西店、横岭、天桥浮、拉拉湖村。当然京西古道还有商旅军运的功能,西北通张家口内蒙古,向西通山西陕西。京西古道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求生之路,抑或是达官贵族们的发财之道,其中有多少悲欢离合血泪情仇的故事呢?</p><p class="ql-block"> 京西古道还是僧侣信徒的香道,麻潭古道、芦潭古道、庞潭古道就是上香拜佛许愿的道儿,目的地是著名的潭柘寺,妙峰山香道则是拜娘娘庙求子之香道。京西古道纵横交错,一个重要节点就是深山古刹名寺,如1700年的潭柘寺,1500年的戒台寺,1500年的大觉寺,被日本鬼子烧毁的1400年的金山寺。挖煤人窑主们为祈求窑神保佑,还集资修建了窑神庙,窑主们每年正月十七出资举办庙会,届时走窑人热闹风光一把。更奇葩的是古道上有一座妓女捐资兴建的娼妓桥,她们以此为替身,任千人踩万人踏,从而赎罪还俗,可见笃信佛教。京西古道上的古刹名寺,千百年来至今依旧香火不断。老百姓烧香拜佛,安居乐业,这正符合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p><p class="ql-block"> 至今留存的遗址有大戏楼,过街楼,峰口庵,牛角岭关,三义庙,马翰林故居,天梯,马致远故居等,还有许多青砖黛瓦的明清四合院,数不清的参天古树,它们带着沧桑古朴从遥远的时代走来,叫每一个走京西古道的人心灵震撼,感慨万千。我来到门头沟区王平镇西落坡村,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故居,故居和《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情景何其相似乃尔!村口笔直参天的银杏树黑黢黢的枝丫上戳着一个老鸹窝,傍晚春风里几只乌鸦盘旋,“嘎嘎”地叫着不进窝;故居四合院门下是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溪,小溪上是一座两步跨的小拱桥;简直就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现实版画面!但是古道上不见“西风瘦马”,不见“断肠人”罢了。如今古道上的村落,四五十岁以下的青壮年人都进城打工了,只剩下鬓发斑白的老人和少数几个孩子,不多的鸡鸣狗叫声越发显得寂寥、冷清。而我通过这些遗存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元大都遗址距离故居直线距离40公里,七百多年前翻山越岭得有多么遥远,他退居山林,怀才不遇,满心惆怅,于是留下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京西古道,是唐宋元明清历史文化的教科书,沉甸甸的,活生生的。</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我打听到马致远在此居住过,没人知道他原籍哪里,马氏后人十几家子人,没文化人,没发财的,也没当官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京西古道上的人家都享受城乡一体化待遇,有退休金,有医保,有免费公交景区一卡通。伟大的元曲大家马致远先生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宽坦的国道乡道穿山越岭,京西古道渐渐被撂荒了。二十年前,京西关闭了大大小小的煤窑,整村搬迁进城,开始封山育林,建设京西古道文化风景区,落实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古道上出现了民宿、饭店、风景区,所有的百年古树都挂牌保护,重要遗存都得到恢复开放。京西古道,成了京津冀驴友打卡地儿,也是家边旯老人孩子休闲度假的好地儿。</p><p class="ql-block"> 悠悠古道,弥久弥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