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的美篇

祥和

<h3>安溪县2024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br>参考答案<br>一.积累与运用(30分)<br>(一)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每字0.5分)<br>靴子 瞅 尖锐 魔鬼 革命 牺牲 迫<br>(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br>1.B 2.B 3.C 4.D 5.A <br>6.A 7.B 8.B 9.D 10.C <br>(三)按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第1-3题,每空1分,第4题2分)<br>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r>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r>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br>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br>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r>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br>4.不到长城非好汉<br>二. 阅读与理解。(40分。12+14+14)<br>(一)<br>1.(2分)苍白 粗暴<br>2.(5分)敌人 魔鬼 敌人的凶狠残暴 憎恨敌人/痛恨敌人<br>3.(2分)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br>4.(3分)阎振三同志深受苦刑,可是仍然摇头表示不认识李大钊,说明共产党人有着忠于革命、不出卖同志的可贵品质。<br>(二)<br>1.(2分)目光炯炯:两眼明亮有神<br>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br>2.(2分)D<br>3.(2分)D<br>4.(2分)A<br>5.(3分)赵一曼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想用这片树叶来纪念英雄,表达对英雄的思念和敬仰之情。<br>6.(3分)好。因为“红”是英雄对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象征,“血凝红叶”更体现了作者对赵一曼烈士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革命英雄,他们将永远激励后人一心为国。<br>(三)<br>1.(1分)C<br>2.(1分)C<br>3.(1分)C<br>4.(1分)A<br>5.(5分)<br>这是欺骗的行为。(1分)<br>(1)文中动物的死都是“装”出来的,不是真的。(2)给别人造成伤害,比如猴子杀死乌鸦、狐狸偷吃鸡、公牛偷吃牧草。(3)给人留下不诚实的印象,比如狐狸的教化。(3)欺骗的人总想着不劳而获,比如文中的狐狸、公牛。<br>(理由两点即可,4分)<br>这是高明的本领。<br>(1)这是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比如猴子教训了欺负自己的乌鸦,麻雀从人类手中逃脱。(2)以此获取必要的食物,比如狐狸吃小动物,牛吃草。(3)自然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br>7.(5分)(1)如果都具体介绍,如猴子、狐狸、公牛各用一段话描述,文章篇幅拉得太长。(2)都具体介绍无法突出重点。(3)文中事例多时应该有详有略。(4)猴子、狐狸、公牛的事例具有代表性,所以介绍得具体。(5)文章末尾一笔带过,激发读者进一步思考、探究的兴趣。(写出3点即可)<br>三.表达与交流(30分)<br>略</h3> <h3>安溪县2024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br>参考答案<br>一.积累与运用(30分)<br>(一)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每字0.5分)<br>靴子 瞅 尖锐 魔鬼 革命 牺牲 迫<br>(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br>1.B 2.B 3.C 4.D 5.A <br>6.A 7.B 8.B 9.D 10.C <br>(三)按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第1-3题,每空1分,第4题2分)<br>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r>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r>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br>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br>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r>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br>4.不到长城非好汉<br>二. 阅读与理解。(40分。12+14+14)<br>(一)<br>1.(2分)苍白 粗暴<br>2.(5分)敌人 魔鬼 敌人的凶狠残暴 憎恨敌人/痛恨敌人<br>3.(2分)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br>4.(3分)阎振三同志深受苦刑,可是仍然摇头表示不认识李大钊,说明共产党人有着忠于革命、不出卖同志的可贵品质。<br>(二)<br>1.(2分)目光炯炯:两眼明亮有神<br>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br>2.(2分)D<br>3.(2分)D<br>4.(2分)A<br>5.(3分)赵一曼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想用这片树叶来纪念英雄,表达对英雄的思念和敬仰之情。<br>6.(3分)好。因为“红”是英雄对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象征,“血凝红叶”更体现了作者对赵一曼烈士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革命英雄,他们将永远激励后人一心为国。<br>(三)<br>1.(1分)C<br>2.(1分)C<br>3.(1分)C<br>4.(1分)A<br>5.(5分)<br>这是欺骗的行为。(1分)<br>(1)文中动物的死都是“装”出来的,不是真的。(2)给别人造成伤害,比如猴子杀死乌鸦、狐狸偷吃鸡、公牛偷吃牧草。(3)给人留下不诚实的印象,比如狐狸的教化。(3)欺骗的人总想着不劳而获,比如文中的狐狸、公牛。<br>(理由两点即可,4分)<br>这是高明的本领。<br>(1)这是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比如猴子教训了欺负自己的乌鸦,麻雀从人类手中逃脱。(2)以此获取必要的食物,比如狐狸吃小动物,牛吃草。(3)自然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br>7.(5分)(1)如果都具体介绍,如猴子、狐狸、公牛各用一段话描述,文章篇幅拉得太长。(2)都具体介绍无法突出重点。(3)文中事例多时应该有详有略。(4)猴子、狐狸、公牛的事例具有代表性,所以介绍得具体。(5)文章末尾一笔带过,激发读者进一步思考、探究的兴趣。(写出3点即可)<br>三.表达与交流(30分)<br>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