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占镇远,红军穿新衣服过年 第十七天(施洞-镇远)

星月

<p class="ql-block">2024.4.5 阴转多云⛅ 14-25°C</p><p class="ql-block">假期即将结束,今天是这次小长途重走长征路此阶段骑行🚴🏻‍♂️的最后一天。昨天搭的那一段车管用了,距终点还剩35公里了,15公里爬坡,海拔从施洞的500米上升到最高点1017米,然后10公里下坡进镇远古城,非常轻松,可以晚点出发省下时间在施洞转转,也能很早到古城游览了。</p><p class="ql-block">“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来到贵州,才更能体会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总结的非常准确👍一觉醒来,发现昨晚又下雨🌧️吃早饭的功夫基本停了</p> <p class="ql-block">施洞镇原名石洞,亦称石洞口,相传清水江北岸有一石洞而得名。苗名叫掌响,即赶集的地方。依山畔水,气候宜人,清水江穿境而过,清末民族学家徐家斡长期遨游中华大地,最后择居在施洞,长达十多年,写出了著名的《苗疆闻见录》。素有“歌舞海洋”、“银饰之都”和“艺术之乡”称誉的施洞,以其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多姿的传统工艺品蜚声海内外,为“刺绣银饰剪纸艺术之乡”。</p> <p class="ql-block">施洞保存下来的民用古建筑相当多,因地处清水江河谷盆地,镇街顺河曲呈条带状沿江聚落,镇街为东西走向,长约2公里,以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先回退2公里到偏寨,这里山清水秀,美丽的清水江如玉带般环绕,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苗族风情浓郁,红色文化丰富的村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姊妹节,苗族独木龙舟🛶节的发源地,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聚集地,苗族银饰,刺绣手工艺扬名海外,远在首都都有着“银饰工匠来自台江”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1934年12月26日,红军中央军委纵队进驻偏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一起驻扎在石定录家里,毛泽东在此度过了他41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这座老宅至今仍保存着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用品</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住过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议事长廊:当年红军来到这里,为了不扰民,官兵们在此睡觉和休息</p> <p class="ql-block">议事长廊的外面不远处,就是红军清水江渡口遗址。12月27日,红军从偏寨,塘坝,施洞等18个码头和渡口渡过清水江,由一军团十五师和九军团组成的一部直接奔袭镇远,另一部以一军团二师为先锋,由清水江北岸向西挺近施秉和黄平</p> <p class="ql-block">马鞍广场</p><p class="ql-block">红军离开偏寨时,由于不熟悉山里的路,石三林的岳父带着带着红军一直送到30公里外黄平地界的鸡叫岭,分别时,红军送老人三块银元,老人坚决不收。于是,红军便拿一个马鞍送给他“谢谢你给我们带路,还让我们在你家里住,我们的马死了,剩下个马鞍就送给你做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红色文化景墙。红军长征曾两进台江,给苗疆留下了一段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一抹红色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红军广场</p> <p class="ql-block">快十点了才离开施洞,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施洞属台江的,与仅一江之隔的马号乡隔江相望,过清水江便是,而马号又属于施秉县了。从马号开始爬坡上山,十几公里到山顶又是镇远的地界了。</p><p class="ql-block">2公里后到马号,恰好遇上邮局🏤,打卡后出乡驻地开始爬坡,国道的坡不虐,最多7-8%的样子。3公里后在巴团村口休息</p> <p class="ql-block">幸好今天阴天☁️没有太阳🌞不晒,山上景色不错,爬爬歇歇,也没试出累</p> <p class="ql-block">上升至800多米后,山上开始出现起伏路,时不时的给个小下坡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在下降。几天没看到油菜花🌸,在这里开的正盛,只是山里的地太少,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在山里还能见到两个很漂亮的村寨,一个是施秉的江元哨村,再一个就是古楼坪村。而当年的古楼坪战役,是红军攻占镇远的门户之战。</p><p class="ql-block">1939年12月24日,红九军团的罗炳辉将军率部从金堡出发,经马号,江元哨行进到距离镇远县城30里的天险古楼坪,把守古楼坪截拦红军的是黔军的一个团,经过激战,击毙黔军100多人,黔军狼狈逃回镇远城</p> <p class="ql-block">过古楼坪不远就是垭口,这里夏无炎日,常年云雾缭绕,风景秀丽。此时,我们基本就算已经骑完全部路程,剩下10公里下坡,检查刹车,戴好头套面巾,加上衣服,下坡,进城!</p> <p class="ql-block">垭口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下至底顺着清澈碧绿的潕阳河进城,沿榕高速🛣️就在头顶</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革命史上,镇远不仅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之地,也是红军入黔开展活动频率最高、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的美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1934年9月至1936年初,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三支红军队伍转战镇远,足迹遍布各地,播撒革命火种</p> <p class="ql-block">12月22日,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率领下,红九军团从剑河经柳堡、岑松、元兆向镇远进发,次日到达镇远金堡一线。在金堡老城,中央代表凯丰、军团司令员罗炳辉、政委蔡树藩、红一军团15师师长彭绍辉、政委肖华等领导人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黎平会议精神,决定兵分三路攻占镇远</p> <p class="ql-block">红军由湖南转入贵州,此时确缴获不少。黔军侯之担部至少一师人被缴械,并连失黎平、黄平、镇远三府城,尤其镇远为通湘西之商业重镇,红军将各城市所存布匹购买一空。连战连进,此时红军士气极旺,服装整洁。部队中都穿上了新军装。在湖南之疲劳状态,已一扫而空矣</p> <p class="ql-block">红一军团第15师、红九军团于12月24日攻占镇远之后,获得了大量的枪支弹药、粮食、布匹、药品和黄金白银,极大地满足了红军的给养。镇远官府和商人众多的钱财,加上敌军事先运到镇远的辎重物资,部分金条和数万银元,以及大量粮食、被服、药品、枪支弹药等,红军运了三天三夜</p> <p class="ql-block">镇远战役,不仅在物资上、经济上予红军以充分补给,而且在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p><p class="ql-block">在政治上,用一场战役胜利,证明黎平会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稳定了军心;</p><p class="ql-block">在战略上,为红军主力顺利进抵并强渡乌江提供了重要保障,是落实进军黔北战略决策的重要一着;</p><p class="ql-block">在军事上,有力威慑了敌人,削弱了敌军战斗力,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在士气上,让长征以来苦苦奔战的红军战士们为之振奋鼓舞,看到了希望,士气更加昂扬。</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遵义会议在政治上挽救了红军,那么攻克镇远和镇远阻击战则在物资和战略上挽救了红军</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又称福建会馆,殿内供奉“海神”妈祖,是为纪念海神妈祖和作为福建同乡会馆而建</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做为祭祀海神妈祖和福建商人聚会之所,反映了清代镇远商贾云集,航运发达的盛况,同时也表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之间的文化交流,它对研究贵州与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等。这些古巷交叉衔连、互相达通</p> <p class="ql-block">“和平村”是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的别名,设在镇远卫城十字街东侧五云山下,原镇远总兵署中营衙门</p> <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1938年12月迁至贵州镇远,1944年11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的时间长达六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在镇远期间(1938年12月——1944年11月),先后关押日军俘虏600多人。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优待俘虏”政策影响下,收容所的管理人员以耐心的态度善待日俘,不但设法改善日俘的生活,还为日俘安排文娱活动,使战俘们逐步从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中醒悟过来。1941年,在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副主任周恩来、军政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由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组织收容所中觉悟了的日军俘虏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训练班”(后改为“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工作队”),到前线开展反战宣传,瓦解日军士气,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国民政府军政部俘虏收容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傍晚🌆,找了个老字号的酸汤鱼馆喝了点,两位老哥明天继续向北去梵净山,我们假期将至则要打道回府了。</p><p class="ql-block">晚饭后,继续游览美丽的古镇夜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东西没见过,当地人叫地瓜🍠,和我们那里的完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次日早上,买了些吃的在火车🚞上吃,本来有一趟慢车,就是每个小站都停的那种,可惜没买上,就买的晚半个小时的福州至贵阳的,也是绿皮火车🚞只三站就到,这趟车有卧铺</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还有些时间,去甲秀楼吧,近。记得上学时学过这篇课文</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就在市区,地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重建遗存</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晚七点顺利登机,完美结束了这次骑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