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

素淡心简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一日,农历甲辰三月初三卯时,睡梦中的我被窗外一阵清脆的鸟鸣吵醒,翻身看了下手机,五点五十,忽然感觉数字很有秩序感,顺手截了个屏😁</p> <p class="ql-block">忽然想到一个词:点卯,古时候的官员五更刚过的卯时,太阳将出未出之际,也就是咱们今天说的5点到7点之间,要去上班打卡。虽然现在看来,点卯有点敷衍的意思,可是也看出古时候的官员也不容易,那么早就要起床去打卡,比我们现在上班时间早多了😄今天,我也就此起床,自己给自己点个卯,让甲辰的三月三这一天过的丰富一点儿吧😁于是蓄水煮姜茶,一套八段锦下来,已是微微出汗,好不畅快。</p> <p class="ql-block">截图的屏幕上明白无误的显示:甲辰年三月初三,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今天,王羲之呼朋引伴邀约了一众好友在会稽山阴之兰亭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并在微醺的状态下,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书法经典《兰亭集序》。</p><p class="ql-block"> 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三月初三,兰亭迎来了一批游客,召集人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那一年他四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他召集的也都是当时的社会名士,有隐居闲游的政治家谢安,还有名流高士孙绰等等,参与者一共41人,都是当时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列坐其次,流觞曲水,玩儿起了游戏,他们把酒装在杯子里,把被子放在水中,杯子飘到谁的面前,谁就要作诗一首,作不出来,就要罚酒一杯,这就是流觞曲水的由来。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大家在山清水秀的兰亭饮酒赋诗非常尽兴。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把当天的诗作抄录成集,取名《兰亭集》,大家公推当天的召集者,德高望重的王羲之书写序文,来记录这次雅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兰亭集序》。王羲之是大书法家,他手书的这篇书法,比这篇文章更值得称道,被历代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此作被誉为传统审美的典范,写得不激不厉、温文尔雅。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记叙了这次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慨。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肉体都会消散,这份对生死无常的感叹,为这次集会增添了一丝悲凉。文章最后王羲之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就是说,纵然时代变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但触发人们感情的东西还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所以,当我们再读《兰亭集序》的时候,不妨想想当年那些名士的样子,穿越回兰亭,共赴那次雅集盛会。</p> <p class="ql-block">早茶罢,刚巧收到快递小哥来电:有包裹,取回打开,居然是道义兄寄来的历经数月精心创作的四枚印章,信可乐也!😊</p><p class="ql-block"> 海鹰并记于寂远轩三月三辰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