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飘香,浸润心灵——海口市美兰区枫丹白露幼儿园2023年春季教师读书分享会(副本)

海口市美兰区枫丹白露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阅读是一种遇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阅读是一种约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阅读是一种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阅读是一种生活。</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读书,才能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只有读书,才能进步我们的学识和品位。在四月书香的季节中,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探索多元化的阅读途径,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高,我园于2023年4月27日举办了主题为“书韵飘香,浸润心灵”的教师读书分享会。</p> 拉开帷幕 <p class="ql-block">  本次读书分享会,教师们以书为友,以学增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主持人陈晓灵老师开场并解读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p> 好书分享 <p class="ql-block">  每位教师选取自己平时读过的经典专业书籍或最喜欢的一本书,采用PPT的形式依次向大家进行介绍。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内容介绍、推荐理由和读后收获四部分,交流共享读书成果,共同提高,使教师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p> <p class="ql-block"> 教师:司师</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窗边的小豆豆》</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为了找到钱包,她找到了厕所的掏口,然后奋勇地开始往外掏东西,最后堆出了一座小山。校长过来了,他没有跟小豆豆说“太危险了,快停下”之类的话,而是只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这几句话体现了小林宗作先生对小豆豆的尊重,体现出了他对孩子的信任,而且这种信任,即便再小的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在我看来,小林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优秀的教师。而且他注重的不是学生们的学习,而是坦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习惯,也让学生们懂得了 “人人平等”。</p> <p class="ql-block"> 教师:刘燕琳</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孩子:挑战》</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在《孩子,挑战》一书中,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比如:一个不停地打扰妈妈做事的孩子,也许只是想妈妈陪他玩儿。而一个故意欺负妹妹的男孩,也只不过是因为被妹妹夺走了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已。他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每一个孩子调皮、不守规矩、做坏事的原因。其实,孩子们只不过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罢了。 </p> <p class="ql-block"> 教师:林宝珠</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自主游戏》</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我们要做一个很好的观察者。老师要通过观察孩子来决定接下来给孩子提供的课程、教具、材料。当儿童在老师的支持下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时,老师接下来的职责就是一个引导者/协调者。老师可以不参与争论,不给予自己的意见,类似于有的主持人。班里的孩子是节目的嘉宾,他们各抒己见,提出问题,激烈争论,而老师只是掌握一下时间,保持一下秩序。</p> <p class="ql-block"> 教师:符慧仙</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培养孩子从做家务开始》</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孩子做家务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家长的辛苦,学会感恩和尊重,同时,做家务也是一个使自己摆脱依赖的过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学习到如何认真对待事物、严格要求自己、抓紧时间等良好的习惯和方法。此外,孩子还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总之,孩子做家务不仅有助于家庭和谐,也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教师:王曼婷</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我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当我读了《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后,意义在于当了父母才知道做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但怎么样才能给他最好的,是物质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但无论什么都不比给他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给我的启发,不一定是棒下出孝子,交流与引导也能培养好孩子。</p> <p class="ql-block"> 教师:李爽</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小脑袋,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小脑袋,大问题》这本书对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会以此为起点,从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入手,在不同的场景中,对幼儿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支持幼儿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打开自己的思路,架构高水平的思维结构,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形成有力的、商质量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教师:陈小雅</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和老师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所以对于孩子的话要听到底,不管他告诉你什么,都要给他们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孩子会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被家长或老师重视和理解,精神上会得到支持和鼓励。对于孩子和学生而言,当他们的感受被接受时,会感到自己被尊重,会更愿意与父母、老师交流。《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给予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太多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庞建萍</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小哲学家的大问题——和孩子一起做哲学》</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这本书最为打动人的地方,或许就在于它揭示了儿童的生活方式,通过童年故事与对生活事件的回顾,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记起自己的童年困惑:从“妈妈,我从哪里来”到“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些困惑一直跟随着我们到现在,并且还将一直陪伴着我们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 教师:余洁</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爱和自由》</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整本书看完之后,我的感触良多。正如这本书翻开的第一句话-这是“爱”孩子的书,不是“教”孩子的书。看完这本书,就知道如何爱孩子,如何理解孩子。</p> <p class="ql-block">  教师:范平萍</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每一天都必须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处理许许多多现实的事情。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尝试。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面对幼儿们的各种行为表现,每天都必须帮助处理幼儿们间发生的各种争端,如何让每次的问题解决都园满结束,如何让每次的处理都能让幼儿们有所得,这就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在经过思考后的行动中,你在过程中体会着艰辛,但你展示的却是智慧,收获的是惊喜!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做有智慧的教师,让我们用教育智慧去唤醒孩子们的灵魂,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如松柏常青,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教师:林子丁</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爱心与教育》</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爱更重要。爱,不等于教育,但是,教育,永远不可能离开爱。而我们幼师面对的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们,他们相比其他学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爱更需要关怀。</p> <p class="ql-block">  教师:陈丽笙</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园丁与木匠》</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作为一名老师,我要用全部的爱,打破“思维四笼”,从“木匠”到“园丁”,不断反思,不断跨越,拥抱新奇而美妙的儿童世界,帮助他们成为更有自我价值感的人。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中成长,绽放自己的生命之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花园。</p> <p class="ql-block"> 教师:陈虹丽</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游戏.学习.发展》</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在为幼儿创造游戏环境、追求真游戏的同时也要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愿望自主游戏,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有支配权,有选择权,实现游戏的真正价值,做到真正放手。</p> <p class="ql-block"> 教师:王娟</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正面管教》</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总而言之,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p> <p class="ql-block">  教师:李春</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童年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这本书虽然有点难懂,但珠玉比比皆是。面对儿童的成长,我们应该像蒙台梭利那样,学会观察、学会引导、学会等待。用“有准备的”适宜环境引导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并耐心的等待儿童完成其内在的心理变化。用其理论指导我的实践,在实践中再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教师:王诗媚</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这本书描绘出幼儿教师最寻常的教学生活,讲述了怎么引导幼儿遵守规则、遵守规章制度。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对于孩子们的问题,老师不是抱怨孩子的错误,而是在教孩子方法。这本书里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体现的是对幼儿的包容,更是对幼儿的帮助。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教师只有保持包容之心,才能在与幼儿的共处中体会到快乐。</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应丰忆</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快乐成长,有效陪伴》</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通过这次读书分享,我学到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读”,一个月读四五本书,没什么改变,也没有然后有什么用呢。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读书是为了改变,为了变得更好,丰富自己。</p><p class="ql-block">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要急于求成,量变引起质变,一定要经得起长时间的冷寂。每天进步一点点,保持目前的状态,不要放弃,总归是向前走的。</p> <p class="ql-block">  教师:陈晓灵</p><p class="ql-block"> 书籍分享:《为师之道——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指南》</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悟:幼儿教育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孩子面对的最初的教育,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灵魂,幼儿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如何通过沟通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充分发掘孩子自身潜能,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呢?</p> 园长总结 <p class="ql-block">  史彩宇园长对本次读书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本次读书分享活动提升了教师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彰显了教师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风采,达到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教师们立足岗位、奋发进取的内在活力。</p> <p class="ql-block">  悦见书香,春暖花开。此次教师读书分享会,不仅展示了教师近段时间的读书成果,达到交流共享、互促互进的目的,同时也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智慧。书香致远,阅读润心。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与书籍携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就最美的芳华,遇见更美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王曼婷</p><p class="ql-block">图文审核:园领导</p>

教师

孩子

读后感

分享

幼儿

书籍

读书

本书

老师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