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上学路 感恩母校与恩师

原鸣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三亚回老家之前就与在深圳的王锦同学相约一起回老家。我们在上高中时是非常要好的伙伴,自高中毕业就失去了联系,至此已有40多年不曾见面。两人一拍即合。回到老家又与在常德生活的曾毅文和在汉寿生活的张少付相聚。时光如白驹过隙,当年16岁的少年如今已是60老翁!四个同学在一起免不了会追忆过去的时光。他们三人的家相距很近,当年走路上学基本上都是同去同归,在这条上学路上有着许多令他们感怀的故事,说着说着就会开怀大笑。我与他们三位不同道,当然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讲述我也会被逗乐,于是提议:你们三位抽个时间重走一下上学路吧……</p> <p class="ql-block">♂左为张少付,中间为曾毅文,右为王锦(读书那会儿叫王先德)。</p> <p class="ql-block">目睹他们45年后“故地重游”的温馨画面,我不忍心拿着相机在他们面前晃悠,只好让大疆悄悄地跟随他们……</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家距离学校很近的,最远不过2公里。那时候贪玩,走在半路就听到了悠扬而洪亮的上课铃声(人工敲击的)。</p> <p class="ql-block">  他们虽然贪玩儿,但也害怕迟到。听到上课铃声,撒腿就跑。那时张少付和王锦的个子很矮,都是坐位排在讲台周边的人。但他们偏偏喜欢将书包带放到最长,让人觉得吊吊的样子。一旦奔跑起来,书包就在屁股下面飞舞。尤其是书包下落撞击腿部的瞬间让曾毅文记忆犹新!曾毅文个子高,跑得快,但为了欣赏这道“风景”,他会偶尔跑在他们后面……至今,常常“取笑”他们。</p> <p class="ql-block">  随着季节更替,他们会对路边的花花草草感兴趣,偶尔会将能食的野草择回家。</p> <p class="ql-block">路还是那条路,却已过去了45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教过我们的老师,大多已经故去。文之光老师今年已94岁,虽然没有教过曾毅文,但也感受过文老师父亲般的温暖……老师思维清晰,不戴眼镜也能读书,只是耳有点背。</p> <p class="ql-block">  张少付在向文老师汇报时,文老师说:你很聪明,可你老是喜欢躲在竹山里打牌(跑胡子)……我们几个就笑了起来,因为曾毅文在我们看望老师的路上还讲过这个桥段!</p> <p class="ql-block">  王锦改了名字,老师一时想不起来……说到王先德,老师就会“哦!”似乎在他的记忆库里蹦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老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来到母校洲口中学,寻找当年教室的位置。有成语说“物是人非”,而对于眼下的我们却是物非人也非,唯一没变的是那块地基!</p> <p class="ql-block">这似乎是当年的那株小树……</p> <p class="ql-block">  金校长将我们迎进了他的办公室,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既有惊讶</p> <p class="ql-block">也有欣喜</p> <p class="ql-block">  在金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努力寻找当年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和金校长合影留念之后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p> 摄影/编辑 原鸣圆(高克华)<div>2024年4月10日 湖南汉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