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迎亲

戈壁胡杨

<p class="ql-block">  如今农村婚嫁迎娶的形式尽管异彩纷呈、花样迭出,然而,那种传统古朴、典雅庄重的花轿迎娶形式仍然令人难忘。 </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里的迎娶画面,要定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乘花轿忽忽悠悠 ,一班乐人吹吹打打。鞭炮噼啪,人群簇拥。如今这一幕只能在影视剧里看到。</p><p class="ql-block"> 那时迎亲娶媳,有一套古香古色的程式,形成独特的婚俗。各地的婚俗各有不同,但在迎娶新人时,新娘子要坐花轿,却是大同小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花轿有“款衣式”和“硬衣式”两种。软衣式是指轿框的四周罩以红色的绫罗帷幕,这些红色的帷幕叫做轿帏。硬衣式花轿的四周都是木质结构,造型为四方四角出檐的宝塔顶形,花轿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轿盖,呈四角形,盖的上端竖有类似宝塔的攒顶,下部是轿身,四面轿板的外围雕刻各种图案,如“麒麟送子”、 “龙凤呈祥”、“花好月圆”、“喜上眉梢”等喜庆吉祥的内容。其表现手法也多样,融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多种手法于一体,细腻流畅,精美华丽,有一定的艺术性。我们关中西府地区大都采用硬衣式。花轿的内部,则设置供新娘安坐的座位。花轿一般是四个人抬的,罩轿子的帷子选用大红色的彩绸,绣有吉祥图案,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p> <p class="ql-block">  办喜事这天,花轿聚于主家门首,鼓手乐人排列两旁。村里人无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会早旱聚集在村口,眼热热地看着迎亲的人走了,又急巴巴地等着娶媳妇的花轿回来。直至看到抬箱子的后生进了村,听到吹吹打打的唢呐落了音,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到:媳妇是娶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抬花轿”是民间婚嫁文化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性与独特的趣味性。把轿子运用到娶亲上,最早见于宋代,后来才渐渐成为民俗。那时,待嫁的女方在家里打扮停当,凌晨,男方就会派来迎亲的鲜艳的大花轿,这叫"赶时辰"。据说当天如有几家同时娶亲,谁赶的时间早,将来谁就会幸福美满。一般情况下花轿在去女方家的路上是不可以空着,而是要坐一名男孩,称为压轿孩。</p> <p class="ql-block">  按照程式,抬箱子的队伍先回来,迎娶的花轿后进村。这是因为抬箱子的,是抬上东西走人,用不着耽搁。但新郎官却要在媒人的引领下,完成一系列礼教。首一件是被关在厢房门外的礼遇,看到迎亲的人来了,“咣当”一声,门关了,不递个不大不小的“份儿”是休想进门的。“少了不行,多了更好……。”好不容易挤进了门,新娘的绣鞋早被一帮闺蜜们藏得无影无踪,令新郎使出浑身解数就是找不到,这时,好心的闺蜜给新郎使眼色,新郎立即心领神会,迅速找到绣鞋,并亲手给新娘穿上。所有这些就是让新郎领略一下,媳妇是不好娶到手的。还有,吃了丈母娘的一碗荷包蛋,才准抱着媳妇上花轿。有的还有“哭轿”一说。据说,高高兴兴上花轿,那叫“忘了娘亲”,哭哭啼啼,难分难舍,才是“不忘娘恩”。所以,花轿到门前,还要上演一场母女别离的悲喜剧。</p> <p class="ql-block">  抬花轿的弟兄们,借着别人办喜事,自己也趁机乐呵一把。电影《红高粱》里轿夫“颠轿”的镜头,绝非空穴来风,那叫一道习俗通天下。抬花轿有平抬、闹抬、戏抬之说:平抬,即抬着花轿平和行路,使新娘坐入轿中感到舒适;闹抬,就是喊起号子,吹奏乐曲,鸣放鞭炮,使迎亲场面显得热闹;戏抬,就是花轿快要接近男方家门前,轿夫采取摇、摆、抖等动作,使花轿处于不平稳状态,用以戏逗轿内的新娘,随行人员伴之喊叫、起哄,为轿夫助威;乐队亦随之鼓乐高奏,为轿夫鼓劲;迎亲者也随之抛出彩礼钱,以示喜庆,使其成为迎亲途中最为热闹壮观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引导新娘下轿入洞房的程序由“礼生”来做,礼生一般由同族长辈担任。新娘下轿时头戴盖头,由一人或两人搀扶下轿来到新郎家门口,门口放着一个火盆,在礼生指引下新娘要从火盆上跨过去,象征着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新娘踏进门的时候,身披礼袍的礼生,便提着贴有大红“喜”字的方斗,将早已准备好的五谷杂粮、彩色纸屑等向新娘撒去。并中气饱滿的高喊:一撒金子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霎时,草屑飞扬,豆子噼啪,一派喜气洋洋。进入客厅后,一对新人伫立在红烛闪闪的祖宗牌位前,听着“礼生”字正腔圆的说教:“男女双双堂前站,天赐仙女配良缘,男左女右把堂拜,先从天地拜起来。一拜天地,天长地久;二拜高堂,四季安康;夫妻对拜,百年恩爱。新郎新娘恭恭敬敬,做着程式化的动作。再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开始了揭盖头、新娘上炕的一应程序。</p> <p class="ql-block">  看嫁妆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兴趣,一些老年人也兴致不减。这是新娘身价的显示,是娘家人的脸面。小媳妇、大姑娘看了,都会品头品足一凡。因为新娘的家境不同,陪的嫁妆的多少亦不同。陪嫁的物件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从床上铺的盖的、桌子上摆的、墙上挂的,小到针头线脑、灯盏镜子、灯芯篓子、鞋子帽子、袜子门帘、提鞋拔子、衣服掸子、日常用品等等,连尿盆也会贴上大红喜字。</p> <p class="ql-block">  “村拜”是结婚次日的礼数,新媳妇在家人引领陪伴下,挨家挨户,逢门必进,逢人必拜,磕头作揖。陪伴的人会介绍着:“这是爷。这是叔。”“这个叫婆。这个叫婶。”当然,头是不会白磕的,受礼的人自然会将包有钱的手娟回送,有的直接将钱塞到新娘手里,陪引的大娘或大婶就说:“我娃拿上。”尾随的孩子喜喜哈哈看热闹,也有淘气鬼叫嚷着:“给我也磕一个”。难怪“羞怯”是“小媳妇”的同义语,任谁都可以使唤。“村拜”是做媳妇的第一堂课,也是新媳妇在村人面前头一次亮相,既有“拜谢乡亲”迎娶之情,也有“请多关照”之意。同时,也是一道名正言顺地告白:从此,我就是咱村的人了。这一天,新媳妇不磕得个晕头转向,是收不了场的。当然,收获也是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根据黄永毅散文《娶媳》改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