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和母亲及妹妹妹夫有一搭没一搭的坐着闲聊。胃肠的饱足让身体沉重,让神智昏昏。清明时节,总是让人昏昏欲睡。</p><p class="ql-block"> 邻居嫂子来串门了。农村的好就在于,不必为虚礼所拘。你的家,我的家,只要想了抬脚就进了,白天大门是不关的,登堂入室之前喊一声“在家吗?“或者“吃饭了吗?”就算是打招呼。无拘无束,是乡邻们相处的最朴素的形态。</p><p class="ql-block"> 早上,嫂子邀母亲一起去逛庙会。一冬一春母亲的身体不好,别说逛庙会,就是行走二三百米都是极端的负重。嫂子就约别人去逛会了。之前嫂子和母亲一直都是出行的伙伴,去超市买菜,去磨房磨面,逛一年一度的二月庙会,两个70多岁的老妇人相伴着,给生活寻些乐趣。可是我的母亲今年是被病痛打垮了,心脏、受过伤的腰和腿,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做不到自理了,何谈逛庙会!半年多了,除了去医院看病拿药,她几乎没出过村子。听到她不止一次感叹:不中了,真不中了,一点本事都没了!</p><p class="ql-block"> 逛庙会回来的嫂子来串门,没能去庙会的我的母亲就向她询问逛庙会的见闻和收获。嫂子说,没进太昊陵,没进大殿,忘带身份证了。老年人凭身份证免门票,嫂子肯定舍不得掏钱买票的。没在街上吃饭,没啥可吃的,除了压缩馍就是凉粉,没有可吃的。倒是真的,历时一个月的庙会,压缩馍成了商业重头戏,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几个平米的一小块地方,一个月的摊租费今年最高拍到了20多万元,去年拍到了97万!除了压缩膜就是炒凉粉,也是一个摊儿连着一个摊儿,还有新疆烤串儿,一长溜的摊位,维族小伙子唱着跳着烤着,硕大的烤串诱人极了!但这些都不是老年人吃得动的,逛了一个上午,从食物的香气里穿过,嫂子还是回家自己煮饭吃——家里还有九十多岁的婆婆等着她煮饭吃。</p><p class="ql-block"> “买点橘子和香蕉就回来了。”她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打趣她:“逛会就是看看广场的人多,就是和人挤一挤啊!”</p><p class="ql-block"> 嫂子很开朗,呵呵地笑。然后她感叹:“不中了,不济事了,专门买的橘子香蕉准备上坟用,结果去上坟只带了火纸、票子,其他啥也没带,真是不中用了。”</p><p class="ql-block"> 清明和上坟连在一起。在嫂子面前,我们不敢提这个话题。她自己提,看来已经释然了。她去上坟是给自己的丈夫和儿子。</p><p class="ql-block"> 丈夫60岁的时候癌症去世。虽然60岁,但身体极棒,从不知疾病为何物,从不知吃药啥滋味。正在建筑工地上做活,突然有一种无力感,从未有过的无力感,手里的铁锹都举不起来了,所有的力气仿佛一下子飞走了。医院检查已是癌症晚期。不到两个月,撒手人寰。夫妇两个伉俪情深,丈夫的突然离去,嫂子承受不住,整个人都垮掉了。</p><p class="ql-block"> 时间一天天过去,再深的伤口也会一天天愈合。嫂子差不多缓过来了,活过来了,而在外务工的大儿子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猝然离世,又一次她她打入黑暗的地狱——儿子只有40岁啊!一向孝顺的儿子连句告别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丈夫走了,她难过,她伤心,她大病一场,现在正值壮年的儿子也走了,她不敢再难过伤心,因为儿子留下的一对儿女还未成年,她得管起来,得帮着儿媳把家撑起来。于是,让小儿子和两个儿媳擦干眼泪,继续外出务工,更勤奋地工作,只有中秋和春节才回家团聚。她负责照顾90多岁的婆婆,负责几个孙子孙女的日常生活,接送上学,穿衣吃饭,家庭洒扫,地里庄稼,再去附近的菜园里做一份工,严寒酷暑,风里雨里,每天挣几十块钱补贴家用,减轻小儿子的负担。</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中元节、农历的十月初一,都是上坟的日子。上坟的年年都是嫂子——一个皱纹满面雪满头的老妇人,拖着病痛的腿去上坟。</p><p class="ql-block"> 她准备了橘子和香蕉,丈夫和儿子最爱的水果,却忘带了。别人送的喜馃子,她没舍得吃,留着做祭品,因为丈夫爱吃,上坟的时候也忘带了。</p><p class="ql-block"> “嫂子,其实带不带都不要紧,只要你想到,我哥他们都知道。”我安慰她。</p><p class="ql-block"> “知道啥呀,坟头上啥都没有,啥也吃不到。”嫂子皱纹满布的脸上满是悲戚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亲人的心是相通的,即使换了形式生存,换了世界生活。我们这个维度的世界里,橘子是橘子,馃子是馃子,而另一个维度的世界里,这些俗世里的食物应该没有太大意义了吧?唯有心是无所不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