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1)2024.04.07

顺其自然(一)

<p class="ql-block">中国考古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大型历史考古类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并包括珍贵古籍、档案文献等。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将考古发掘出土物以遗址、遗迹单位为中心密集式陈列,古籍、档案阵列式展出。中国考古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外形如“尊”。基本陈列 “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点,包括 “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 五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大型历史考古类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并包括珍贵古籍、档案文献等。</p><p class="ql-block">藏品介绍(红色铭牌)</p><p class="ql-block">1、大汶口文化的大口陶尊。器身有刻画符号。该文物出土于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在大口尊的口沿之下,刻有类似“日”“月”“山”形状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大汶口文化的标志。</p><p class="ql-block">2、仰韶文化的陶人面像。陶人面像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性文物。</p><p class="ql-block">3、陶寺遗址的朱书文字陶扁壶。陶寺遗址被认为很有可能是尧的都城平阳。这件扁壶的正面鼓腹部,有一个用朱砂书写的字符,它酷似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文”字,与当代汉字“文”相比,无论字形还是结构都完全一致。</p><p class="ql-block">4、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1980年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第3072号墓。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通高9厘米,直径40.7厘米,底径15厘米,腹深7.8厘米。胎呈褐色,器表为灰褐色。盘的外壁着绳纹,内壁施黑色陶衣并经磨光,唇沿及内壁上缘一周涂成朱红色,内壁施黑陶衣为地,并用朱红彩绘制出蟠龙纹。</p><p class="ql-block">5、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发现于二里头遗址3号宫殿基址的一座贵族墓葬里,出土时放置在墓主人骨架的肩至髋骨处。整件器物长约70厘米,由2000多片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每片绿松石片长0.2厘米至0.9厘米、厚约0.1厘米。龙头置于梯形托座上,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硕大醒目的鼻头由绿松石组成,眼睛则是两块圆饼形的白玉。龙身整体呈波浪状,错落有致、色彩绚丽。龙的腰部还有一个铜铃,或能对应《诗经》中“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的记载。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被誉为“中华第一龙”。</p><p class="ql-block">6、二里头文化的涂朱玉璋。此件玉璋长度接近50厘米,出土自一座贵族墓。该墓葬底部有一层厚厚的朱砂,玉璋因沾染朱砂而呈现红色。这件玉璋两侧有龙形装饰,可见其神圣地位。</p><p class="ql-block">7、西周的铜牺尊。铜牺尊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是盛酒器。器身为一站立状怪兽。兽首有柱状双角。兽腹两侧各有一鸟形竖扉。四蹄侧面有爪形刻道。牺尊背部有盖,盖钮为一站立凤鸟。项背附着一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及臀部各附着一回首卷尾龙。器身上饰夔纹及兽面纹。盖内底及器体腹内底各有两行六字铭文:“(邓)仲作宝阝尊彝”。</p><p class="ql-block">序厅 一楼序厅内,两架从安阳搬来的商代马车最为引人关注。陶寺遗址。二楼主题是“文明起源”,主要是石器时代的器物。陶寺遗址(公元前2300-前1900年)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发掘出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三楼主题是“宅兹中国”,就进入青铜时代。</p><p class="ql-block">二里头遗址(约为距今3800-3500年),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以下是本馆相关文妇好的家当有很多在这里中国考古博物馆里,有妇好一半的家当。妇好墓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于1976年被发掘,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一部分保存在国家博物馆里,还有一些保存在这里。虽然没有标红,但都是一等一的珍品。 进入四楼有,三个主题:“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考古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常设展厅有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余件。展出的所有文物精品,均来自于考古田野挖掘一线。展出的所有珍贵古籍,都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臻藏。</p> <p class="ql-block">龙王迪遗址</p><p class="ql-block">旧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宜川县湖口镇龙王村北。2004年发现。次年进行发掘。出土石制品2万余件及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用火遗迹20余处。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铲是中国年代较早的磨制石器之一。</p><p class="ql-block">龙王迪遗址的发现为探究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探寻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化演进与环境变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遗址年代距今2万~l万年。</p> <p class="ql-block">甑皮岩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西南麓,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遗址。</p><p class="ql-block">甑皮岩遗址位于独山西南山脚,是新石器时代桂林先民的一处居址和墓地,包括主洞、矮洞和水洞,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遗址发掘出了中国制作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场。遗址被认为是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p><p class="ql-block">中国制陶技术重要的起源地之一、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甑皮岩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2日,甑皮岩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p><p class="ql-block">1965年6月3日,广西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文物普查工作组发现甑皮岩遗址,并进行初步试掘,出土5具人骨架、38件器物。桂林甑皮岩遗址1973~1975年,甑皮岩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p><p class="ql-block">1979年,开展年代学研究,认为甑皮岩遗址的下层年代在距今9000年以上。</p><p class="ql-block">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甑皮岩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五座,石器加工点一处。</p><p class="ql-block">甑皮岩遗址位于独山西南山脚,是新石器时代桂林先民的一处居址和墓地,包括主洞、矮洞和水洞,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遗址发掘出了中国制作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场。墓葬甑皮岩遗址既是史前人类的居住地,也是墓葬地,共发现了29座形状为不太规则的圆形竖穴土坑墓,墓葬形式是世界上少见的屈肢蹲葬。</p><p class="ql-block">第三层人骨分布图文物遗存甑皮岩遗址共发现29座人类墓葬、1处石器加工点及火塘、灰坑等生活遗迹,出土打制和磨制石器、穿孔石器、骨器、角器、蚌器数百件,捏制和泥片贴筑的夹砂和泥质陶器残片上万件,人类食后遗弃的哺乳类、鸟类、鱼类、龟鳖类、腹足类和瓣鳃类动物骨骼113种。</p><p class="ql-block">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穿孔石器2依地层迭压关系及出土文化遗物的变化,遗址堆积自下而上可分为五个时期,其中第一至四期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第一至四期中,第一期属早期前段,第二至四期属早期后段。</p><p class="ql-block">早期前段文化遗存主要有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p><p class="ql-block">石器均以河砾石为原材料,均为打制石器,器类包括石锤、砍砸器、盘状器、切割器、尖状器、棒形石凿和穿孔石器等,以石锤和砍砸器为主。从出土器物的形态来看,此期的石器工业属于典型的中国南方砾石工业传统。骨器和蚌器的数量较多。包括骨锥、骨铲、骨针、骨鱼镖和蚌刀等,并有少量牙器。磨制工艺已经存在,但主要用于加工有机质的工具如骨锥、骨铲和穿孔蚌器,尚未应用于石器制作。</p><p class="ql-block">陶器仅发现一件,为敞口圜底釜。夹粗石英灰白陶,表现出一系列初级陶器工艺的特征。遗迹仅发现石器制作场所一处,在该层共发现石制品2086件。该期发现了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p><p class="ql-block">依据2001年发掘时采集的12个螺壳和木炭样品的碳十四测年结果,甑皮岩第一期的年代约在距今12000~11000年间。早期后段文化遗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陶器数量明显增加,但器类单一,器形简单,大多为器形较大的敞口、束颈、鼓腹、圜底罐,陶器制作工艺上出现了泥片贴筑的成型技术,器形变高,器壁变薄。工具方面,磨制石器逐渐增多,和骨器数量渐少,骨器以骨锥为主,也有磨制的骨铲。蚌器多为穿单孔的蚌刀。</p><p class="ql-block">遗迹现象仅在甑皮岩遗址第四期发现用火遗迹1处,墓葬2座。该阶段仍然发现了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甑皮岩第二至四期的年代约在距今11000~8000年间。</p><p class="ql-block">陶器烧制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第一期陶器作为未经烧制的泥坯即具备烧煮田螺不开裂的功能,其奥秘在于特定配比双料混炼工艺,这个发现对陶器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甑皮岩人考古学家从甑皮岩遗址中,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将甑皮岩人的头像复原出来,发现甑皮岩人与华南人和东南亚人有明显的接近关系,这表明了在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的形成过程中,甑皮岩人的基因起到了重要而明显的作用,甑皮岩人是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的古老祖先之一。</p><p class="ql-block">甑皮岩文化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进程的文化源流之一,代表了距今12000至7000年间古人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一种最佳适应方式,承载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p><p class="ql-block">保护措施2001年6月25日,甑皮岩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2日,甑皮岩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并被评为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裴李岗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国郑州市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侧岗地上,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裴李岗遗址文化堆积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5~6万平方米。从出土的遗物看,裴李岗文化的经济生产包括渔猎、采集、农业和家畜饲养等,由于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家畜饲养业及制陶、制石、制骨、纺织等手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及生业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并被确认为一种新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以前的一段空白。</p><p class="ql-block">在旧石器遗存中,发现了北方地区典型细石器遗存及鸵鸟蛋壳饰品加工全流程遗物,为研究旧石器晚期石器制作技术、生计方式与栖居形态,新旧石器过渡、农业起源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裴李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北首岭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是一处内容较丰富、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在1953年被发现。</p><p class="ql-block">北首岭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60000平方米,聚落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椭圆形,主要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北首岭遗址典型地反映了在母系社会时期宝鸡先民的状况:使用石器刀耕火种,生产栗等谷物,也采集野果,捕鱼打猎,集体生产,共同消费,实行族外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简单的数字符号,具有灵魂观念,相信死后“灵归西天”,死后集体埋葬,依靠氏族的集体力量,冲破自然的各种障碍,顽强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北首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53年,原宝鸡市一中征用北首岭土地,基建时发现了该遗址,经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北文物清理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宝鸡发掘队等单位多次调查,确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p><p class="ql-block">1958~1978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先后对北首岭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p><p class="ql-block">北首岭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60000平方米。北部地面平坦,是主要居住区;南部地势呈缓坡状,是主要墓葬区,居址和墓地构成聚落的主体。聚落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椭圆形,有一个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50座房址分为四区环绕在广场周围,绝大多数的房屋门都朝向中心广场,中心广场显然对北首岭人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北首岭人集会、祭祀、宴飨、庆典的公共活动场所。从发掘资料看,中心广场在北首岭的早、中、晚期一直存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出现的大型聚落,已经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围绕中心广场的50座房址,面积最大的88.26平方米,最小的8.7平方米,凡可看清形状的均为半地穴式。其中有两座大房子,均发现于第三层,一个在Ⅱ区,一个在V区,换句话说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在Ⅱ区的编号为77F3,门向东,房址形状为正方形半地穴式,长、宽均9.4米,面积为88.26平方米,是北首岭房屋遗址中最大的一座。在V区的编号为F14,门向西北,房址形状为近正方形的半地穴式,东西长9.5米,南北宽9米,面积为85.5平方米。这两座大房子,进门均有一桃形灶,房屋地面和四壁均平整光滑,涂有草拌泥和料姜石。Ⅱ区的77F3的东北角有一高0.13米,长2.6米,宽1.5米的小平台,台面平坦,面上抹有一层草泥土。V区的F14居住面的西南角上,有一高出地面0.15米的长方形土台,东西长2.3米,南北宽1米。土台上也涂有一层草泥土,台面平整坚硬。有学者认为,这两座大房子设置的小平台就是氏族祭祀时摆放祭品的,或者是巫师作法时的圣坛,抑或是氏族头人主持活动的台座。小平台的设置不是偶然或者随意的。从它设置的位置均靠着一个墙角,大小、高低、长宽几近相等,均用草泥涂抹光滑坚硬等方面看,它的用途和存在的价值是显然的。这两个大房子是两个氏族各自议事、祭祀、庆典、集合的中心。北首岭聚落有两个氏族,除了两个大房子之外,他们的墓地也分为东部和东南部两个墓区。这两个氏族组成了一个胞族,即形成了北首岭胞族聚落。这样的聚落有壕沟(河流)作防卫设施,聚落内有严谨的布局。居址与墓地的分群分区,则体现了基本的社会结构:家族与氏族。</p><p class="ql-block">在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头像和陶塑人半身像,反映北首岭先民平均身高168.82厘米,男性脑容量1472.04毫米,女性脑容量1325.36毫米,面宽、鼻直、口阔、眉浓,与现代华北人有许多共性,是现代华北人的祖先。他们注重打扮,遗址发现装饰品1355件,其中有石饰、骨饰、蚌饰、牙饰、榧螺及用于束发的骨笄,用于腕饰的陶环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家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临潼区渭河北岸的油槐乡白家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处内涵单纯、文化遗物较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距今不晚于7000年。</p><p class="ql-block">1956年发现,1974年半坡博物馆进行试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于1982年、1983年发掘1000多平方米。发掘出房址二座,均为不规则圆形半地穴式,每座平面长径2.6米、短径1.9米、现存深度0.25~0.3米,居住面光滑平整,内有灶炕;有灰坑35个,以不规则圆形和椭圆形最多;墓葬17座,多为长方形竖穴。有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和蚌器等出土。陶器有圜底钵、圈足碗、三足钵和筒形罐、小口鼓腹罐等,均为夹砂陶,以红褐、灰褐色为主,皆为手制,陶胎多较厚,器表装饰多为绳纹。石器多为磨制,骨角器磨制较精细。</p><p class="ql-block">199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发掘,使我们对白家遗址的文化内涵有了较明确的认识。</p><p class="ql-block">1.发掘证明,仰韶文化遗存是该遗址的主要内容。而所出土的葫芦形瓶口等器物似乎具有半坡类型晚期特征,双唇口瓶及陶瓮等则具有庙底沟类型特征,喇叭口瓶及变体鱼纹盆等则具有半坡晚期类型特征。说明该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并不单纯,其应包括几个不同的类型。</p><p class="ql-block">2.秦代邰亭陶文的发现,对于推论秦代邰县位置、范围以及与邰亭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兴隆洼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遗址,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兴隆洼遗址聚落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围环绕椭园型壕沟,是较完整的原始村落。兴隆洼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兴隆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兴隆洼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p><p class="ql-block">兴隆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遗址。</p><p class="ql-block">1982年秋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文化馆在敖汉旗东南部进行文物考古普查工作时,兴隆洼遗址被发现。</p><p class="ql-block">1983年春—1994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文化馆对兴隆洼遗址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总面积达14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兴隆洼遗址所在岗地高出附近地面约20米,东高西低,西南坡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为A区(考古编号);东北坡至西坡一带是红山文化遗址为B区(考古编号),A区、B区紧临相连[2]。兴隆洼遗址A区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聚落址,在地表见到的灰土带,呈不规则圆形,东北一西南长183米、东南一西北宽166米,为聚落址的围沟,沟宽约1.5米—2米、深0.55米—1米,在围沟所环绕的范围内,地表暴露有约百处灰土圈,灰土圈是半地穴房址被耕土扰乱部分,大体呈东南一西南方向排列,约计十一、二排,每排约十个左右。</p><p class="ql-block">地表灰土圈 兴隆洼遗址聚落内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围环绕椭园型壕沟,是较完整的原始村落;成批的居室墓葬具有中国史前时期的特殊埋葬习俗,其中有人猪合葬现象。在兴隆洼遗址118号居室墓内,墓主人右侧葬有一雌一雄两头整猪,占据了墓底近一半位置。兴隆沟遗址的西南部发现有排列密集的灰坑群,其中35号灰坑是最大的一座,平面呈圆形,口径最大值为4.22米,周围有6座略小的圆形灰坑将其环绕,坑底中部相对放置2个猪头骨,东侧的猪头骨及躯体摆放较完整,猪头骨平置,朝西南,尾部朝西北,额顶正中钻有1个圆孔,躯体主要由陶片和自然石块摆放而成。</p><p class="ql-block">地层叠压 兴隆洼遗址A区地层关系比较简单,围沟、房址和灰坑等均开口于耕土层下,直接打破生土层,仅见少量红山文化遗迹打破兴隆洼遗存的遗迹,以及兴隆洼遗存的房址之间的叠压关系。T147、T148(考古编号)两探方的东北壁耕土层,灰褐色,厚0.15米—0.25米。F106(考古编号)为红山文化半地穴房址,开口于耕土下,打破兴隆洼聚落围沟址(G1),开口至居住面深0.6米,堆积中有红山文化和兴隆洼遗存的陶片,兴隆洼遗存聚落(G1)的围沟址开口于耕土层下,开口至沟底深0.55米—0.65米。G1、F106分别打破黄褐色生土[2]。</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 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磨光玉器、玉玦、石斧、匕形玉佩、骨笛、蚌裙、合纹饰陶器、胡桃植物标本等;出土4件猪首龙形石器石器,大体呈S形,颈部叠压放置,较宽,身部和尾部均单层摆放,尾部渐细,明显上翘,朝向东北,通长1.92 米,为猪首龙形态;还发掘出土了圆形或盾形人头盖骨牌饰,其上有对称分布的钻孔或镂空,佩戴在墓主人胸部或右腕部。</p><p class="ql-block">兴隆洼遗址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器是中国年代较早的磨光真玉器,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最宝贵的实物资料;出土大量中国新石器时代动物骨骼,是兴隆洼先民从事狩猎活动的实证;出土的猪首龙形石器,对研究龙的起源及崇龙礼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兴隆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保护碑刻 201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关于赤峰市兴隆洼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立项的请示》(内文物发〔2013〕104号)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有关规定,开展兴隆洼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 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兴隆洼遗址而得名,与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属同时期文化。兴隆洼文化分布范围广阔,西起洵河,东至医巫闾山,北到乌尔吉木伦河,南达渤海北岸[7]。赵宝沟文化形成于兴隆洼文化中晚期,与兴隆洼文化前后衔接。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在年代和文化特征上有承袭关系。</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 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地处大凌河支流牝牛河上游,西南坡下有泉水,东距河道1.5千米。 交通 赤峰市——玉龙大街——G16丹锡高速——S53赤峰东环——G45大广高速——111国道——237县道——下嘎线——302乡道——兴隆洼遗址。 2021年10月,入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兴隆沟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镇大窝铺村兴隆沟,地处大凌河支流上游左岸,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兴隆沟遗址分为三个地点,分别属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p><p class="ql-block">兴隆沟遗址2001—2003年三次发掘总面积4000平方米。遗存的遗迹有古代房址、居室墓、灰坑。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骼、自然石块等。兴隆沟遗址是对红山文化乃至辽河流域的文明演进过程,包括当时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的重要材料,陶塑人像在敖汉的出土再次证明了敖汉旗包括敖汉所在的赤峰是红山文化的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3日,兴隆沟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赵宝沟遗址与小山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西北约2公里的缓坡地上,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p><p class="ql-block">赵宝沟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已发现的房址和灰坑有140余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呈梯形,是一处发现规模较大的赵宝沟文化聚落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赵宝沟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p><p class="ql-block">1982年秋冬,敖汉旗文物普查时,赵宝沟遗址被发现。</p><p class="ql-block">1983-1988年,敖汉旗文物普查中陆续发现了赵宝沟文化遗址共60余处。</p><p class="ql-block">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博物馆联合对赵宝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被考古界命名为“赵宝沟文化”。</p><p class="ql-block">遗址特点 赵宝沟遗址面积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已发现的房址和灰坑有140余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呈梯形,成排分布,房屋分居住性房屋、进行公共活动的房屋、祭祀性房屋3类,居住面经夯砸,局部烧烤过,有的房址居住面和穴壁抹有草拌泥、细泥,部分房址有门道、柱洞和窖穴。赵宝沟遗址的主要特点是磨制器与丰富的细石器共存。</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 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较多,动物种类有猪、狗、牛、狍、马鹿、斑鹿、猫、熊、鼢鼠、黄鼠、天鹅、鱼、蚌等,其中,猪、狗为家畜,其它均为野生动物。赵宝沟聚落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中,可鉴定的脊椎动物骨骼标本538件,动物种类计14种。据有关动物体重资料,可粗略算出这些动物体重总计4592.39公斤,能提供纯肉量2296.19公斤。该聚落遗址出土软体动物贝壳215件。细石器一般为石镞、石球和弹丸等,出土细石器94件,均为压制而成。器形有刮削器、石镞、石叶、石核、尖状器、饼形器等。出土骨器41件,蚌器18件。骨器为磨制而成,器形有角锥、带槽骨锥等。</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 赵宝沟遗址遗物有三灵纹陶尊、石雕熊、刻人面石斧、陶塑人面像、刻划纹陶等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陶器中以筒形罐、椭圆形底罐、尊形器、钵和碗为多。陶质多夹砂褐陶,手工制作。主要纹饰有拟像动物形纹、抽像几何形纹和之字形纹。生产工具中石器以打制为主,兼有磨制和细石器,最典型的是耜和斧。三灵纹陶尊,压划猪龙、飞鹿、凤鸟图案,从外部特征看,与鸟颇为相象,凤造型头、冠、翅、尾等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的特征完全接近,凤长17.6厘米,宽9.6厘米,高8.8厘米;石雕熊,长14.5厘米,高9.5厘米,厚7.5厘米,器形较大,是赵宝沟文化时期典型的祭祀礼器,背部有深槽,石雕熊中部有孔,可悬挂,背部有网格纹饰,做平行状。</p><p class="ql-block">研究价值 赵宝沟遗址为研究燕北暨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提供参考,对研究中国北方史前史中文化具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赵宝沟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赤峰市人民政府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宝沟遗址保护规划》项目。</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 赵宝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赤峰、哲理和河北北部一带,赵宝沟遗址是赵宝沟文化的命名地。赵宝沟文化是略晚于兴隆洼文化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首次发现于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出土尊型陶器上有鹿、鸟、猪、鱼等图形,被学术界誉为“第一神图”、“最早的透视画”、“中国画坛之祖”。</p><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赵宝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西北约2公里的缓坡地上。</p><p class="ql-block">交通线路 赤峰市——玉龙大街——丹锡高速——赤朝高速——大广高速——齐家窝铺立交桥——京加线——赵宝沟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蜘蛛山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红山区城区步行街北端锡伯河、阴河、迎金河交汇处南岸,海拔高度565米,中部较高,东、南、西三面渐低。蜘蛛山北面是熔岩断崖,上覆沉积黄土和文化层,现大部分被老城平户区所占。蜘蛛山遗址东起老北大桥南端桥基,西至王家胡同,南临一西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简介 196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考古队对蜘蛛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战国至汉初四种文化的堆积层,明确了这四种文化的相对年代,出土了极具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刻有秦始皇诏书的秦代陶量器、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居住房址和残墙及草泥墙皮、战国至汉初窖穴,及大量不同文化类型遗存。</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 从蜘蛛山遗址出土的1000多枚铁铤来看,蜘蛛山遗址是一个有军事性质的遗址。大量的瓦类残片及体积相当大的陶器残片,显示赤峰城区在战国和汉初时期就有相当规模的建筑,及相当规模的定居者和占居者,遗存将赤峰建城历史向前推进2000多年,这对构建赤峰历史文化大市、追溯赤峰建城历史及其演变、打造蜘蛛山古遗址旅游景区具有重要意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据悉,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6年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同批公布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建于清代的古建筑类赤峰清真北大寺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赤峰天主教堂等。至此,红山区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红山遗址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辛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滕州市官桥镇东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距今约7300至8400年,是中国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p><p class="ql-block">北辛遗址在1964年山东省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1978年冬至1979年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583平方米,出土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2000余件。</p><p class="ql-block">1980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发掘过程</p><p class="ql-block">北辛遗址是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沿薛河两岸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采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风格不同的陶片,推测其年代可能要早于大汶口文化。</p><p class="ql-block">在1978年秋至1979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与滕州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发掘面积共计2583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角器。</p><p class="ql-block">遗址内的地层堆积,一般分为四层(有的探方缺第四层),在2、3、4层包含物中有相当多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制作石器时打下来的石片、砾石块等,数量比陶器片多。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所不及。</p><p class="ql-block">第一层:耕土层,厚15—35厘米。</p><p class="ql-block">第二层:红褐色土,内含较多的红烧土块,厚45—75厘米。出土陶片中以夹砂黄褐陶为多,器表面有窄堆纹组成各种纹饰,器形以鼎、钵为主:</p><p class="ql-block">第三层:红烧土堆积,厚25—75厘米。出土陶片中夹砂黄褐陶。器表面有窄堆纹各种纹饰,器形以钵为多,鼎次之。</p><p class="ql-block">第四层:灰褐色土,厚15—50厘米。陶片有少量的堆纹、指甲纹,剔刺纹等。器形以钵为主,釜、罐、鼎次之。</p><p class="ql-block">北辛遗址的石器种类很多,分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制作虽较简单,但器形相当完整,有斧、铲、刀、敲砸器和盘状器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器身扁薄、平面略成梯形、横剖面为扁椭圆形的石斧,用于砍伐树木或开垦耕地,是一种用途较广泛的工具。磨制石器通体磨光,制作比较精致,有铲、刀、镰、斧、锛、凿、磨盘、磨棒、磨饼、杵和匕首等。磨制石器中铲的数量最多,形状各异。石铲器形较大,以硅质灰岩为主要石材,质地较软,容易打磨,这种石铲安柄后成为一种翻土工具,有的刃部长有约7厘米的纵直磨痕,说明这时期的翻土深度还是相当浅的。</p><p class="ql-block">其它出土的生产工具也颇丰富,如骨器、角器、牙器还有蚌器,制作精致,形式复杂,制作过程一般经过截、劈、削、刮等方法制成器物雏形,最后打磨表面。器形除镞、鱼镖、鹿角锄、蚌铲、蚌镰等与农业、渔猎有关的器物外,还有凿、锥、匕、针、笄、梭形器等。这说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只靠农业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要靠狩猎、捕捞、采集来补充食物,这些生存手段也是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p><p class="ql-block">遗迹类 窖穴两个:在耕土层下露口,平面略呈椭圆形,相当平坦的生土底,为口径略小于底径的袋坑。另外还发现六十个坑,其形状主要是口大底小的椭圆形,少数呈圆形和不规则形状,口径2.6米,宽1.8米。深1.2米,坑壁不规则,底部凹凸不平。在近底部集中堆放六个猪下腭骨,有行饭覆盖着。H51坑中有相当完整的猪头两个。</p><p class="ql-block">瓮棺葬两座:出于T705的第二层。M702位于探方东部,两墓相距1.7米,均在耕土层下露出墓口。墓场东西向,葬具为两个器1:1相对的深腹圆底罐,内有头东脚西的婴儿骨架一具。M703墓坑中有婴儿骨架,其上覆置一件残陶鼎,鼎两侧放一件骨镞。</p><p class="ql-block">石器:制作石器的石材,经山东煤田地质队李春阳,刘希新鉴定:有矿质灰岩,泥质灰岩,花岗片石麻岩,云煌岩等。这些岩石当地都有,可就地取材。其制法有打制、磨制两种。</p><p class="ql-block">骨角牙器:发现的数量多,而且器类也较复杂。制作方法大体经过截、切骨料,再用劈、削、刮制成器物雏形,然后磨成的器形有:镞、鱼镖、鹿角锄、凿、匕、刮形器、棱形器、针、锥、圆钮鹿角器等。出土物器计有镞40件为4式;鱼镖12件为4式;鹿角矛形器1件;鹿角锄10件为3式;凿口件为2式;匕10件为2式,鹿角勾形器5件,牙刮削器2件;棱形器3件为2式;两端锥形器1件;针36件,一端有孔,长短不一;锥25件为4武;笄55件为4式,扁平骨饰1件,骨管1件;牙饰5件为2式;圆钮鹿角器2件;镰5件,锯齿形刃,安把处穿有一孔;铲4件。</p><p class="ql-block">陶器:陶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口夹砂陶除少数掺和碎片外,绝大多数掺和的砂粒都较细。陶色以黄褐色为主,泥质以红陶为主。还有灰陶和灰黑陶,陶色一般较纯正。钵的陶土较细,有的在口部外侧有一周红色,其下为青灰色,即所谓“红顶钵"。</p><p class="ql-block">自然遗物:有兽骨、鱼骨、贝壳。经考古研究所周本雄鉴定。有家猪、牛、獐、梅花鹿、四不象,貉、獾、鸡、鳖、龟、中国园田螺,青鱼、丽蚌等。发现兽类粪便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碎骨残渣。经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有恒鉴定:属食肉类动物,可能是狗或貉的粪便。龟甲片经叶祥奎鉴定:有现生种乌龟的腹甲和鳖属肋板。</p><p class="ql-block">北辛文化遗址,即薛河流域部落,是中华大地上人类生活的最早的地域之一。</p><p class="ql-block">一是从出土的石铲、石斧、磨盘、磨棒、鹿角锄、蚌镰和窖藏的谷物来看,当时的农业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原始农业初具规模,农业生产已是他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定居生活得以巩固的重要保障。</p><p class="ql-block">二是通过出土的家猪型动物骨架和鸡狗等遗骸来看,当时的家畜驯化已经开始,畜牧养殖业已近雏形。</p><p class="ql-block">三是从出土的陶网坠、鱼镖来看,当时的捕鱼技术已相当高超。</p><p class="ql-block">四是从出土的骨针、石纺轮来看,当时开始用野生纤维和动物绒毛进行纺线和编织,北辛先民从身披兽皮过渡到穿衣的文明阶段。</p><p class="ql-block">五是从出土的骨器、牙器、蚌器来看,当时的生产工具中截、削、劈、刮等器物已初步成形,手工业已较为发达。</p><p class="ql-block">六是从出土的盖鼎、红顶钵、指甲印纹钵、红陶壶来看,当时的制陶技术已比较先进,这些器物不仅讲究生活的实用性,而且还讲究审美的艺术性,特别是红顶钵,据考古学家说,为东方的彩陶找到了渊源。</p><p class="ql-block">七是从出土的1件陶器的底部发现了一对酷似鸟足的刻画符号,被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p><p class="ql-block">八是从出土的居住区的柱础来看,当时的房屋结构已较为合理。从北辛遗址地层堆积上来看,北辛先民在这里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活了一千多年,他们之所以选择这块山前平原、三面临河、土地肥沃的地方定居,说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北辛文化所承载的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进一步开发研究,让传统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p><p class="ql-block">北辛遗址的堆积层厚达1.5米以上,反映了当时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他们以石铲、鹿角锄等工具翻松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制陶处在较原始阶段,器类较简单,手制痕迹比较明显,但却发现了使用单彩的“红顶碗”,为其后东方原始文化中出现的彩陶追溯到了渊源。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p><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p><p class="ql-block">1980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政府于1992年3月在遗址处建起“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亭。</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北辛文化距今约6300至7300年,是中国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于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风貌,因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农耕已比较发达了,在定居的聚落中,人还可以进行狩猎、养殖等。</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 北辛遗址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部,距滕州市城区约28公里。遗址地处薛河故道南岸的高地上,三面临水,这里是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海拔高度127~131米。遗址东西长600多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为7.5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交通北辛遗址西邻104国道、济枣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接京沪高铁路。市内乘4路公交官桥镇政府站下车6.2千米即到。</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该项目入选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考古学会承办的“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p><p class="ql-block">2022年,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