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2023年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家中看电视。这天我点播了一个栏目“博物馆之夜”的《古墓疑云》。据主持人介绍:在广州市的北边,有一座小山岗,海拔不足50米,形状像一个卧倒的大象,因此得名象岗山。1980年底,广东省某基建部门为建设高层公寓楼,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将象岗山削平17米后,在山腰处推出一块平地以建楼房。1983年6月,施工队在开挖墙基时,居然发现了一座石室大墓,这就是“南越文王墓”。该墓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彩绘石室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文王墓,又名南越王墓,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西汉前期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南越文王墓坐北朝南,凿山而建,墓室构筑在海拔近50米的象岗山腹心深处,由红砂岩砌筑。墓坑采用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做法,凿出一个平面“凸”字形的竖穴,再从前端东西两侧开横洞成耳室,南面开辟斜坡墓道,总面积约135平方米。墓室出土的文物高达一千多套,一万余件。其中有国宝级文物丝缕玉衣及金银器、玉器、木器、青铜编钟、漆木屏风、生活器具、兵器等,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对于研究南越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文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近代中国考古五大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后与“南越王宫博物馆”合并成为“南越王博物院”),2004年入选国家4A级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期“博物馆之夜”的《古墓疑云》节目,主持人只是对“南越文王墓”作了简单的介绍。也就是这期的节目,勾起了我对“南越文王墓”极大的兴趣,想着有机会也去广州看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2月底,我跟着朋友组织的“琼粤半月游”团队,从海南一直游玩到广东。3月上旬,我们来到了广州市,准备在广州住几天。我当即决定去南越王博物院,也就是“南越文王墓”的原址看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王博物院,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成立于2021年9月8日,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王墓展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前身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74号,前身为南越王宫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网上的有关报道,南越王博物院的王墓展区比王宫展区更有观赏价值。这天上午,我带着许多疑问,走进了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王博物院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象岗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南越王博物院是依山而建,我们爬了一些台阶,来到了“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前言:南越国是两千多年前秦将赵佗在岭南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北倚五岭,南临大海,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传五世,历93年。南越国在赵佗等人的积极经营下,对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郡县,开启了中央王朝对岭南的首次经略。秦末,中原战乱。代行南海尉事的赵佗,“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后接受汉朝册封为南越王。南越国仿效秦汉政治制度,引进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实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发展海上交通和贸易交流,为岭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以其地置南海、合浦、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岭南重归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遍布在中华大地上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赓续文明根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旨在通过展示广东和广西地区秦汉时期(尤其是西汉南越国时期)遗址和墓葬的出土文物和考古发掘材料,结合史籍相关记载、带领观众见证岭南地区逐步发展、并最终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国大事年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进军岭南:泰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屠睢率领50万大军分五路进攻岭南,两路由湖南与广西交界的越城岭、九嶷山向南进攻,一路从湖南直指广东番禺,一路从江西、广东交界的大庾岭向南挺进,还有一路在江西余干集结,继而向南进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下:秦代的铁铤铜箭镞组成的“秦”字;右下:西汉南越国时期的蒜头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守疆营土。秦末,为防止中原战火蔓延至岭南,代行南海尉事的赵佗聚兵自守,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汉朝册封为南越王。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为汉武帝所灭,历五世共93年。在南越政权的积极经营下,岭南地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为岭南文化最终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赵佗立国。赵佗(?——公元前137年)南越国的创建者,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3年至公元前137年,在位67年,为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著名政治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佗的继任者。南越国世系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佗:南越武王(帝),在位67年。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眛(胡):赵佗孙,南越文王(帝),在位16年。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婴齐:赵眛子,南越明王 ,在位约10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兴:赵婴齐次子,在位约1年。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建德:赵婴齐长子,在位约2年。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展厅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青釉双耳三足陶盒(秦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张仪”铜戈(西汉南越国时期。铜戈内上铭刻“王四年相邦【张】义”等十九字。器形与关中所出秦戈同,铭文格式亦具秦兵器特点,故应为秦国制造。“义”古通“仪”,此戈概为秦相张仪所督造。“王四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四年(公元前321年)。此铜戈应由秦平南越的将士带来,是秦统一岭南的重要物证;中:铜矛(秦代);右:铁矛(秦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铜剑。下:1:鎏金铜弩机;2:两翼式铜镞;3:错金铜格铁铍;4:错金银铁矛(筒部)、错金银铜镦;5:铁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帝九年”铜句鑃(西汉南越国时期)。一套8件,出土时大小相套。器形基本相同。器身一面光素,另一面阴刻篆文“文帝九年乐府工造”,分两行,其下每件分别阴刻“第一”至“第八”的序号。刻铭中“文帝九年“即汉武帝元光六年”。“文帝”指南越文帝。“乐府”系主管音乐的官署,“工”指工师。此句鑃是南越国乐府工官铸造的。句鑃是古吴越乐器,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左:铜鼎(西汉南越国时期)。敛口圆腹,圆底,矮蹄足,长方形附耳,盖面有3个环形钮;右:铜勺(西汉南越国时期)。勺体平面呈椭图形,竹节状勺柄,实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盉(西汉南越国时期)。扁圆腹,圜底。底下三蹄足。盘形盖,上有鼻钮。盖与盉口设枢轴扣接,可启合。流作乌首形,流口做成活动盖状,受水冲注时可自动开启。腹侧附一中空曲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铜钫(西汉南越国时期)。器腹呈椭圆突出,器壁有1对铺首衔环,足外撇。器盖呈覆斗状,盖面4个斜棱上各有一凤鸟立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都城:南起国都城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要冲,北靠高山,岗峦起伏,南临大海,珠江沿城南而过;襟山带海,地理位置优越。考古发掘表明,番禺城的主体东起旧仓巷,西至吉祥路东侧,北至越华路南侧,南达惠福路,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80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蕃禺“汉式铜鼎(西汉南越国时期)。蹄足矮胖,面有棱线。盖上隶刻“蕃禺 少內”,腹近口沿处刻“蕃禺少内容一斗大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蕃禺”越式铜鼎(西汉南越国时期)。三扁足外撇,底有烟炱。盘口隐约可见黑漆隶书“蕃禺口”字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蕃”字铜匜(西汉南越国时期)。长方圆角形,有直槽形流。腹壁的左、右、后三侧各附一兽首衔环。腹下刻铭“蕃”“容”“二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木简(摹写本,西汉南越国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释文:“口距上莫蕃翟蒿蒿 蕃池口离吾都卑”。此木简上的“蕃池”与石构水池南壁上的“蕃”宇相互印证,证明石构水池名为“蕃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右释文:“口还我等击盈已击乃归南海口”。前一“击”字指拘捕、囚禁,后一“击”字为处置之意,南海是郡名。“盈”乃人名,与同出的108木简中“军时得入朝 盈及时就酒食 盈”的“盈”可能为同一人。简文大意是:我等将盈拘捕起来,已作了处置,现已返回南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厅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虎节(西汉南越国时期)。全器铸成一只蹲踞状的老虎。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徒”,并以27片弯叶形金箔片作虎斑纹。“车徒”多属军事性质,盖战时用以征调车徒之信符。背面无文字,贴33片金箔。传世有龙节、虎节,殆为楚器。南越文王墓所出之虎节,形制字体与传世之龙节、虎节全同,很可能是南越王仿楚器铸制,也不排除原为楚器因故流入岭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右夫人玺”金印(西汉南越国时期)。铸制。印面方形,阴刻篆文“右夫人玺”四字。有边栏和十字界格。印文刻工精湛。龟钮,龟背稍隆起,刻鳞状纹。腹下中空,可系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右:“赵蓝”象牙印(西汉南越国时期)。方形,覆斗钮,横穿孔。印面阴刻篆文“赵蓝”二字,有边栏及纵界。与“右夫人玺”金印同出,故定为右夫人名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夫人印”鎏金铜印(西汉南越国时期)。表面鎏金。印面方形,阴刻篆文“左夫人印”四字,刻凿工整,有边框和十字界格。龟钮,龟腹下中空,可系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戳印“居室”板瓦(西汉南越国时期)。“居室”是少府属官,秦时即已设立。通过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陶文进行系统分类和考察,可知南越国宫廷用的砖瓦是由居室、左官、右官等官署机构负责烧造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国的“度量衡”:秦定岭南后,度量衡制度得以在岭南推广。南越国沿袭秦制,采用与汉朝相同的度量衡制度。递进单位长度用尺寸丈,容量用升斗,衡两斤石;各种单位的计量值标准与汉朝基本上一致。这都为岭南商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国的“货币”: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岭南开始进入金属货币时期,“半两”钱成为全国流通的货币。赵佗建立南越国后,为进一步加强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国内使用秦汉“半两”钱作为流通货币。两广地区发现的秦和西汉早期遗址和墓葬中,除发现秦半两和汉初半两外,未见其他类型货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国的“文字”: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材料看南越国使用的是汉字。先秦时期,极个别的现象表明汉字已慢慢传至岭南。随着秦的屯军戍边和大量汉人南迁,秦王朝推行的“书同文”制度,为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奠下基础。赵佗“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更是加快了汉越文化的交流。秦汉以后南越地区的墓葬中出士的文字材料,皆为汉字,说明汉字成为南越国的官方文字并在岭南推广和普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铜灯(西汉南越国时期)。出土铜灯有两件,形制一致。由灯盘、圆形柱和圆足形灯座三部分组成。灯盘敞口,内底立3尖状乳突以插烛。圆足形座上刻有铭文,标出了灯的重量,一件为“重十三斤十一两”,另一件为“重十三斤十二两”(汉制1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①②四铢“半两”铜钱(西汉南越国时期);③“半两”銅钱(秦代);右:南越木简(摹写本,西汉南越国时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南越木简(摹写本,西汉南越国时期)。释文:“问菌,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当到戎,东行者万余”。菌,人名,邑人即同乡里的人,戎,地名。大意为:问菌,我的同乡当兵五个多月,应该到戎地了,一同向东行进的有1万多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石砚(西汉南越国时期)。砚台与研石同为灰黑色的河卵石制成,上面均留有墨迹。砚台呈不规则圆形,研石如覆斗状,研磨面光平,是长期磨蚀所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右:墨丸(西汉南越国时期)。共计约4385顆。色泽黑中微泛红,质地细腻。作小墨饼形,如滴珠凝聚状。有的墨丸上粘附木胎残片及少许漆皮,可推知原盛于木胎漆盒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印篦纹四耳四足陶五联盖罐(西汉南越国时期)。联罐主要流行于西汉前期,有双联、三联、四联和五联数种形式。联罐延续至西汉后期,东汉时期消失不见。除联罐外,还有联体盒,不过数量较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越式铜鼎(西汉南越国时期)。内装鱼骨和青蚶,还有钤印“秦官”的封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连体铜熏炉(西汉南越国时期)。炉体由4个方口圈底小盒组成,平面成“田”字形,各小盒互不通连。4个小盒体共一方形炉盖,盖面分4格,亦成“田”字形。盖顶及炉体上部的气孔均作菱形镂空。炉座为方柱形。通体有多层丝绢包裹的痕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手工业:受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经济和技术的影响,南越国的其他手工业如纺织、漆木器木、玉石加工、玻璃制造等,和先秦时期相比,有了飞速的发展。虽然史书在这方面的记载较匮乏、但来自考古发掘的材料却很丰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制陶业:南越国的制陶业继承和发展了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几何印纹陶的制陶工艺,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制陶技术和工艺又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成为岭南地区古代陶瓷业发展的一个高峰。在目前发掘的南越国遗址和墓葬中,出土器物以陶器为大宗,数量以万计。广州南越文王墓出土陶器达991件,是出土陶器最多的一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农渔业:西汉南越国时期是岭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边境“关市”,中原的铁具和牲畜输入岭南,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岭南地区濒临南海,境内河道纵横,因此渔业在这一时期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南越国的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铁制生产工具、粮食作物、家禽、家畜、海产品及动植物遗存等,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南越国的农业、渔业、种植业等的发展水平和饮食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①陶三足盒。器形较小,制作精细。盖钮作立鸟形。②彩绘陶鼎。子口合盖,深圆腹,圜底,三蹄足。器盖和器腹上均施彩绘,大多剥落,仅存朱墨两色卷云纹和弦纹。③彩彩绘陶盒。器身似小碗,小平底。子口合盖。器身施以墨彩纹带,间饰以朱绘图案。④陶瓿。扁圆腹,平底。肩部有双线半环形耳。器身肩腹部有4组多线弦纹与4组刻划纹相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陶熏炉(西汉南越国时期)。炉体如豆,浅腹圜底,下附喇叭形座足。盖顶有立鸟形钮。盖面刻镂几何图形气孔。器表施褐色薄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蜻蜓眼玻璃珠(西汉南越国时期)。模制,扁圆算珠形,中有一孔,表面有绿、白两色“蜻蜓眼”,并有白色小点排成双线菱形纹饰。其化学成分含铅量较高,可能是受海外珠饰的影响,按西方玻璃珠的样式仿制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万岁”文字瓦当(东汉时期);“云纹”瓦当(东汉时期)。当心圆周内一大乳钉,当面用双竖线分隔为四界格,格内饰蘑菇形云纹。这些瓦当1997年出土于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展品中为数不多的东汉时期的器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陶屋模型(东汉时期)。曲尺形建筑,开两门,后院为栅栏围成的猪圈,有一猪正在进食。此陶屋模型1997年出土于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也是展品中少见的东汉时期的器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万里同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后,分其地设南海、合浦、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日南、儋耳和珠崖九郡,岭南重归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岭南与中原的联系与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与中央王朝渐趋融合,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汉武帝在南越国已开辟南海交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外交通贸易,派出使节出使南海诸国。大规模官办商船出海从事官方对外贸易,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形成。岭南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番禺成为西汉早期全国九大都会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完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展”后,我们继续沿着台阶往上走,上面还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往这边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丝缕玉衣:墓主身穿丝缕玉衣,头枕珍珠枕,口含珍珠团,头部和胸部盖有“覆面”和“珠襦””,棺椁内外还出土玉璧47块,实行了较为完备的珠玉敛葬。这是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国宝级文物。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史书记载有金银铜缕玉衣,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由2291片玉片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出土时,因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制作玉衣是如何的耗费人力和物力。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第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为研究玉衣提供了新的资料,也展现了汉代精湛的工艺水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件玉衣下面有5块玉璧,玉璧表面还留着丝带绕过壁孔的痕迹,说明5块玉璧原用丝带系在一起。玉衣的手套一端,是一对造型各异的龙形玉觽,在考古学上叫玉握。所谓握,就是以物放在死者手中,使之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丝缕玉衣外形与人体形状基本一样,分为头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腿和鞋六部分。为便于穿着,各部分均分别制作。其中头套,手套和鞋的玉片均在片角钻孔,以丝线连缀;其余玉片用麻布衬里,每块玉片表面用窄丝带作交叉粘贴,然后再用宽丝带沿玉片的边缘作纵横粘连。由于整件玉片皆以丝带缀连,故称之为“丝缕玉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越王赵眛的丝缕玉衣,当在入葬的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之前制作,要早于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金缕玉衣近10年左右。这件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套完整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品种。其上衣采用对襟形式也是一大特色。丝缕玉衣部分玉片的外观与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玉器类似,其应是南越国宫廷所特制,这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玉衣制度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此印印面边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呈田字格状,阴刻“文帝行玺”4字,小篆体,书体工整,刚健有力。印钮为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身有鳞爪,形态生动,应是南越文王发布命令的官印。这枚金印铸后局部又用利刃凿刻而成,出土时印面槽沟内及印台四周壁面都有碰痕和划伤,并遗留有暗红色印泥,显然系长期使用所致,说明金印是墓主生前的实用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是中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物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帝印”玉印:这枚玉印的印文是阴刻篆书的“帝印”两个字,因墓室进水及年代久远,玉印被浸蚀成黄白色。印钮雕成螭虎形状,装饰有云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眜”玉印。印面长:2.3厘米,宽:2.3厘米,通钮高:1.6厘米。“赵眜”玉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腹部和腿部之间。覆斗式印钮,上边有一个小孔可以系印绶。印文为阴刻篆书“赵眜”二字。这枚玉印是墓主的姓名章,它和“眜”字封泥相互印证,使我们知道墓主人姓赵名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此件玉佩使用青白玉,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是一件由透雕工艺制作的玉佩。由内外两圈组成,内圈透雕一条游龙,外圈透雕一只凤鸟,凤鸟站在龙的前爪之上,龙尾、凤冠和尾羽上下延伸成卷云纹,将整个外圈空间填满。龙凤相对,寓意吉祥。这件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图案被选为广州南越王博物院的院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犀角形玉杯,玉杯通长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璧厚0.2~0.3厘米,重372.7克。这件玉杯通体由一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杯腹中空可盛酒,杯口呈椭圆状,由杯口至杯尾逐渐收拢,在杯尾卷曲处形成飞卷的浪花,看上去颇似一只犀牛角,生动逼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相传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虽不能解毒,南越国的玉匠却借题发挥,在器身上巧妙布局各层纹饰,再经过细致的打磨,两千年后玉角杯仍散发出温和恬润的光泽。这件玉角杯采用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及圆雕等多种技法雕刻,杯身纹饰缠绕一条夔龙,堪称汉玉之极品。这件玉器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件汉朝时期的玉角杯,被列为我国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铜承盘高足玉杯。玉杯由高足青玉杯、托架及铜承盘三个部分组成,以金、银、玉、铜、木五种材料制作,衔住杯托的三条龙为金首银身。杯子可以和杯托分离,单独拿起。可能是南越王用来承聚甘露的器物。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屏风后面感觉阴森森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展厅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玉剑饰。这套玉剑饰器型别致,做工精细。其中剑珌器形浑厚,两面饰有两大一小高浮雕螭虎行于云间,动态十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圆雕长袖玉舞人。战国至汉代玉舞人都是平雕,圆雕作品尚属首见。这件圆雕舞人梳螺髻、着汉服、作“长袖舞”,该舞为宫廷舞的一种,流行于楚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原为一件龙形佩饰,断裂后配置一虎头金钩,形成了这件猛虎咬龙尾的带钩。虎额上阴刻“王”字,更显佩者的尊贵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凤纹牌形玉佩。玉佩通长14厘米,宽7.4厘米,青玉质。全器扁平,双面透雕。玉佩正中为一个长方框,上连一朵卷云纹,下为一高冠卷尾变形凤鸟。框内透雕一只变形凤鸟。框右侧雕一凤鸟,双足踩璧,长尾下垂;左侧透雕璎珞一串,其一变形小鸟,构图充满动感且突破传统的对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玉佩方框下端原已断裂,特铸造两个H形小金桥连接上下两个端口,金桥上还刻有卷云纹装饰。两个金桥的介入使全器复为一体,使金、玉不同材质得到完美结合,更为其增添了附加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坚甲利兵。从南越王墓出士的武器装备看,当时的远程兵器如箭弩等还是铜兵器,而近身格斗的剑、矛、戟等已多铁制,更有杀伤力。墓中出士墓主的一件铁铠甲,表明南越国已经使用铁质金属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铁铠甲。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铁甲通长49厘米,重9.7公斤,用709片铁片以丝带穿结而成。这是一件无立领、无衣袖、无垂缘、类似坎肩的轻型实用铁甲。这种装束不仅具备了防护身体的功能,还有利于保持灵活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面是铁铠甲复制品,下面系出土的铁铠甲原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铁剑。南越王墓出土铁剑15把,在墓主身体两侧发现10把铁剑,左右各5把。其中5把为玉 饰剑,剑身狭长,均在1米以上,可能是礼仪用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砺石。4件砺石与铜剑同出,或为磨剑所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铜矛和铁矛。南越王墓出土了7件铁矛,1件铜矛,所附铜墩多为鎏金或错金银(铜镦是古代长兵器下端的配件,安装手持杆下端,最初作用主要是用来保护杆子减少磨损,同时使杆更容易插在地面,后来越做越复杂了,实用的同时还具有观赏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铁戟。戟将戈与矛的功能相结合,是一种既可刺杀又可钩杀的杀伤性很强的兵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用具。南越王墓出土有漆木屏风、铜镜服饰、熏炉灯具、药材药具、博局砚墨等日用生活器具,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生活器具仍以铜器和陶器为主,同时受楚文化的影响已大量使用漆木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带托铜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豆形铜灯。豆形灯是汉代青铜灯具的主要类型(豆,古代是指一种下有高足的器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豆形陶熏炉。熏炉盖镂孔,炉身布满篦纹、弦纹。造型和纹饰极为规整美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杵臼。出土于五色药石旁,铜铁杵臼各一套,出土时两臼套叠,两杵并排放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铁凿、铁锤;右:铁刻刀、铁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船纹铜提筒。提筒是古代越族的盛储器,墓中铜提筒共9件,这件最精美。筒身有四组船纹,四船首尾相连,高高翘起,船中有弓形大橹,显然是能远航的海船,图案反映了一支船队凯旋后祭祀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铜烤炉。墓中出土烤炉3件。烤炉四壁有铺首环便于用链提炉,四角微翘,防止食物滑落,内底放炭,底有4个带轴轮的足,可推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后:煎炉。为长方形双层铜架,上大、下小,上盘四角微翘,下盘平直,底有四个扁方形短足。下层烧炭火,上层煎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前:铁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右后:铁链和铁钎。铁链和铁钎用于串肉烤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边两个:铜盆。墓中出土15件铜盆,其中5件是墓主人的,一件出土于棺椁的前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右边两个:铜鉴。墓中后藏室出土3件铜鉴,出土时腹内有鸡、猪、牛、羊和鱼、龟等海产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提筒。提筒主要出土于两广、云南、越南等地。南越王墓中共有铜提筒9件,耳的造型略有不同。出土时有的内部还盛装有花龟、家鸡、猪、黄牛骨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铜瓿。墓中东耳室共出土4件。瓿是古代盛酒器具,广泛使用于江浙、福建两广等地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右:铜钫。墓中东耳室共出土4件。钫是古代盛酒器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挂钩。用于悬挂食物。使用时在其内注水,可防止蚂蚁吃钩下挂的食物。粤语称之为“激(气)死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越式铜鼎。鼎的盘口刻有铭文“蕃三斗”。内装有猪、鸡、鱼的骨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耳状耳螺、沟纹笋光螺、青蚶、河蚬、楔形斧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仔细观看出土文物。我想,当年把这些文物放进墓中的人,一定是南越国宫中的人。当年他们摆放这些器物时,在想些什么?他们可曾想到2000多年后,南越文王墓包括这些器物会重见天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宫廷宴乐: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烹饪、饮食、盛储、盥洗器具,具有秦、汉、越、楚、蜀等多种文化特征。其中越式鼎、提筒、印纹陶等器物在造型纹饰方面,都有浓厚的岭南特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墓中出土了五套成编的大型金石乐器,丝弦、土陶各类乐器齐全,展现了墓主人钟鸣鼎食、弦歌乐舞的奢华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甬钟。墓中出土铜甬钟一套五件,有正鼓音和侧鼓音,为双音钟,应当是南越国自己铸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钮钟。一套14件,出土时悬挂钮钟的木横梁痕迹犹存,钮钟套入槽中,再在横梁正面用竹制插销固定,其旁还出土有一木锤。为双音钟,音域跨度较广,七个音节齐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编磬。南越王墓出土了两套石编磬,其中一套8件,另一套10件,是南越王赵眜当年在南越王宫曾经享用宴乐时的编磬。由于墓室长期浸泡水和酸性土的侵蚀,两套编磬腐蚀严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乐府工造”铜句鑃。句鑃为越人特有的打击乐器。八件一套,共重191公斤。每件均刻有“文帝九年 乐府工造”的篆文和“第一”至“第八”编号,表明这是南越“文帝”在位九年(公元前129年)时,南越国主管音乐事宜的“乐府”监造的乐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铜铎。敲击乐器,靠摇振发声,多用于军旅。甬内有干朽柄木,顶端正中有方槽,用横贯的木钉以悬舌,但舌已缺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右:“王”字铭铜铎。铎身修长厚重,正面上端刻一“王”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海路扬帆:南越王墓出士铁器共240多件(套),为南越国时期出士铁器最多的墓葬,其中铁工具120多件(套),包括农、渔、工各种门类。墓中出士的波斯银盒、红海乳香、四连体铜熏炉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一批舶来品,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的海外交往状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我们去了墓室原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的“山顶”,实际是过去的半山腰,目前开辟为古墓的保护区。沿着外回廊前行,可以看到一个玻璃钢架结构的覆斗型建筑,前有尖顶玻璃连廊,里面就是南越王赵眜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墓室原址由此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墓室原址。整个陵墓仿照“前堂后寝”的形制由七个墓室构成,前面三个室分别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面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和后藏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王墓平面图(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南越王墓室的墓道,但是在墓道口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文物保护中,暂停开放”。网上看见以前游客都可以经墓道走下去看看墓室,不知为什么现在不可以下去了。很遗憾,我们没有走进墓室里面看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王墓室门(网络图片)。墓门现在被两侧打开,中间有个玻璃罩放置在门的正中间。这个玻璃罩下方并排有五道曲尺型(刀形)的石质底台。这就是当年第一道石门的“锁具”。当左右两道石门关闭之时,石门滑过“锁具”上方向前,一旦完整关闭之后,“锁具”的前缘抬起,最终顶住石门的下方,至此,从外面将无法打开石门。为了更好将这一古代技巧复原、让参观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石门锁住的原理,在玻璃罩的上方,科技人员用木质模型进行了复原,参观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个模型对“锁具”关门的原理进行尝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用木质模型复原的当年第一道石门的“锁具”(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南越王墓室(网络图片)。墓室依然保留着古代墓葬"前堂后寝"的规格布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南越王博物院”标志(网络图片)。由院徽“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图案与“南越王博物院”六字组成。“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出土于南越文王墓墓主赵眜丝缕玉衣的面罩上,为圆璧形,以圆圈分隔为内外两圈;院名“南越王博物院”字体,分别从南越木简与云梦秦简、里耶秦简中集出。其中前五字“南越王博物”取自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南越木简,“院”字则自南越木简与云梦秦简、里耶秦简中分别集出笔画进行重组,并美化字形结构而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了南越王赵眛墓原址,走出了南越王博物院,我的思绪依旧停留在2000多年前的文物中。西汉时期,南方的一个小国“南越国”的第二代王陵墓,竟然出土了如此多的精美绝伦的文物,真是开了眼界。有句俗语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赵眛死后却带走了大量的奇珍异宝,渴望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延续奢华的生活,可以想象南越王赵眛生前的生活有多奢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资料显示,南越国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据说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军队寻找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墓室,但翻遍了整座越秀山都没找到,最后意外发现了南越国第三代王赵婴齐的墓,取得了里面的珍宝后,才放弃了再寻找赵佗墓。而南越国的第四代和第五代王,都因在位时间太短了,所以没有留下墓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国第一代王——南越武王赵佗,在位67年,据说活了103岁,熬死了儿子,才让孙子赵眛继位。赵佗陵墓的等级规格一定比孙子赵眛陵墓高多了,陪葬的珍宝也肯定是“好又多”,那赵佗的陵墓在哪里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1983年6月广州发现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眛墓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民间也兴起一股寻找赵佗陵墓的热情。其实对于古墓,尤其是重要的帝王陵墓,最好的保护就是“不主动挖掘”。除非是在基建中偶尔发现或被盗墓者挖出,只能进行保护性的挖掘。我国的考古政策主张“不主动挖掘帝陵”,是很正确的,这也是最安全最妥当的文物保护方式。因为目前对文物的保护技术还不到位,“不主动挖掘帝陵”,也是国际考古界的共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陵墓,或许就在广州的某座山下面几十米深处。南越武王活了100多岁,又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就不必打扰他老人家了,希望老国王在地下继续安息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