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草 原 之 旅

凡尘佛心

大概是2020年的那年七月,我们几个聚在一起,商量着一次草原之旅,当时因一件小事耽搁,准备第二天订出行机票,凌晨便接到禄口机场被封的消息,这一误便是三年。2023年,疫情结束,8月6日,穿越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之旅正式拉开帷幕。<br> 在从南京飞往海拉尔的航班上,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心情就有些跃动的我,透过舷窗,看到起伏不定的青色的山峦,透明的空气中,一团团洁白而轻盈的云彩,蜿蜒流淌的河流,纵横的阡陌,逐渐清晰的绿色的草原,直到飞机降落在呼伦贝尔机场,我的一颗心也终于要落地了。<br> 作为地级市的呼伦贝尔市驻地是海拉尔区,前来机场迎接我们的是个帅帅的东北小伙,上了车一会儿,社牛薇薇就从小伙口中得知了他的基本情况,他和薇薇、丽华家娃都同龄,96年的,比我家娃还小两岁,已经有了两娃,老家黑龙江的,现居住在海拉尔,已有十多年驾龄。<br> 从机场乘坐GL8商务车前往住宿的路上,我就开始细细端详着这座北国古城。也许是夏秋之交吧,四周格外空阔,景观大道两旁是茂密的矮树与青青草坪,路中央,则是各种情形的蒙古文化雕塑:“牧归”、“鹿铃曲”、“苍狼”、“白鹿”、“快乐的草原娃”、“逐水草而居“、“转场”、“敖包相会”、“马头琴拉响古老的歌谣”等等,精彩纷呈,栩栩如生。而进入城区后,街道旁并不高大、屋顶上很像蒙古包式的蒙式建筑,店铺门头汉蒙两种文字等,显示着这里与内地的不同。<br> 我喜欢这里蔚蓝的天空、清爽的天气,没有江南的濡湿,也没有华北的燥热,有的只是凉风习习。那该是从不远处草原吹来的风吧,或者是从西伯利亚、北极。它让人摆脱烦闷,使心灵沉静下来。<br> 我们住的是海拉尔区天顺新城的民宿,是一个很有设计感的小套房,三户的设计风格都不一样,是极简的文艺风,很是喜欢。<br> 入住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一起走了出来寻找当地的美食。<br> 蒙式的晚宴,一样的酣畅。<br> 我时常在想,人的一生当中,能有一群可以吃到一起玩到一起走到一个开阔的陌生之地,畅聊人生与未来,该是多么的豪迈与慷慨。此时,可以抛开年龄、职业甚至性别,于觥筹交错间,尽享生命的欢愉与惬意。<br> 呼伦贝尔蒙古酒是要喝的,新鲜的火锅羊肉也是要大口吃的,不为别的,只想在他乡,体验不一样的风情与人生。<br> 这是我们喝过的酒,品过的人生!<br> 到达内蒙的第二天,8月7日,我们旅行正式开始!<br> 第一站是世界反法西斯海拉尔纪念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位于海拉尔城区铁路工人新村北部,定位为国家5A级战争主题公园,总面积110公顷,是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的,是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一体的军事主题红色旅游景区,是国内少有同类题材主题公园之一。园区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面建有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展厅、九个部分)、主题广场、地面战争遗迹、模拟战争场景、游客服务设施等内容;地下工事遗迹,复原了日军司令部、士兵宿舍、卫生室、通讯室等,园区建设风貌气势磅礴、恢宏大气、深沉凝重、发人深省。<br> 走出纪念园,感慨万分。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以史为鉴,战争就要死人;以史为鉴,斗争才能胜利!我等何其有幸,生于华厦,安于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享受着安居乐业。<br> 出发,呼伦贝尔大草原!<br> 呼伦贝尔大草原在祖国雄鸡形版图上方,有一个酷似鸡冠的地方,她被誉为"北国碧玉"。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走近美丽、富饶、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蓝天绿地",什么是"绿色净土"。呼伦贝尔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这里地域辽阔,四季风光无限,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有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莫日格勒河因其河道迂回弯曲,极度曲折似巨龙盘卧在草原一样,所以号称“天下第一曲水”。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它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更是我们心心念念了很久令人神往的土地。<br> 一直陪伴我们的司机兼职导游我们称他小张,因为和我们的孩子同龄,一路聊得很融洽,东北小伙虽然很有个性,但情商也高,有时一句话他就明白我们喜欢什么,按常规,他完全可以走高速度,省时省力省钱还不费车,走过莫日格勒河的一个景点,小伙子果断调头走上了一条只有当地人才走的土路,草原上没有信号,不能用导航,路上我们遇见了租车迷路的旅行者,在小伙子的指点下缓慢地行走在颠簸的高原上,但我们看到了在任何景点都看不到的最美的草原,在我们的要求下,我们可以随时停车,看着手机往地下一掉也能拍出作屏保大片的草原上,我们像孩子一样在草原上尽情地奔跑,跳跃,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烦恼。 晚上,我们住在额尔古纳市的恩和村。<br> 恩和是大草原上的一座美丽如画的童话小镇,它是我国唯一一个俄罗斯民族乡,位于中俄边境,与俄罗斯额尔古纳河隔海相望,居住在这个小镇的人民中有三分之一都是俄罗斯族的。恩和小镇像极了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充满了俄罗斯异域风情。<br> 恩和小镇这里一共居住着三百多户人家,他们一半都是俄罗斯血统,但是却说着一口浓郁的东北口音,生活方式却是典型的俄罗斯民族风情,很有特色,这座小镇十分安静,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如同世外桃源一般,让人向往。 走进恩和小镇就会被这里的房屋所吸引,这里的房屋都是木制的,每个小木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个小屋都有棱有角,当地人都叫做“木刻楞”,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民宿。这里十分安静,四面被群山环抱,小河缓缓流淌,有着大片的湿地和牧场,远处的河谷草原和白桦林颜色层次分明,很是好看,仿佛真的来到了俄罗斯的小镇一般,典型的北国风光! 在恩和小镇上还有着一座金色的圆屋顶式的建筑,这里本来是一座老教堂,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历史博物馆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俄罗斯族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历史故事,很多故事很是新奇,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 幸运的是,当我们到达这座百年老教堂的时候,正好遇见了丁达尔光,也就是耶稣光,并记录了下来。 小镇里有许多工艺品店,走进去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品,比如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工艺品和传统的俄罗斯木雕和套娃等等,十分精美和好看。虽然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木雕工艺品,但是恩和小镇的木雕工艺与我们平常看到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纯正的俄罗斯式的美学作品,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摆在家中很是好看。<br> 在恩和小镇还可以吃到俄罗斯正宗的美食,这里吃饭的桌子都是俄罗斯式的木头长桌,所有的餐具和盛放的器皿都是十分讲究的,整体看起来就十分精美,充满着俄罗斯异域风情。这里的美食也很特别,大多都十分注重调味和高热量,其中值得推荐的就是大列巴了,它是当地特色的面包,配上大兴安岭林去的蓝莓酱味道简直一绝!<br> 总之,恩和小镇这个浪漫又特别的森林小镇,十分纯净,又充满着异域风情,走在恩和小镇,周围一片宁静,各式各样独特的小木屋,远处绝美的日落美景,向往的小镇生活不就正是这样吗? 8号上午,帅锅小张带我们走上了一条鲜少有人走的有点像我们内地的乡镇小路,又遇见了不一样的风景。来来来,上一张帅哥和薇薇小姐姐的合影。 风景这边独好! 就这样走走停停我们于下午一点左右到达了边境小镇室韦。 室韦,属于内蒙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管辖,有着国内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融合了蒙古族及俄罗斯族两种特色,它不但是蒙古族起源地,也是成吉思汗二弟的封地,《旧唐书》记载:室韦,我唐有九部焉,说明此地很早之前就已经被纳入了华夏文明的范畴。<br> 室韦小镇虽然比不上沿海富裕村镇,但在不远处的俄罗斯人眼里已经算是繁华大市了。室韦有着鲜明的俄罗斯色彩,总人口只有几千人,差不多一半人是俄罗斯族人,要是看到身材高挑、金发碧眼、肤白貌美的大妹子说着一口纯正的东北话,那不要惊讶,她们就是56个民族之一的俄罗斯族人。<br> 下午五时许,我们在临江的嘎佳之家住下了,也是木刻楞,因时间尚早,小张便带着我们来到距离临江屯10公里左右老鹰嘴。老鹰嘴景点是一处自然景观,是免费的一处野外风景,路段两侧绿树成荫,都是自然的土路,只有小型车辆可以穿梭自由。老鹰嘴是在一个崖壁边,有两块凸起来的石头,很像老鹰的嘴,其实是需要你的想象力来发现的,但我觉得周围的自然风光更美。山脚下的小河缓缓流淌,对面的山谷里森林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中勾勒出一条弧线,温柔而绵长。葱郁的灌木布满了山头,脚下涓涓流淌的河水奔向至远方,处处都可入镜入画。不多说,继续上图。<br> 草卷是内蒙的一个特色风景。这草卷是先用除草机把打割了,然后再用专门的卷草机卷成的,卷草的时候机器开过,然后草卷就象下蛋一样,从车后掉下来,那场景如果能看到一定很有意思,可惜这次我们一直没碰上,主要是来的时间晚了,人家该打卷的都打了,都是在等着搬了。但我们还是老鹰嘴旁边的路边拍了一组草卷照。 回来的途中,我们在临江边境,看了一出日落。 在我们住的地方旁边有一个小马场,来内蒙之前就想着能拍一组很飒的骑马照。一大早,睁开眼睛就拾掇着两个美眉去骑马,走近马场,难闻的味道扑鼻而来,我屏住呼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说歹说留住她俩五分钟。回家后看见这些照片,感觉又闻到那马的闻道。 按照原计划,9号的行程是从临江往莫尔道嘎,汽车顺“猎人之路”走入大兴安岭,大兴安岭的各类野生植被在此应有尽有。观大树、闻松香、听鸟鸣、识野花,大兴安岭的深邃与辽阔尽收眼底。但见山连山,岭连岭;山外有山,岭外有岭。<br>一说到“莫尔道嘎”,对于没有听说过它的人注定会是一头雾水,甚至搞不清这是一个人,一个地方还是一样东西。但对于闻听过这四个字的人,一定会把它奉为神明,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圣地”。因为这个与中国最北端漠河接壤的内蒙小镇, 不止坐拥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更是重要的林木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有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莫尔道嘎”源自鄂温克语,是指“有桦树林子的地方”。可想而知,这个地方的林木资源丰富,是古已有之的传统。<br> 由记录抗疫历程的热门纪录片《武汉日夜》的导演曹金玲执导的电影《莫尔道嘎》,也正是为全国的观众揭开这片绿意恣睢,生机勃勃,植被丰富,年度温差高达80°之多的奇妙之地的神秘面纱。让我们通过居住在这里的原住民的最原生态的生活与最原汁原味的爱情,感受到最强烈、最原始的那种的烟火气息与人文情怀,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残酷莫测的同时,明白珍视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可贵……<br> 看完《莫尔道嘎》,你会发现导演曹金玲似乎不是在拍电影,而只是做了大自然的搬运工——就把莫尔道嘎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千里美景,一点点的放到你的眼前,让你感受到那久违的质朴气息,与最原始自然的壮丽。这是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于城市的钢筋森林的人,所梦寐已久的世界。电影在这里也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人实现理想的过程都是坎坷的,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顺其自然,遵从内心,哪怕置身钢筋水泥堆砌的大城市,一样可以宛若置身世外桃源。<br> 森林公园内天然林生长茂密,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兴安主要树种应有尽有;杜鹃、刺莓、百合、柳兰等各类花卉草药比比皆是。山前建有游人登山甬道,山后建有车辆盘山公路,游人登临,不论是步行还是坐车,穿行于绿色廊道之中均会感悟到大兴安岭的幽野新奇。 在林区而言,森林小火车,曾是林区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也是当时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每年不仅承载着数以万计林区人的出行,更承担着上百万立方米木材的运输任务,为国家早期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昔日林区运输的骄子已经退居二线,可他却给人们留下原始的回味,如今,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个林区的骄子——久未露面的蒸汽小火车又以崭新的形象和使命行驶在了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中,为原本秀美如画的景色增添了别样风采。 稍微休息一下后,我们根据当地居民的推荐,直奔免费的龙山公园,没想到这个免费的公园给我们带来了超多惊喜。<br> 龙山公园是当地小镇居民的后花园,不要门票。也是一个森林公园,到半山腰可以俯瞰整个小镇。龙岩山位于莫尔道嘎镇中东侧,海拔1000米,东西长70余里,西坡横卧一条长200余米的龙形巨岩,龙头高耸,威武峥嵘;龙身苍劲,铁骨铜甲;龙尾挺峭,深藏山中,龙岩山因此而得名。龙岩山上天然林生长茂密,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兴安主要树种应有尽有;杜鹃、刺莓、百合、柳兰等各类花卉草药比比皆是。山前建有游人登山甬道,山后建有车辆盘山公路,游人登临,不论是步行还是坐车,穿行于绿色廊道之中均会感悟到大兴安岭的幽野新奇。龙岩山风光旖旎。春天,寒雪初融,达子香顶雪开放,如胭似霞,红遍山谷;秋天,霜染叶红,林海风卷浪涌,云清气爽,满山斑斓;冬天,大雪纷飞,山林裹纱铺絮,雾淞满枝,晶莹剔透。胜景之最当数夏季,届时花木繁茂,鸟语花香,特别是雨过初晴,清晨登上山顶,山下,秀美的林城炊烟袅袅,宁静安逸;山上,薄雾朦胧。待到朝霞乍露,淡粉色的云霞在森林间升腾,如果幸运则可见东方天际霞光四射,显现出佛光闪烁,好一派吉祥气象。 在这里,我们拍到了心心念念的白桦林! <div> 白桦属于桦木科桦木属,由白桦组成的森林称为白桦林。产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华北高山地区和西北的阿尔泰山,分布在东北在海拔1000m以下,华北为1300-2700m。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及日本北部亦有分布。<br>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据初步统计,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近70%。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内含居民住房40万平方米,贮木场4处半,林场9处,存材85.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斤。桥涵67座,铁路专用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2公里,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广193人,受伤226人。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4个林区发生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过火森林面积达56万公顷,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br>本来这场特大森林火灾已经灭了,5月7日上午,经过众人一整夜的扑打,位于中国东北大兴安岭的这场不太大的火,明火已经熄灭,却没有打净残人余火,结果大火就在这时腾起脱缰远去,25天里烧过100万公顷土地,焚毁85万立方米存材,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最严重的森林火灾。<br> 时隔36年后的2023年7月,我们几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身当行囊、相机,前往漠河大兴安岭,亲眼领略了灾后重生的巴桦林那秀丽风终,并为白桦林那顽强的生命力而折服。</div> 千年以来,敖鲁古雅始终安静的藏在大兴安岭,任时间流过它的山门,它依旧谨守着自己的古朴……这里有中国唯一的训鹿部落、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这里是中国少数民族村寨,桦树皮民族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有一段叩问千年历史,触摸古情今韵的如水记忆,这里有一份暂别繁杂世事,放纵心灵,驰骋想象的柔软心情;这里有一次天人合一,捕捉自然气息的绝美碰撞,敖鲁古雅,翻开它,就等于翻开了一部梦幻的童话! 兴安岭山上的驯鹿部落还是很值得去的,原生态的部落,半野生驯鹿在山上散养,可以在这里砍柴做饭,感受兴安岭腹地的自然风光。 离开兴安神鹿园往黑河的途中,我们经过额尔古纳河湿地,额尔古纳湿地总面积12.6万公顷,属于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的滩涂湿地,2003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给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中国现今原生态保持最完整的湿地之一,也是亚洲原生木本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也是目前亚洲保护最完整,物种最丰富的湿地系统,没有遭到任何破坏和污染。湿地景区顶部海拔720米,景区旅游资源十分富集,是额尔古纳市政府近年主要开发、投资建设的景区,这里涵盖了额尔古纳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贯穿湿地的河流-根河。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曾称为坚河、刊河、犍河。根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吉奇山西南侧,全长428公里,在黑山头镇境内的四卡以北12公里处注入额尔古纳河,是额尔古纳河的重要支流。 当晚,我们住进了民族特色的蒙古包。 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果不其然,第五天我们基本上都在路上,感觉眼睛已经怀孕了! 第六天我们到达了此次内蒙之行的最后一个景点:满洲里。<br> 满洲里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居住着蒙、汉、回、朝、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 <br>  满洲里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欧亚第一大陆桥的战略节点和最重要、最快捷的国际大通道,素有“东亚之窗”美誉,是全国最大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满洲里对内背靠东北三省、与环渤海地区相贯通,经济腹地辽阔;对外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至荷兰鹿特丹,所经沿线是俄罗斯人口最多、资源最富集的地区,经济地理条件十分优越。随着中俄蒙合作交往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快实施,满洲里已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支点。 <br>  满洲里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因1902年东清铁路(即现在的滨洲铁路)的开通而建城,革命战争时期,满洲里就是我党与共产国际联络的红色通道,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满洲里视察并做出了重要指示。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途经满洲里时指出“满洲里是祖国边疆的重要城市,是中苏贸易的重要陆路口岸,对新中国的建设,巩固国防,均有重要作用”。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努力建设繁荣的边疆口岸”。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用诗句“风景这边独好”和成语“守土有责、守望相助”评价了满洲里发展成果和守卫北疆大门、深化睦邻友好的重要作用。 <br>  满洲里始终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1992年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沿边开放以来,满洲里口岸共疏运进出口物资3.1亿吨,向国家上缴关税、代征税720多亿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满洲里曾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口岸”称号,六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CCTV十佳魅力城市。2010年被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br> 短暂的旅行结束了,身体回来了,心和灵魂在很长一段时间却留下来了,不得不说,生活也是一场旅行,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而是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在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曾经爱过的人和事。